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記憶到紙本——青年創作成果發表會】
上半場:張郅忻 X 九歌文化總編輯陳素芳
下半場:李笭 X 秀威資訊主任編輯喬齊安
散文若是記敘經驗的切片,則小說中虛構角色的投射,也必然映照著真實。
記憶與寫實該是如何融入作品之中?又是怎麼樣和寫作者生命經驗的追尋產生連結?
《海市》紀錄下繁盛巔峰時的西門商圈,藉以爬梳一則血緣相承的家族故事;
《人魚能不能上岸》寄託轟動一時的社會事件,挖掘人性的更多面向。
在浮沉的人間,邀請讀者一起徜徉在作
者編織的故事之海,聆聽關在成書前後的點點滴滴。
名額有限,敬請報名 https://forms.gle/cMXnexsWu3VfR2go7
講者簡介|
李笭,喜歡amazarashi、東野圭吾、虛淵玄的怪人。自認為不算作家,曾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著有《人魚能不能上岸》。
喬齊安,秀威資訊主任編輯。百萬部落客與書評專欄作家, 編輯製作多本本土文學創作獲獎,並成功售出相關電影、電視劇、遊戲之IP版權。
【從記憶到紙本——青年創作成果發表會】
時間|5月2日(星期日)15:00-17:30
地點|台灣文學基地創作坊(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27號)
主辦|文化部、玉山社出版公司
聯絡電話|02-27753736
【從想像到文字,民俗的轉譯——青年創作成果發表會】
八千子 X 尖端出版社華文編輯徐承義
林鹿祺 X 鏡文學出版部編輯 王離(金喵)
《少女撿骨師》系列,以少年少女為主角,民俗信仰混搭推理,寫出台味故事新篇章。
《人的空洞,妖怪的歸宿》藉由「仙童」陳千秋在或不在的串場,述說一個又一個妖怪和人性交織的物語。
看這些怪奇元素如何跳出傳統的框架為小說注入新生命力?
紙本/網路的媒介之差異,和編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又是如何?
歡迎讀者一同來聆聽兩組講者帶來的分享吧!
名額有限,敬請報名 https://forms.gle/cMXnexsWu3VfR2go7
講者簡介|
八千子,小說作者。一九九六年生。二零一七年以《證詞》獲得第三屆尖端第三屆原創小說大賞出道。尚無代表作品,因為全部加起來銷量都還不及一本 《前進吧!高捷少女》。
徐承義,尖端出版社編輯。曾協助新聞編譯、文案企劃、特約審書人、特約譯者等工作。擔任編輯之後,因為巧妙的機緣獲得文化部創作獎勵,對人生中的各種機緣懷抱感謝之情,現在正努力朝著跨足小小作者這個目標邁進。
【從想像到文字,民俗的轉譯——青年創作成果發表會】
時間|5月1日(星期六)14:00-16:30
地點|基地書店(台北市大同區華陰街38號臺灣漫畫基地1樓)
主辦|文化部、玉山社出版公司
聯絡電話:02-2775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