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7.0)
原名:《少年科学探偵》(2013)
(本文為四塊玉文創合作之書評,經OKAPI審核後確定於「博客來偵探社」專欄刊登。很開心順利刊登書評,在此感謝四塊玉的邀稿合作!也歡迎想要做類型小說/社會議題/歷史等相關書評宣傳的各家出版社朋友來找我合作喲!^0^)
導讀推薦
林斯諺/推理小說作家
好評推薦(順序按姓氏筆畫排列)
陳國偉/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所長
提子墨/作家、英國與加拿大犯罪作家協會PA會員
喬齊安/推理評論家、百萬部落客
深夜裡電話響起:
「大事不好了。現在這邊發生了殺人案。」
「什麼?殺人?是誰?在哪裡遇害了?」
「遭到殺害的人,是全東京人都認識的名人。」
「是誰?」
「你猜猜看是誰?」
一件件看似謎霧重重的事件,
在科學手法與邏輯推理之下,
鑑識科學×醫學知識×顱骨復原術……
帶你找出真正的犯罪兇手。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小酒井不木,熱愛「科學主義」的推理小說,於是創作出天才少年科學偵探──塚原俊夫,展開一連串破案解謎的故事,結合科學與醫學理論,無論遭遇多少危機與困難,必定要揪出殺人兇手。
本書特色
★日本偵探小說大家
小酒井不木既有醫學專業,又擅於描繪人體如何被破壞、分析人物精神病理,作品風格冷徹而奇魅,推理小說迷絕不能錯過。
★挑戰你的科學知識
故事中諸如鑑識科學、化學知識、生理學知識、顱骨復原術、物理學知識、醫學知識等運用,使得情節更加撲朔迷離、高潮迭起。
★經典搭檔聯手破案
經典搭檔之於福爾摩斯與華生,少年偵探俊夫與助手大野之間又會如何相互輔助、聯手破案呢?
標題:以「科學之呼吸」滅鬼的大正少年伽利略──讀《小酒井不木的科學主義推理短篇集》
作者:喬齊安(百萬書評部落客,日韓劇、電影與足球專欄作家,本業為製作超過百本本土推理、奇幻、愛情等類型小說的出版業編輯,並成功售出相關電影、電視劇、遊戲之IP版權。興趣是日本文化的深度觀察。)
「這件案子闡明了幾個要點;第一、不可拖延。我們應該當機立斷、採取行動,否則線索會很快地消失於無形。延誤幾小時就可能讓我們毫無所獲。第二、即使最瑣碎無奇的線索,也應詳加調查,並鉅細靡遺地加以說明。第三、應立即派遣訓練有素的科學家來協助警方辦案。」
──奧斯汀.傅里曼,《歌唱的白骨》(1912)
2020年爆紅的《鬼滅之刃》故事設定在大正時代(1912-1926),喚醒日本人對大正的美好鄉愁。確實,比起昭和二戰與原子彈的悲劇、平成泡沫經濟與311大地震、被新冠疫情與東京奧運財政黑洞困擾的令和,雖然大正15年間也有不少問題,但普遍國民承繼明治維新後國力蒸蒸日上的自信、政治改革與文化藝術急速進步的自由開放,對未來充滿無限夢想,被稱為日本近代史上最黃金的歲月。
「大正浪漫」最為人熟知的象徵,包含穿著袴的時髦女學生、女僕咖啡廳、蒸汽火車、帥氣軍人等等,但在文藝進步同時,這段時期日本「科學」的發展往往是被忽略的一塊,因此這次我們便從這個角度切入──還記得福山雅治主演,將東野圭吾拱上暢銷天王的「偵探伽利略」系列嗎?物理學副教授湯川學常召集學生以科學實驗的方式,並套公式驗證解開許多看似不可能的謎團,是「理科推理」中商業化最成功的作品。但遠在70多年前的大正時期,早有一位被譽為「少年偵探始祖」的角色塚原俊夫,12歲就知曉動物、礦物、植物學、物理、化學及醫學等學問,將私人實驗室設立為事務所,以名偵探的身分在全日本活躍著。
