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雜誌 (285):聲.

台灣唯一且最具代表性的《推理》雜誌,在2024年復刊後,2025年更進一步挑戰了艱困的任務:月刊化。打頭陣的是1月中出版的285期,主題為「聲」。而在2025年起,除了原本的「另眼看劇」單元外,我亦新闢了更豐富的專欄:復刻黃鈞浩前輩專欄精神的「犯罪推理大家看」。每期針對華文、日本、韓國/歐美的三本犯罪類型出版品進行評介,我會挑選一些知名度相對沒那麼高的作品,希望可盡棉薄之力讓台灣長年「勝者全拿」,大眾讀者討論集中在少數暢銷書的現象激起一點漣漪。這樣的狀況已然導致可讀的翻譯作品越來越少,如果能讓它們得到更多關愛的目光就好。

此外,本期我亦受洪敘銘主編邀請,精心撰寫了「聲」的主題特輯:〈我聽故我在──來自犯罪推理故事中的「聲音」之謎〉,讓我們來看看,海內外的犯罪影劇、小說、紀實中,聲音是如何作為故事的關鍵?非常榮幸藉由此篇主題登上了285期的專欄封面。在此公開分享文章,歡迎感興趣的讀者,在這本專屬於台灣人的驕傲:《推理》雜誌上閱讀精彩的完整內容^^

 

 

 

《推理雜誌(285):聲》我執筆的主題特輯:我聽,故我在

主題動態

我聽故我在──來自犯罪推理故事中的「聲音」之謎

 

文/喬齊安

 

  聽覺是人類與動物生存必須的五感之一,而聲音是自然地存在於地球的現象,一直以來與犯罪息息相關。隨著科學進步,聲紋辨識(Acoustic fingerprint)的技術被研發出來,聲紋就像是指紋,擁有獨一無二的特徵,可以從「音調、發音、節奏、流暢程度、語法」等多種方式鎖定發聲對象。就連槍聲也是,美國學者發現不同的槍枝會有各自的聲音,只要資料庫建立完善,可以藉由聲波的對比找出犯罪現場留下的槍聲是哪一種槍。

 

  聲音也在犯罪小說/影劇中時常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便就這些精采的作品是如何將聲音運用在核心概念或詭計之中進行不爆雷版的介紹。作品包含:日劇《繼續》第三集(一九九九)、韓劇《VOICE聲命線》(二○一七)、小說長岡弘樹〈波形之聲〉(二○○九)、三津田信三《怪談錄音帶檔案》(二○一六)、阿津川辰海〈被竊聽的命案〉(二○一九)、背筋《發生在近畿某處的那些事》(二○二三)、紀實《聽擊者:你好,這裡是110》(二○一二)。

 

一、聲音,如何救人於水火之中

  拍了四季的《VOICE聲命線》是犯罪類型韓劇的頂尖名作,將特殊的警察設定與動作場面結合得絲絲入扣。李荷娜主演的女警是貫穿全系列的主人翁,小時候眼睛受傷,開啟了她「用聲音看世界」的出色聽力。她在美國受訓歸來後成立了112報案中心(112就是韓國的犯罪舉報電話)的「黃金時間組」,任務是在接到民眾報案或求救電話後出動,三分鐘到達現場、十分鐘內捉拿罪犯。身為全組總指揮的李荷娜必須憑藉寥寥無幾的資訊,發揮「聲音側寫」的專業與時間賽跑,迅速鎖定需要救助的受害者位置、追查神秘的連環殺手、對抗網路跨國犯罪組織等等。雖然本劇走較為血腥的寫實路線,但推理側寫的過程是一點也不馬虎,能同時帶給觀眾鬥智與刺激的快感。這部作品的靈感來自二○一二年的水原殺人分屍案,當時的112接線員在接聽電話時漫不經心,並未提供有意義的救援,導致受害者慘死,引發社會公憤、警察廳長引咎下台。

  在《VOICE》之前,由德國警察席德.約拿.古騰拉特親筆寫下的《聽擊者:你好,這裡是110》也是同類型的故事,但卻是真實度百分百的職人紀實。作者長年在柏林警局的110勤務指揮中心服役,本書用極短篇記錄了他遭遇過的大小事件,也呈現出五味雜陳的人性百態。他提到媒體對於警察出動的評價不是非常英勇,就是在幹蠢事,而後者占了大多數。但很多看似小事的報案,假若處理不當也會演變得很嚴重,例如一個可能想要隨機殺人的不安年輕人,能夠在110的安撫下打消念頭。閱讀本書讓筆者發現,這些在報案中心低調工作,大眾傳媒下未曾露臉的無名英雄,不只是心理諮商的「張老師」,更是智仁勇兼備的「現代安樂椅神探」。

 

