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文化局《九降風吹三百年: 新竹歷史散步》

(評分:7.5)

自康熙五十七年王世傑開墾竹塹埔迄今已300年,將新竹300年前後不同年代之相關歷史資料做蒐集整理並編輯印製為歷史概說手冊,增進市民及訪客了解新竹這座城市歷史的發展變遷。

(本書評來自公司GPI政府出版品資訊網邀稿,經同意後轉載至部落格,原文連結請點此

 

自清朝時期鄭克塽部下王世傑被新竹平原吸引,獲准開墾以來,古名「竹塹」的新竹市悠悠走過三百年歷史,歷經各具特色的清領、日治、光復、竹科時期建設,不但是台灣北部最早開發的城市,擁有全台保留最完整的清朝護城河與迎曦東門城、在民國初期容納數量數一數二多的眷村以及神祕的黑蝙蝠空軍部隊,現代化後再以玻璃工藝與科學園區遠近馳名……由新竹市政府出版的《九降風吹三百年:新竹歷史散步》,以優美的文筆,蒐羅並陳述竹塹城獨樹一格、古蹟與藝文並存的文化足跡!

 

本書以時代作為每一章的區分,分別是:1718年的萌芽時代、1733年的建城茁壯時代、1895年的日治時期、1945年的民初光復時期、以及1980年起至今的竹科時代。另附上實用的新竹散步指南與300年大事記。對在新竹市土生土長的筆者而言,一直覺得家鄉是個風很「大」的「小」地方,直到閱讀本作才發現小可是有「小」的好處,過往信步漫行卻無知覺,身邊古蹟俯拾即是,無論是一座牌坊還是一間小型展覽館,都是蘊含無限故事的文化寶藏值得挖掘與認識。不用花上太多時間,就是一趟收穫豐富的藝文之旅。

 

市定古蹟蘇氏節孝坊.jpg
大潤發與思夢樂的建築物遮住,位於筆者家附近的市定古蹟蘇氏節孝坊,於光緒六(1880)年建成,高大聳拔。閱讀本書後才重新認識這座牌坊的特殊價值。

 

市定古蹟鄭氏家廟.jpg
位於新竹最具有古早味的北門街上的市定古蹟鄭氏家廟,於咸豐三(1853)年建成,附近的進士第正在施工維修中,這裡也沒有開放入場,只能在街上欣賞來自閩南金門式風格建築之美。門口的花崗岩旗杆座是中試科舉之家才有,一般民家無法看到,也成為鄭氏家廟的一大特色。 

 

新竹三大廟之一的長和宮.jpg
新竹三大廟之一的長和宮,興建於乾隆七(1742)年,是桃竹苗地區歷史最為悠久的媽祖廟,台灣現存最早的對場作建築。在清同治2(1863)年於左側增建格局形式相仿的「水仙宮」後,形成主次雙軸平行並列的「雙宮奇景」,成為臺灣史上極罕見的寺廟發展生態。 

 

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館藏2.jpg

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館藏1.jpg

位於東大路綠意盎然公園旁的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這也是我第一次在故鄉親眼見證中華民國空軍史上最神祕也最壯烈的部隊身影,就連巨星劉德華在專輯《美麗的一天》中都選以一首《黑蝙蝠中隊》作為主打歌,唱出這些空軍菁英與家人間漫長離別的悲壯無奈心情。陳列館裡典藏大量黑蝙蝠弟兄們所遺留下來的軍中物品,伴隨故事解說看板,讓我們跟著往返那些驚險萬分的生死任務。 

 

無論是位於市區中央的新竹火車站、東門城;還是城市中的綠洲新竹公園、人來人往的科學園區這些再熟悉不過的景象,當我們了解這些景點背後的故事與由來時,看待它們的眼光也變得截然不同,帶有更豐富的感情、以及能夠與它們共同生活的惜福感。想像著它們在清領、日治、民初光復不同時期,都有無數的古人在此努力生活著,古蹟連結起城市的歷史、而這些胼手胝足的歷史傳遞出台灣人強韌、令人感動的生命力。感謝《九降風吹三百年:新竹歷史散步》這本細膩的小書,讓身為新竹子弟的筆者,重新對故鄉產生了深厚的感情。 

 

眷村博物館已為網美趨之若鶩的打卡聖地.jpg

2002年啟用,歷經數次改建擴增的眷村博物館,在精心規劃後已經打造為網美趨之若鶩的打卡聖地。館內外的3D地景藝術美麗絕倫、一二樓紀錄了新竹市47個眷村的生活家具、物品重現,其陳設與佈置概念一點都不輸給香港知名的美荷樓。 

 

一件件皮箱,記載著眷村的無數家族回憶.jpg
這些裝著國軍眷屬們遠渡重洋而來「家當」的一件件皮箱,記載著眷村的無數家族回憶,也是台灣眷村文化中最具辨識度的特色遺產! 

 

眷村博物館三樓由孟繁興榮民伯伯提供其收藏的「自由之火」火柴盒大展.jpg

眷村博物館三樓由孟繁興榮民伯伯提供其收藏的「自由之火」火柴盒大展.jpg

三樓則定期規劃不同展覽展出,這次由孟繁興榮民伯伯提供其收藏的「自由之火」火柴盒大展,藉由琳瑯滿目的精緻彩繪小圖,讓我們彷彿走進時光隧道,拾起這門早被21世紀所遺忘、卻一點都不輸給懷舊電影海報的小品藝術學,真是大開眼界啊!

arrow
arrow

    喬齊安(He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