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見和真《八月之母》

(評分:8.5)

 

原名:《八月の母》(2022)

 

(本文為台灣角川合作之書評,經審核後確定於「OPENBOOK閱讀誌」專欄刊登。很開心順利刊登書評,也歡迎想要做類型小說/社會議題/歷史等相關書評宣傳的各家出版社朋友來找我合作喲!^0^)

 

各界感動推薦
「黑色酒吧」粉絲團創辦人 艾德嘉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 許雅玲
推理評論家 喬齊安
台灣犯罪作家聯會 白羅
戲劇評論部落格 《雨町電視台的一隻土撥鼠》

 

八月,有著母親的味道。
八月,有著血腥的味道。

愛媛縣伊予市,是個面朝大海的城市。

惠梨香一心期盼著有一天能夠離開這座城市。
一旦有機會離開,經營小酒館的母親美智子總會阻攔在她身前。
日子一天天過去,女兒也成為母親,惠梨香生下了摯愛的女兒。
而自由,是她對孩子的希望。

對父母失和的紘子來說,
這隨時敞開大門迎接她的公宅是她的安身之處。
然而在那個八月天,公宅裡的一切卻全然變樣。
執念、忌妒、憤怒、焦躁……
深藏人類內心的負面情感一鼓作氣地爆發。

被強烈愛恨束縛的母親與女兒,無法捨棄的親情,
這一切,究竟是未曾見過的絕望?或是希望?

 

我的台灣角川《八月之母》書評OPENBOOK刊登紀錄!

 

標題:伊予市少女暴行之死的根源,乃名為「母性」的重重業障。──讀《八月之母》

作者:喬齊安(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百萬書評部落客,日韓劇、電影與足球專欄作家。本業為製作超過百本本土推理、奇幻、愛情等類型小說的出版業編輯,成功售出相關電影、電視劇、遊戲之IP版權。並擔任KadoKado百萬小說創作大賞、島田莊司獎、林佛兒獎、完美犯罪讀這本等文學獎評審,興趣是文化內涵、社會議題的深度觀察。)

 

「我也要勉強自己照顧母親,就像母親勉強自己把我養大那樣嗎?」美佐子這種想法就顯示出,母女關係的困難,有一部分是來自環境,亦即社會或一般大眾強加在她身上的。

──齋藤環《弒母情結:互相控制與依存的母女戰爭》

 

2014年8月15日凌晨,日本愛媛縣伊予市警方接獲報案,在一棟廉價集合住宅(俗稱團地)的三樓房間日式壁櫥內,尋獲一具被毯子緊緊包住的屍體。搜查人員隨後透露,死者的狀態不堪入目,臉孔腫脹發紫、口腔內僅存一顆牙齒,甚至被傷害到看不出性別,死因是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及內臟破裂。「肯定每天都遭受私刑暴力對待!」

 

警方逮捕了36歲的女子,屋主窪田惠和幾名青少年,其中包含女子16歲的兒子。經過周邊調查,17歲的死者大野裕香與窪田一家同住,起初關係融洽,最後卻被暴力凌虐致死。起訴後法官對8名加害者中唯一的成年人窪田惠判下11年的有期徒刑,並強調沒有任何酌情減刑的餘地。其餘未成年則分處3至8年的不定期刑,「伊予市少女暴行殺人事件」在2015年的審判後迅速落幕。

 

➤你所不知的愛媛

愛媛是日本觀光勝地,有氣勢雄壯的松山城、古色古香的道後溫泉、安藤忠雄設計的坂上之雲博物館等景點。因為得天獨厚的自然絕景,許多經典動漫作品,巧妙將故事背景置入於此。宮崎駿《神隱少女》的油屋澡堂取景自道後溫泉本館、京阿尼《境界的彼方》與足球名作《青之蘆葦》出現具鄉愁存在感的下灘車站,今年上映的新海城大作《鈴芽之旅》,也幾乎原汁原味重現八幡濱港口、大洲城。

 

2016年移居愛媛縣的小說家早見和真,在松山市的居所度過了難忘的6年。他積極觀察、參與城市的活動,並結合進創作。他與繪本畫家合作,在《愛媛新聞報》連載的「悲傷的胖貓」圖文童話廣受歡迎,還改編成動畫版。故事藉由胖貓在愛媛的旅遊過程,呈現濃厚的在地人文風情。但是,前幾年遭遇新冠肺炎的疫情封城,早見陷入前所未見的寫作瓶頸。

 

「出道12年,這是我第一次無法寫出東西。世界改變了,我很想知道是否能夠找回以前寫作的感覺。」2019推出長篇小說《皇室》後,因疫情影響不再能好好寫出文字的早見,隔年夏天進行了採訪高中棒球員的記錄片工作。

 

努力打球,卻因為疫情停賽而喪失打進甲子園的夢想,但小球員並沒有因而頹喪,反而認為「就算沒有甲子園,打棒球還是很有趣!」這個回應也化解了早見的心魔,他決心趕快面對寫小說這件事,於是接下《野性時代》的邀請,開啟了《八月之母》的連載。這部作品採取與《悲傷的胖貓》截然不同的角度,揭開早見親眼所見所聞的,愛媛的陰暗面。

 