二、聲音,是造就犯罪得逞或失敗的雙面刃

  在本格推理領域中幾個與聲音相關的作品水準都很高,是犯罪迷不容錯過的優質詭計。在可能是日本最具推理編導才能的堤幸彥手上,中谷美紀主演的《繼續》第三集便演出了超乎預料的華麗詭計。男女主角在受害人遺孀的要求下,採用竊聽方式監視嫌犯,卻發生了嫌犯被殺、當場逮捕兇手的事件。竊聽器都撥放出雙方的聲音了看似人贓俱獲,女主角卻在結構平凡的住宅中揭發了驚奇的密室詭計,結合聲音的嫁禍差點達成完美犯罪。

  阿津川辰海在短篇〈被竊聽的命案〉裡使用令和本格主流「特殊設定系」,創造了耳朵特別靈的助手與負責推理的偵探這一對搭檔,日後還衍伸為系列推出長篇小說。他們在外遇調查的對象家中裝了竊聽器找證據,卻撞見當事人被來訪情夫殺害的命案現場。助手聽出某個在房內出現的微弱不諧和音,引導出出人意表的真兇。無論是聽力還是館四重奏系列「能夠看穿謊言」的主角,在能力使用上都不顯得犯規,也可看出阿津川追求解謎公平性的嚴謹態度。

  在以《教場》系列爆紅以前,長岡弘樹在業界的評價是擅寫日常之謎短篇,而他創意的來源是觀看科學節目與YouTube節目,獲取一般人不清楚的小知識來設計為謎團。收錄在同名短篇集的〈波形之聲〉便展露這種特質,口吃的小學生在家中被歹徒襲擊,鄰居聽到他當時喊了代課老師的名字。但老師自知並非兇手,為什麼會遭到無辜指控呢?學齡小孩可能一點就通、但大人完全狀況外的事件解答非常有意思。

 

三、聲音,是未知恐懼的來源

  恐懼是人體感受到自己生存有危險的某種事情發生後,一種警告作用的生理反應。因此詭異的聲音一向是恐怖類作品不可或缺的主題。恐怖推理雙棲的三津田信三在《怪談錄音帶檔案》中,便提出了蒐集自殺前死者留下的遺言錄音,聽打起來出一本書的企劃。然而,持有這些不祥的錄音帶、聆聽這種鬼氣逼人的話語,肯定是會出事的……藉由錄音帶轉動的沙沙聲響和畫面,三津田重現了七○年代靈異全盛期的懷舊風情。至於刀城言耶系列中,那些身分不明的作祟之物,往往在「啪搭啪搭」的腳步聲中展現強烈存在感,對主角們緊追不捨。

  雨穴之後掀起令和「偽怪談實錄」狂潮的覆面作家背筋代表作《發生在近畿某處的那些事》,以網路連載的多個短篇組成,最後串聯出恐怖詛咒的真相。裡頭的怪物便充分利用聲音來危害人類,無論是白色巨人的呼喚「來呀──有柿子喔──」,還是紅衣女原地跳躍時的「咚!咚!」聲,這些乍聽之下意味不明的聲響,造成的後果都令讀者寒毛直豎、祈禱千萬不要發生在自己身上。

 

《推理雜誌(285):聲》.我執筆的專欄:「犯罪推理大家看」

犯罪推理大家看

華文極品

理想很遠《真人真事改編部》(二○二四)

 

「部門不會因為沒有我們任何一個人而消失,假新聞不會因為我們的潔癖就此絕跡。」

 

歷史總由勝利者書寫,而現代能夠掌控媒體與風向,就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因此假訊息是隨著資訊的發達日漸猖獗。在名導藤井道人尚未走紅前,筆者有幸觀賞了他親自出席的代表作《新聞記者》電影映後座談,也對這部電影竟敢如此「政治不正確」的勇氣留下深刻印象,這部作品揭露政府機關如何命令公務員協同網軍掩蓋醜聞、抹黑良民,而由筆者編輯製作,獲得第二屆KadoKado百萬小說大賞榮譽的《真人真事改編部》,也正是這樣一個探討假新聞議題的社會寓言。

彷若喬治.歐威爾《一九八四》中的「真理部」再現,純文學作家陳方圓被總編邀請加入政府的神祕「部門」,這裡聚集幾位落泊作家,接收第一手情報,將其迅速改寫為「安定民心、維護和平」的走向後回交給上頭。作家們一樣是在編「故事」,差別在於會被當成「新聞」發布出去。

雖然各國對散播假新聞是否違法的定義有所差異,但相信一般人都不認同此舉合乎常理,因此本作將其轉化為「職人」設定,開發出了新穎的犯罪小說主題,亦具有城平京《虛構推理》以合理的假真相掩蓋都市傳說的趣味。職人作家懷著為社會盡一份力的「好心」,做製造假新聞的「壞事」,即使道德有瑕疵也似乎還說得過去。但當他們終將被操控為只為政治服務的工具後,又該如何自處?出身香港的理想很遠在本作中暗示了故鄉現況的身不由己,但不見同鄉作者常見的緬懷過去,而是選擇秉持信念迎戰時光一去不復返的現實,亦令筆者感到清新。

