阿部謹也《哈梅恩的吹笛手:記憶、傳說與流變,中古歐洲社會庶民心態考察》

(評分:8.0)

 

原名:《ハーメルンの笛吹き男 ─伝説とその世界》(1974)

 

(本文為臺灣商務印書館合作之書評,經OKAPI審核後確定於「作家專業書評」專欄刊登。很開心順利刊登書評,在此感謝臺灣商務的邀稿合作!也歡迎想要做類型小說/社會議題/人文史地類書籍等相關書評宣傳的各家出版社朋友來找我合作喲!^0^

 

從十三世紀德國城鎮的孩童集體失蹤事件,一窺中世紀世界的光與影

「某座城市出現了一名神祕男子,他宣稱可以捕鼠,但要收取報酬。穿著繽紛服裝的他吹著笛子,果然吸引了城中的老鼠,一隻不剩地跟著他來到河邊,跳入水中。事成之後市民不願支付酬勞,於是生氣的捕鼠人再度出現,同樣吹著笛子,這次吸引的卻是城中的孩子們,跟著他走往山裡,不知去向。」

這是一則家喻戶曉的格林童話傳說。從啟蒙時代萊布尼茲以降的學者,很多人相信花衣魔笛手誘拐兒童的故事是真實存在的。他們提出了二十幾種解釋,包括兒童十字軍說、東方移民說、戰死說、病死說、魔鬼誘拐說、猶太教獻祭說、純然意外說、徵兵說等等,但由於缺乏明確證據,至今尚無定論。

同樣深受這則傳說吸引的阿部謹也,承繼過去西方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吹笛手傳說有其真實的歷史根源。他翻查到14世紀日耳曼哈梅恩市議會紀錄,其中確實載明了1284年6月26日有130名兒童失蹤的情事。此外他也發現,原先吹笛手的故事與捕鼠人的故事是分開的,直到17世紀才合而為一。

至於1284年的哈梅恩市發生了什麼,孩童為何行蹤不明、去了哪兒,吹笛手的真實身分為何,礙於中世紀庶民史料的匱乏,阿部只能盡可能地貼近歷史事實。他採取的作法,是透過外部環境因素來理解這則傳說的出現:包括中世紀歐洲各地深受鼠患所苦、中東歐盛行的饑荒不幸記憶、城市居民對巡遊樂師的歧視與排斥、認為沒有體力勞動就不應獲得報酬的觀念、修道院與日耳曼諸侯為爭奪哈梅恩市領導權造成的地區衝突、祭典樂曲給居民帶來的狂歡解放狀態……諸如以上,這些社會條件及背景共同造就了吹笛手傳說的誕生。記憶在民眾心中不斷累積醞釀,哈梅恩市民不願再想起的傷痛也化作傳說,於口耳相傳之際不斷變形、重組,最後讓我們無法看清本來的面貌。

透過這樣的社會史關懷,阿部想要理解的是中世紀歐洲底層人民的世界,一個被過去知識階層所忽視、誤解的廣大神祕世界。他先分別就生活實況、經濟條件、城鄉關係等逐一解明背景,進而涉及民間信仰習俗和生命感受等群眾心理與集體意識層面,由此才能彰顯個別史料的連結脈絡,呈現其真正意義。他的歷史詮釋因而能更深更廣,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細節,更時時與自我生命經驗做對照。在他一步步的敘述鋪陳下,一個活生生的中世紀庶民世界如臨眼前,令人流連忘返。

《哈梅恩的吹笛手》是阿部謹也思索「以民眾史為中心的社會史如何成為可能」的微觀具體實踐,也是70年代新社會史的里程碑。閱讀本書,除能更加了解歐洲中世紀世界,不再認定其只是模糊的黑暗時代,同時也以不同角度看待歷史,特別是一般民眾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讓我們去反思以各種史料還原歷史的可能性,放下知識分子的理性尊嚴,學習用謹慎謙卑的同理心去看待史料。

 

我的臺灣商務《哈梅恩的吹笛手》書評OKAPI刊登紀錄!

 

標題:來自日本的歷史名偵探,解開孩童失蹤傳說真相的經典中世紀史學研究論──讀《哈梅恩的吹笛手》

作者:喬齊安(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百萬書評部落客,日韓劇、電影與足球專欄作家。本業為製作超過百本本土推理、奇幻、愛情等類型小說的出版業編輯,並成功售出相關電影、電視劇、遊戲之IP版權。興趣是文化內涵、社會議題的深度觀察。)

 

  「傳說原本是農民的歷史敘述,跟童話故事本質上是不同的。傳說一開始不過是由單純的歷史事實轉化而成,但在轉化過程中,最原初的事實在不知不覺間牢牢嵌進了庶民的思考世界框架,並被賦予了定位。」

  ──奧爾格.格洛柏(奧地利民俗學家)

 

  〈哈梅恩的吹笛人〉(Rattenfänger von Hameln),又名為〈花衣魔笛手〉,這一個德國民間故事隨著收錄在格林兄弟出版的《德國傳說》(1816) ,成為家喻戶曉的警世寓言。委託捕鼠人驅鼠後撕毀承諾,不願給予報酬的哈梅恩鎮民,遭到捕鼠人的報復,吹起相同的魔幻笛聲帶走了鎮上的孩子一同消失,留下後悔莫及的父母們。