➤惡鬼藏身何處

日本的犯罪率很低,2020年法務省公布的《犯罪白皮書》統計顯示,近5年兇殺案發生率(以每10萬人為單位)僅有0.2件,比起歐美先進國家要少得多。若更進一步觀察47都道府縣的重大犯罪數據,愛媛縣在四國中更一向是治安良好的模範生。正因如此,「那起事件」格外銘刻於愛媛人記憶中。以描述女性犯罪的《無罪之日》榮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的早見搬到松山後,常被當地人問起的問題便是:「喔喔,你知道那個事件嗎?」

 

「伊予市少女暴行殺人事件」悲劇的發生早有徵兆,原來窪田家被鄰里視為麻煩的無法地帶。許多不良少年少女進出,半夜大聲喧嘩酗酒放音樂,甚至在陽台上放煙火,行徑囂張脫序。團地居民有人因害怕搬走,也有人多次向市府與警方報案,並反映看過(日後的事件受害者)大野裕香被毆打得鼻青臉腫。然而市府與警方相互推託、警方甚至回應「沒有發生案件就無法出動」,事後受到輿論嚴厲批判。因為這起無可挽回的悲劇,伊予市成立了市府、警局和兒福中心的跨部門聯絡組織,革新了防治少年、老人受虐的安全網。

 

日本青少年集團犯罪在20世紀末連續爆發:1989年女高中生水泥埋屍案、1999年栃木私刑殺人事件的殘酷性,酒鬼薔薇聖斗事件導致民怨,促使原先寬鬆的少年法修法。相較之下,伊予市少女暴行事件並沒有受到太多關注,除了地點偏遠,世人的心證更因加害少年們的供述而有顯著差異。據說,窪田惠在家中是絕對的權力中心。她從不自己動手,而是側面以話語煽動男孩們行使暴力。有少年說,「我想透過暴行取得惠的稱讚與認可。」法官與媒體也將猛烈的砲火集中在窪田惠身上,批判她如同尼崎事件的「鬼女」角田美代子、或福岡二手店連環殺人的「惡魔妻」中尾知佐的惡女再現。比起青少年犯罪,本案性質更被視為大人「教唆」無知小孩。

 

然而,幕後真相就是這麼一回事嗎?同為加害者,難道沒有人為了推卸責任而說謊?韓劇《少年法庭》曾出現青少女聯手謊稱收容中心虐待她們,只是為了教訓主事者,讓自己過得更輕鬆的案例。報導中的窪田惠確實外貌「不良」,領取生活保護金度日,不配合社區規範,法庭上也沒有多做辯解。她的人設很容易讓讀者聯想到《無罪之日》的死刑犯田中幸乃,是輕易為世人唾棄的對象。早見因此做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並親自造訪20名認識窪田惠的愛媛人,徵詢他們的反應,也取得廣泛認可的回應。這讓他確定了《八月之母》的方向:挑戰一個敏感的議題。

 

➤母之前是女

《八月之母》小說分為二部曲,並從序章開始,不斷穿插一位懷胎母親的第一人稱敘事。她在東京過著美滿家庭生活,心中卻懷抱著「沉入瀨戶內海的夕陽令人鬱悶」的無窮黑暗。她是誰?為什麼狼狽逃離故鄉愛媛、與母親斷絕聯繫?開頭就讓讀者好奇不已的懸念,直到小說中段才會被驚愕地揭開。

 

第一部「於伊予市」講述自1977年8月至2000年8月這24年間的漫長時間。家庭關係緊繃窒息的越智美智子,在小學六年級時隨著母親離家,兩度投靠不同的男人,最後落腳伊予市。年輕力壯的繼父一郎,肆意地在房內與母親交合,更對未成年的美智子露出虎視眈眈的笑容……對美智子來說,這間房子彷彿由沙子堆成,隨時都會崩塌毀滅。

 

歷經一連串事件,25歲的美智子經營著小酒店,活得行屍走肉。孤獨感作祟與某次的心血來潮,她決定不再打掉孩子,把父親不詳的女嬰生下,以觸動自己心弦的花名「Erica」為她命名惠梨香。追求幸福,卻屢被男人、家人背叛的美智子,想要再活過來一次,和惠梨香一起幸福開心。

 

惠梨香在小學五年級、國中三年級和23歲時,接連發生不同的故事。沒有父親、母親也在特種行業中逐漸墮落,惠梨香得不到家庭之愛,一直都很寂寞。三名男性在這三個時間點,對不快樂的惠梨香展露了關心與協助。然而,男人們的關心總是伴隨著慾望,所有付出都期待女性肉體的等價交換,甚至在不可得時行諸暴力。男人們不約而同在面臨「非典型母親」美智子的壓力時選擇逃跑,留存在惠梨香心中的只有無奈與放棄。

 

第二部「於公宅」,時間點跳躍至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之間。女主角是16歲少女清家紘子,她偶然造訪男友越智麗央的公宅住處,被屋主惠梨香及她的小女兒所吸引。兩房兩廳的狹窄住家時常人滿為患,擠進一堆青少年。惠梨香是個熱情洋溢的大姊姊,總是一視同仁地慷慨供餐與照顧他們,公宅是個溫馨和樂的大家庭。紘子越來越喜歡與依賴這個安身處,然而事態卻逐漸失控……

 

(因轉載篇幅有限,剩下的一半多內容就再麻煩大家進入OPENBOOK的專欄連結點閱觀賞了,非常感謝!)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齊安(Heero) 的頭像
    喬齊安(Heero)

    新聞人Heero的推理、小說、運動、影劇評論部落格

    喬齊安(He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