筆者得知「小酒井不木的科學主義推理短篇集」出版訊息時,瞬間心花朵朵開,興奮不已。在小知堂(立村文化)的「日本偵探小說選」之後,國內久未對戰前至50年代的日推作家進行有系統的引介,總是舊作重譯(如四大奇書)或是換個書封書名(如小酒井不木的《烏鴉美人》與《蛇髮女妖》內容是一模一樣的),如今四塊玉文創專為推理開創的新書系「HINT」,第一彈就推出重量級作家的全新譯作,值得推理迷密切留意後續的選書。
小酒井不木在日本「推理黎明期」有全方位的貢獻,卻因39歲早逝,無法留下夠多的著作;過往台灣引進的作品,也只能呈現其片面創作觀。筆者希望藉由此文闡述他之於日本推理界、兒童文學界的時代意義,以及「少年科學偵探」系列發表期間(大正晚期至昭和初年),對日後文壇造成的影響。
小酒井不木畢業於東京帝大醫學系,並在美國、英國與法國留學過,擁有醫學博士學位。由於他具備外語能力,能夠第一手讀到當時剛開始流行的推理小說(愛倫坡、柯南.道爾等)。他在隨筆中回憶:「偵探小說,不僅在出國留學時提供了我很多樂趣,而且在我的專業科學研究中也賦予我很大的力量。」
1920年,他因罹患肺結核歸國療養,受《新青年》雜誌主編森下雨村邀請,執筆多篇觀點新穎的犯罪研究、歐美犯罪實錄,提供當代推理創作者莫大幫助。推理研究家山前讓在著作《日本推理100年》(2001)點出:博學多才的不木,在短短不到一年內就成為文壇上的主力軍。甚至翻譯了賽謬爾.多徹(Samuel August Duse)等瑞典作家小說,開啟日本人認識北歐推理的大門。
不木最受稱道的,是1923年收到森下提供的稿件請他「鑑定」,而他對這篇〈兩分銅幣〉驚為天人,寫下「我國終於有能與國外知名作家並駕齊驅的偵探小說家了」推薦文回覆,《新青年》就此挖掘江戶川亂步出道,奠定後世公認的「日本推理元年」。不木與亂步的友誼是推理史一大佳話,短文〈江戶川氏與我〉中,不木說明1925年1月他倆第一次碰面,亂步積極慫恿後讓他提起寫小說的雄心。而前一年亂步在猶豫是否該以職業作家謀生時,也是不木給予他「你可以的!」之肯定。
即便亂步在1927年因對自己小說不滿意,決定封筆跑去流浪,也是不木擔憂其收入而成立協力創作組織「耽綺社」,藉由合寫、接龍等方式鼓勵好友維持寫作。兩人密切的書信交往,甚至集結為《子不語之夢》(2004)。也難怪兩年後不木逝世,帶給這位日本推理之父相當大的打擊。我們可以認知到,如果當時在文壇講話擲地有聲的不木,對亂步採取了不同態度,日本推理史可能會全盤改寫。
過往不木的小說風格特色,台灣讀者比較了解的大致來自下述:江戶川亂步定義他是「醫學犯罪小說,風格傾向於肉體解剖的神祕與恐怖」;台灣推理評論泰斗傅博封不木是「戰前日推的領導者」、「作品多屬於變格,怪奇幻想派主將」;日本推理權威評論家權田萬治評價最高的傑作〈戀愛曲線〉、〈死之吻〉(1926),都是「不具備醫學知識就寫不出來的作品,這是科學工作者眼睛捕捉到的,慘白的浪漫主義」。另一短篇〈人工心臟〉(1926)也被視為日本科幻小說初期的經典。
是的,無論是〈愚人的復仇〉(1925) 裡挖出患者健康眼球報復的無良醫生;或〈屍體蠟燭〉(1929)有嗜聞人肉脂肪燃燒味怪癖的和尚,不木小說中那些描述異常心理、病態事物、殘虐犯罪的獵奇樂趣十分出色,他更擅長營造結局的逆轉,許多作品至今讀來仍十足震撼。但就像不木與亂步都身兼作家、評論家身分,日推黎明期的作者是面相豐富多元的,不木同樣寫有高質量的〈愚人之毒〉(1926)、〈好色破邪顯正〉(1928)等正統「本格」解謎小說,筆者認為不能因為他在怪奇、幻想小說的表現更突出,便用甲賀三郎簡單的二分法,為他貼上單純的「變格派」標籤。這次《小酒井不木的科學主義推理短篇集》的出版,便是不木身為科學家,在「本格」與「兒童文學」領域締造成就的最佳證明。
(因轉載篇幅有限,剩下的一半多內容就再麻煩大家進入OKAPI的專欄連結點閱觀賞了,非常感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