 

  在日本也有類似的故事,那就是打開了玉手箱後瞬間成為老翁的〈浦島太郎〉、以及偷看了女兒在房間織布模樣的〈鶴的報恩〉,這些民間故事的主角結局都是悲傷的,因為他們「違背」了自己的諾言。這些童話持續流傳到現今,成為教育我們誠信的道德教科書。

 

  有趣的是,當〈哈梅恩的吹笛人〉普及到全世界後,以這個傳說為主題上演的短劇、慶典,城市無所不在的趣緻裝潢不僅是現在哈梅恩市聞名的觀光財;吹笛手與孩童更逐漸被賦予了不同的象徵地位,擺脫地域與時間的限制,成為生命力勃發的IP典故。日本推理名家中山七里的傑作《哈梅爾吹笛人的誘拐》(2016),犯罪現場就留下這張童話明信片,犯人以吹笛人的形象進行兒童連環綁架案。香港作家陳浩基的《魔笛:童話推理事件簿》(2020)則將故事拉回到中世紀的哈梅恩,探索失蹤案的另一個理性的真相。

 

  由筆者製作,本土作家海德薇的出道作《禁獵童話》系列更設計了童話家族代代相傳具有魔力的「法器」,其中花衣魔笛手後代的女主角便繼承了將音符化為魔法的「銀笛」並捲入家族與教廷的世紀鬥爭中。這個都會奇幻結合童話傳說的高概念,後來成功授權IP合作改編為國產手機遊戲。早在這些近代小說之前,大文豪歌德就以《捕鼠人》為名寫過知名的抒情詩;而舒伯特和沃爾夫等音樂家,更以這個題材來創作樂曲,在在可以見得吹笛人童話那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當傳說失去原有的樣貌,也不免令一批世人更為好奇,〈哈梅恩的吹笛人〉真正的故事起源與真相,並展開研究。事實上,這是一起真實發生過的案件,更是歷史上最著名的集團失蹤事件。它如何由十三世紀的一起神祕事件轉化為世界童話的過程,以及這起事件背後的多種真相學說論述,便是日本中世紀史家第一人/大學教授阿部謹也,在1974年出版的這一部超級暢銷書《哈梅恩的吹笛手:記憶、傳說與流變,中古歐洲社會庶民心態考察》的核心主軸。本作不僅是童話研究中的重量級鉅著,更在七○年代發表後引爆全日本的「歐洲中古史熱潮」,如今終於引進台灣,確實是繼桐生操《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1998)後,對童話史感興趣的廣大讀者之福。

 

  在進入〈哈梅恩的吹笛人〉的世界以前,我們必須先釐清過去的誤解:雖然以《格林童話》的名聲廣為人知,但這則原典是一個「傳說」而非一則童話。德文的傳說(Sage)代表可信程度達到50%以上,也就是說這則故事本身與〈小紅帽〉、〈白雪公主〉就是截然不同的存在。此外,格林兄弟在撰書時本來就不是將兒童視為主要讀者群,而是一般社會大眾。不論是傳說或童話的書寫,格林兄弟都是忠實地紀錄口傳故事,並在撰寫時保留原意。因此,內容本身就具備不需改寫的懸疑色彩和完成度,在這批民間故事裡被分類為「傳說」的〈哈梅恩的吹笛人〉,擁有極高的可信度──

 

  阿部謹也駐德期間,從包含哈梅恩市集廣場教堂玻璃彩繪的中世紀三份史料研究中,鎖定了明確的資訊:「一二八四年六月二十六日,哈梅恩有一百三十名孩童,在各各他山一帶失去蹤影。」這些史料完全沒有經過修飾,是單純地陳述事實,正是這個傳說的最古早紀錄。但麻煩的是,這一百三十名孩童為什麼失蹤,或是失蹤的理由卻完全沒有記載。這代表的意義是:「史料記錄者認為孩童失蹤的原因本身就是謎」。換言之,學者沒有辦法純粹從史料裡得到解答,而必須更深入地進入整個中世紀世界的研究,方能更為接近傳說成為傳說的可能性。

 

  阿部列出三大問題要點:(一)哈梅恩這座城市,在一二八四年處於什麼狀態,隱藏了什麼問題?在一四三○到一四五○年之間又產生了什麼變化?(二)是一百三十名孩子,以及父母這群市民的生活背景。(三)就是「吹笛手」的真實身分是誰?為什麼他在紀錄裡會成為事件的主角?從更為準確的史實中挖掘出城市、市民、孩子、吹笛人的歷史文化面貌,才能夠正確地解讀、分析他們之所以構成〈哈梅恩的吹笛人〉傳說的複雜關係鏈。

 

(因轉載篇幅有限,剩下的一半多內容就再麻煩大家進入OKAPI的專欄連結點閱觀賞了,非常感謝!)

arrow
arrow

    喬齊安(He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