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8.5;8.0)
(本文為遠流出版合作之書評,經OKAPI審核後確定於「博客來偵探社」專欄刊登。很開心順利刊登書評,在此感謝遠流出版的邀稿!也歡迎想要做類型小說/社會議題/歷史等相關書評宣傳的各家出版社朋友來找我合作喲!^0^)
▲魔改柯南‧道爾經典偵探推理小說的創新之作。
▲再現香港百餘年前英國殖民初期的歷史風貌。
▲莫文蔚:「大家看過之後,便一定會明白我爲甚麽一直這麼崇拜哥哥!」
▌當時空從19世紀末英國,挪移到晚清殖民地香港,
▌當頭戴獵鹿帽的福爾摩斯,變身為留長辮的滿洲鑲藍旗福邇……
19世紀末的英國倫敦,頭戴獵鹿帽、叼著煙斗的私人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
穿行過大霧籠罩的貝克街,回到他「221號B」的住處。
此際,場景轉換到大半個地球之外,晚清時期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
出身滿洲鑲藍旗,曾選入同文館、後負笈歐洲日本的福邇,
正在位於上環荷李活道「貳佰貳拾壹號乙」的樓宇裡,
抽水煙,拉著胡琴自娛,等待某椿罪案的案主拉響洋式門鈴……
▌「這部小說是我作為一個香港人寫給福爾摩斯的情書,
▌也是我作為一個福爾摩斯迷寫給香港的情書。」——莫理斯
本書魔改新編英國小說家柯南‧道爾著名的偵探推理小說《福爾摩斯探案》,
作者莫理斯,延展、置換甚至顛覆原典情節元素,
除了改造故事的環境背景,賦予主角與原作相映成趣的身分與形像,
更一如柯南‧道爾以小說記下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氛圍與文化細節,
出生成長於香港、留學英國劍橋大學的莫理斯,憑藉多年的生活與學術研究經驗,
蒐羅、考據早期中西交會的商埠特色,以及風起雲湧的世界局勢,
以史實與虛構相互交織呼應的筆法,刻繪出獨一無二的港島風貌。
在教人目不轉睛的懸疑、奇情、詭計、鑑識與解謎之間,
華洋雜處、守舊文化與先進文明並行、買辦洋行林立等香江風情躍然紙上。
標題:如果福爾摩斯與華生不在倫敦,而是出現在清末動盪的香港?──莫理斯《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系列
作者:喬齊安(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百萬書評部落客,日韓劇、電影與足球專欄作家。本業為製作超過百本本土推理、奇幻、愛情等類型小說的出版業編輯,成功售出相關電影、電視劇、遊戲之IP版權。並擔任KadoKado百萬小說創作大賞、島田莊司獎、林佛兒獎、完美犯罪讀這本等文學評審,興趣是文化內涵、社會議題的深度觀察。)
「東風吹來了,這種風從來沒有來過英國。這股風會很冷,很厲害,華生。這陣風刮來,我們好多人可能就會凋謝。但這依然是上帝的風。風暴過去後,更加純潔、更加美好、更加強大的國土將屹立在陽光之下。」
──柯南.道爾〈最後致意〉(1917)
歷經一段時間的籌備,台灣犯罪作家聯會在2022年初公告了屬於台灣出版界的「完美犯罪讀這本」大獎徵選。結合日本「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等四大榜單、與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特點,共分為五種類別,自2021年的出版品中評選出最優秀的書籍,不僅獲得出版社的支持,也收到歐美、日本推理作家們的關注。而在8月上旬公開得獎書單後,如其中在「水獎」(年度最佳翻譯小說獎)中入選的《正體》作者染井為人也分享在推特上。
也拜本次擔任木獎(年度最佳海外華文小說)評審所賜,筆者得以閱讀到水準超乎預期,由藝人莫文蔚親兄長莫理斯2017年在香港發表、2021年引進台灣、2022年4月更由文藝春秋推出了日文版,今年底改編舞台劇即將演出的《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系列。相信這部話題傑作除了在「完美犯罪讀這本」中掄元,今年底的日本推理排行榜裡也會取得良好的成績。
