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野洋子《貓咪,請原諒我》  

 

(評分:7.0)

 

原名:《私の猫たち許してほしい》(1982)

 

給相遇的那些貓咪,那些男友們,那些風花雪月、寂寞辛苦的日子,

腹黑的、悲傷的、遺憾的、溫暖的⋯⋯

佐野洋子。

 

玫瑰是虛榮的化身,罌粟花像虛幻而引人同情的女人,百合的香氣是一種炫耀的低級香味。

風吹過的時候,世界又以嶄新的親密打開了,生與死都隨著風,或者說宛如風一樣被諒解了。世界和風一起,或者說宛如風一樣接受了我。

她的背影,把我和她之間的事情,徹底斬斷了。

這個背影清楚地顯示出,在她的意識裡,從這個瞬間起,我已經成為不需要的人。她沒有回頭看我。

至今,我依然覺得對不起阿清。年紀越大,越難原諒自己。我是個瘋子。只要還活著,只要對阿清說「不要」的我還在,我都是瘋子。

太大的窗戶,整面牆的巨大玻璃窗,那種企圖吞沒整個風景的意志,對我而言,不單純是風景,而是對世界的冒瀆。

「今後我仍會以各種羞恥,去填補被我遺忘的空白歲月」。

 

曾經癌末追逐韓星的佐野洋子,痛訴不喜歡母親的佐野洋子,大方陳述我可不這麼想的佐野洋子,以十四篇隨筆,回憶過往生活裡的貓咪們、那些相遇的人們、那些風花雪月,以及辛苦的孩提時代和留學生活⋯⋯。不同於熟悉的犀利,佐野洋子薄脆如紙的心思,對自我情感的省視,溫暖的、黑心的、虧欠的,毫不回避,凜凜然。不一樣的佐野洋子,獨一無二的行文風格,被日本讀者視為佐野洋子的創作原點,魅力十足。

 

 

P.86 我一直相信,新年會有新年專用的空氣,一種冷冽緊繃的特別空氣會吹來。大年初一的早晨,全新的新年會來。到了第三天,新年的空氣變得有點舊,但還不算普通,依然有著第三天的新。然後到了第七天左右,會變成普通的空氣。我們也在第七天穿上普通的衣服,回歸普通的日子。

 

這本書我很快就看完,但動筆書評卻是卡關了許久。沒想到陌生的作家散文集如此難寫啊!!明明東野圭吾的散文集《當年,我們就是一群蠢蛋!》我就寫得相當愉快……當然這兩位作家在寫這兩部散文集時是有著寫法上的差異,東野的內容很生活化也頗淺顯易懂、有意識地在搞笑,佐野洋子卻帶著相當多的文青式感懷,文字跟思路更顯得相當「跳躍」與「隨性」。如果對她的作品與人生了解不夠,就很難進入狀況。為了不隨便交差了事,也為了讓讀者能從這篇不夠專業的書評中多少能夠了解作者佐野老師與《貓咪,請原諒我》,我們就還是先從認識老師的經歷開始吧!

 

P.11 每一朵花,將豔麗蘊含在其中,自給自足。然後一朵的安靜變成兩朵後,就有了兩倍的安靜。我原本以為寂靜是發自一無所有的地方,此刻才發現花越多,這花圃竟然越安靜,不禁有點嚇到。愕然地領悟到,寂靜其實是一種存在,存在得越多,寂靜也變得越深。

 

P.15 我覺得玫瑰是虛榮的化身,罌粟花像虛幻而引人同情的女人,百合的香氣則是一種浮誇的低級香味。盡管如此,我還是無法停止買花,即便季節更迭,我心中惡毒的情緒依舊沒有轉淡。

 

佐野洋子生於1938年,卒於2010年,享年72歲。她出生在非常獨特的家庭,父親佐野利一喜愛中國,在二戰以前就來到中國擔任北京大學的客座教授,後來更加入了滿鐵調查部,四處做農村調查。後來回到日本出版了六本厚厚的《中國農村調查》,是當代最珍貴的史料。佐野洋子成長於北京的四合院,家中經濟介於小康與優渥間。九歲時二戰落幕日本戰敗,一家人也算是幸運逃過性命之危、被遣返回國。爾後她從設計系畢業,並至德國柏林造形大學留學數年學習石版畫,學成歸國後後活躍於繪本、童話、散文、翻譯等領域。兩度結婚並兩度離婚。

 

P.74 過去我有一種錯覺,總認為開一扇窗,是為了稍微分享一點大自然,小小四方形的暮色或雲朵,飛過窗口的麻雀或蜻蜓,都是正和別處的小窗同樣看著風景的人所共有。

太大的窗戶,整面牆的巨大玻璃窗,那種企圖吞沒整個風景的意志,對我而言,不單純是風景,而是對世界的冒瀆。

 