 

東瀛前線

井上真偽《阿里阿德涅之聲》(アリアドネの声,二○二三)

 

「要怎麼讓她知道救難隊來了?要如何傳達接下來的救援計畫?一般救援活動中完全不會成為問題的事情,在這次任務上卻是第一道障礙。」

 

第一屆釜山影展台灣IP代表作家林庭毅二○二三年發表的《災難預言事務所》在隔年獲選了「完美犯罪讀這本」的金獎殊榮,無獨有偶,同一年井上真偽的《阿里阿德涅之聲》也以救難的題材在各大推理榜單上斬獲佳績,甚至於「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與「週刊文春BEST10」中都超越了過去傑作,創下最高的排名。但事實上,本作卻是至今簡繁體引進的井上作品中,所謂「推理成分」最低的一部:沒有血腥命案、沒有名偵探或刑警,更沒有複雜的詭計。

如果是讀過「那種可能性我早就想到了」系列的讀者,勢必會對本作跌破眼鏡,這是一部更類似於《TOKYO MER~行動急診室~》、《海猿》的熱血救災作,在日本宣傳時亦被列入與夕木春央《方舟》同一類的「逃脫系推理」。評論家如若林踏也直接定義本作為冒險小說:把人或物品從A點成功運送到B點,便是冒險小說的王道設定之一。

雖然建議讀者不要先入為主地抱持對本格解謎的期待,但本作確實在緊張刺激的救災過程中埋入核心謎團:受災者明明是盲、聾、無法說話的三重身心障礙者,卻在跟著無人機逃難的過程中,作出一些匪夷所思、似乎「看得見」的行動。她是刻意偽裝還是另有隱情?這個結局在揭開真相後普遍獲得讚賞,而業界基於本作的專業考察、社會關懷給予了高評價,不僅是肯定井上突破自我的創作實力,更證實了日本推理日漸開放的多樣性。台灣與日本同處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的環境,與天災共存是必經的人生課題,井上真偽與林庭毅的小說無疑以知識兼具娛樂地描繪出我們的時代,及我們面臨的生命挑戰。

 

寄生韓流

尹高恩《災難觀光團》(밤의 여행자들,二○一三)

 

「並非所有災難和災害都是隸屬於神的領域,人類自然也在那當中參了一腳囉。」

 

韓流在全球造成的影響,也逐漸讓其文學小說受到更廣泛的關注。去年韓江光榮地獲頒諾貝爾文學獎,而在二○二一年,來自首爾的尹高恩也搶在東野圭吾、伊坂幸太郎之前,以本作奪下了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頒給有英譯本的年度最佳犯罪小說「國際匕首獎」,成為黃種人的得獎第一人。

無論是廢墟探險或災區旅遊,都是一種擁有不少支持者的特殊旅行型態,作者將這個概念極具創意地進一步包裝為病態的產業。主角尤娜是旅行社的行程企劃,而她的公司就是以銷售災區旅遊為主。藉由長假尤娜前往美奈島天坑這個人氣低落的行程遊玩兼考察,卻因故沒有搭上回國班機後,滯留在島上發現意外的種種真相……

韓國犯罪小說對於描寫人類黑暗面很有一套,《災難觀光團》維持這個特點,但在加入黑色幽默與驚悚元素後成果更加突出。尹高恩文風輕盈有趣,卻能點出荒誕又可怖的殘酷風景,閱讀體驗十分舒適。「欠缺魅力」的美奈島扭轉情勢的方式,竟是打算主動製造一起悲慘的大災難,登上國際頭條。可憐的災民需要幫助,但當我們前往掏錢滿足自己的行善欲,彷彿主題樂園走一圈後,誰的心裡又沒有一絲「他人的不幸甜如蜜」的竊喜呢?本作犀利地剖開人性的自私、卑劣與傲慢,在金錢與利益掛帥下,人命不可避免地成為「商品」的一部分,而消費者也是無法卸責,卻毫無罪惡感的共犯。

 

《推理雜誌(285):聲》目次

最後附上目次,主題特輯、作家專題、翻譯小說登場名家為美國知名科奇幻/懸疑小說家弗雷德里克.布朗,更收錄了文豪伏爾泰、約瑟芬鐵伊的逸品。還有台灣人氣持續上升的老牌作家高雲章專輯報導、近年創作活躍的M.S.Zenky與貝爾夫人全新短篇小說,內容非常地充實精彩喲~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齊安(Heero) 的頭像
    喬齊安(Heero)

    新聞人Heero的推理、小說、運動、影劇評論部落格

    喬齊安(He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