筆者曾於亞裔作家雪莉.湯瑪斯《福爾摩斯小姐1:貝克街的淑女偵探》(2016)的OKAPI書評中介紹過,天字第一號名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的仿作(pastiche)非常多,但通常仿作的處理方式,是直接以讀者最熟悉的福爾摩斯本人為主角,從正典60個長、短篇故事以外的時間點去延伸「外傳」,以補完福爾摩斯的傳奇生命史。由柯南.道爾之子阿德里安,與「密室之王」約翰.狄克森.卡爾合著的《福爾摩斯的功績》(1954)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另一種作法,則是引用名聞遐邇的福爾摩斯、莫里亞蒂之名,冠在非本尊的原創角色上,發展各式各樣致敬道爾原作的趣味故事。如將夏洛克性轉為「夏洛特」的《福爾摩斯小姐》系列;或者是英國作家卡瓦拉羅將主角群設定為福、華「後代」的《福爾摩斯家族》系列,另闢冒險路線。《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也屬於這個範疇。
然而有一點需要注意,仿作固然有趣,但閱讀樂趣得奠基在讀者要先讀過道爾原著,對於人物、設定、案件有一定的了解,甚至是「認同感」與「有愛」,才能夠真正體會到二創仿作的好玩之處。對創作者來說,寫仿作更麻煩的是,不但得對原作滾瓜爛熟,以免改寫時被鐵粉抓到「破綻」,而且再怎麼寫也不可能超越經典本身,讀者還是會最喜歡道爾、克莉絲蒂本人的小說。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任務,如不是作者本身對原著抱持強烈熱愛,也實在難以長期持續,頂多是偶一為之。
但莫理斯真的這樣做了。他在第一集收錄的訪談中表示,已經規劃好一套《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的短篇集四部曲,會將福華兩人從三十歲寫到六十歲,甚至也有外傳長篇的規劃。而本作維持了原作十九世紀的時間點,將場景轉移到1881年那個清朝末年、鴉片戰爭後被英國治理數十年的香港。寫作難度之高,讓莫理斯這位劍橋法律博士花上超過一年的時間來蒐集各種歷史資料,才得以開始動筆。
更驚人的是,《香江神探》不僅令人發噱地將「福邇,字摩斯;華笙,字籥瀚」的西洋姓名照搬到華人身上,竟然還能從篇名到重點劇情皆致敬原作,做得比BBC《新世紀福爾摩斯》的改編還要徹底,實在不能不說是個冒險的嘗試。以下是案件篇章對照表,供希望找出原作比對閱讀,挖掘更多樂趣的讀者朋友們參考。
莫理斯版篇名 |
柯南‧道爾版篇名 |
〈血字究祕〉 |
《血字的研究》 |
〈紅毛嬌街〉 |
〈紅髮會〉(《冒險史》) 〈三名同性人〉(《檔案簿》) 〈蒙面房客〉(《檔案簿》) 〈紅圈會〉(《最後致意》) |
〈黃面駝子〉 |
〈駝者〉(《回憶錄》) 〈黃色臉孔〉(《回憶錄》) |
〈清宮情怨〉 |
〈波希米亞醜聞〉(《冒險史》) |
〈越南譯員〉 |
〈希臘譯員〉(《回憶錄》) 〈工程師拇指探案〉(《冒險史》) |
〈買辦文書〉 |
〈證劵交易所的職員〉(《回憶錄》) |
〈十字血盟〉 |
《四簽名》 |
〈歪嘴皇帝〉 |
〈歪嘴的人〉(《冒險史》) |
〈駐家大夫〉 |
〈住院病人〉(《回憶錄》) |
〈舞孃密訊〉 |
〈跳舞的小人〉(《歸來記》) |
〈諜海潛龍〉 |
〈布魯士-巴丁登計劃探案(《最後致意》) 〈海軍協約〉(《回憶錄》) |
〈終極決戰〉 |
〈最後一案〉(《回憶錄》) |
由於人物與案件和原作的連結度極高,這對於「暴雷就會嚴重破壞閱讀感受」的犯罪推理小說理應是致命傷,但卻也因此展露出《香江神探 福邇,字摩斯》的高明──明明熟悉道爾原作的讀者,大致上清楚接下來會怎麼發展與作結,卻仍會被故事裡浩瀚的時代史觀、濃縮至極簡的韻味給深深吸引住。莫理斯學識與背後所作的功課深厚,將這個系列打造為歷史價值與娛樂性兼具的小說,一套映照清末民初時期,「從香港看向世界」的磅礡大河劇,創作概念極具雄心壯志。
《香江神探 福邇,字摩斯》作為仿作無可挑剔,但是對於沒有看福爾摩斯、甚至對福爾摩斯也沒有興趣的讀者來說,它卻擁有筆者至今所見的福氏仿作都欠缺的吸引力。不像一般仿作抽去「福爾摩斯」這個IP就喪失精華,本系列在歷史小說上的成就更勝於犯罪小說,考證紮實,但以通俗筆法呈現,除去賣弄詞藻的文學性包裝,完全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賞。即使對福爾摩斯沒有什麼認識,也可以當作穿越回到那個華洋混雜時期的香港,一覽多采多姿的香江風情與名人風采。當然如果跟筆者一樣是個福迷,從字裡行間尋覓致敬彩蛋也別有一番樂趣。例如能夠以位於中環的「吉士笠街」曾俗稱「紅毛嬌街」的典故,來發展致敬〈紅髮會〉,實在是教人拍案叫絕。
(因轉載篇幅有限,剩下的一半多內容就再麻煩大家進入OKAPI的專欄連結點閱觀賞了,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