佐野洋子最有名的是繪本作品,她的繪本畫風多變,工具亦不拘一格,從毛筆、彩色鉛筆、水彩到油畫等,配合故事內容,呈現多樣的風采。故事風格則偏好寓言體,不同年齡的讀者都能讀出其中的興味。在日本被譽為「一位能夠打破大人與小孩藩籬的繪本作家」。二○○三年,她以《老伯伯的雨傘》和《活了一百萬次的貓》二書,榮獲日本政府頒發的「紫綬褒章」,此獎項主要頒發給卓有貢獻的藝術家。二○○八年,又因為以繪本作家身分長年創作不輟,獲頒「嚴谷小波藝文賞」。佐野洋子是童書界的女王,書能賣到數百萬冊,作品被收入日本小學生的課本,她後來也忘記了國語要怎麼說。不過她的心裡卻似乎認定了故鄉是中國、是北京。在罹患乳腺癌到晚期後,她毅然「二度」回訪北京,在中國留下不少採訪紀錄。

 

P.104 在遣返船上,我們吃到的第一頓飯是鯖魚和蘿蔔煮的雜燴粥。我們很感激,這個雜燴粥是用白米煮的,這個粥有黏稠感,還帶有甘甜味。因為我們之前都吃粒粒水水的高粱粥和玉米丸子,所以白米的黏稠感,讓我們由衷地滿足,也給了我們回到日本之後的希望。

 

根據紀伊國屋書店網站統計,自出道以來佐野洋子留下了173部各類型著作,產量十分驚人。她的繪本代表作是《活了一百萬次的貓》(1977),另外《老伯伯的雨傘》、《我的帽子》、《熊爸爸》、《我是貓耶》、《可是,可是的老婆婆》、《大樹,你給我記住!》等也很有名。著名散文代表作有回憶母女關係的《靜子》、記錄老年生活的《無用的日子》等,國內也都有代理出版,出版社也都有花心力在作一些相關宣傳,給予該有的大師待遇。而這部《貓咪,請原諒我》是大塊文化第一次代理佐野洋子的作品,屬性也頗為特殊,既穿插了許多插圖,也是情感豐沛、回憶滿載的散文集,可說是集老師的創作專長於一身!相信也是喜愛佐野洋子作品的讀者勢必蒐藏的一本書。

 

P.23 面對開得如此密密麻麻的花,風要如何和它們往來?

我知道日本的插花(生け花)不是讓花活(生)下去,而是「生風」。連貧困長屋院子的盆栽牽牛花,風都不停的吹著。原本應該吹過樹枝與樹枝之間的風,遭到被剪成石膏般的三角錐物強烈拒絕。

 

P.38 無論哪一扇門的鎖,只要關上就會自然鎖上,如果鑰匙忘在房間裡,就再也進不了了。一想到每天進出好幾次的房門,只要我一踏出就自然鎖上,不禁覺得連我的房間都排斥我。

 

P.167 柏林真的是個有很多老婆婆的城市。西洋人基本上貫徹個人化,即使從小就習慣一個人生存,但看到動也不動、坐在像繪本小窗邊的老婆婆會覺得揪心,可能也只是東洋人的感傷作祟吧。

 

本作中主要的內容是佐野老師在童年與柏林留學的回憶,可以感覺得到,即便功成名就,但小時後遭逢戰亂的大規模遷徙,讓「這個世界對我是疏離的」這樣的概念在她心中萌芽茁壯,此生未變。書中有不少篇幅談到柏林,但基本上都是較為負面的評價,無論是處處可見的德國老奶奶、還是街景與住宿處,她格格不入於這整個城市,歐洲人的生活習慣她也看不慣、不適應,寂寞不只是人所給予,而是空氣、水源、建築。都染上了專屬於她的哀愁。更進一步來看,其實她是在不斷地述說自身與這整個世界就是個「格格不入」。如果她要有意識地「入世」,其實多少會談到對她工作上有絕大幫助的編輯、讀者間的相處與感謝之意吧?

 

P.194 柏林並非是個一無是處的城市,米蘭也不是個特別美麗的城市。我覺得就像人與人之間一樣,人和城市之間也會有對不對盤的問題。我住在米蘭的時候,希望永遠住在這裡。

米蘭只給我留下快樂的回憶。但那個和我不對盤的柏林,卻教了我比快樂更重要的深沉意義。

 

有趣的是,一樣是歐洲大陸,後來佐野暑假時去義大利待了一陣子,卻是非常地快樂,快樂到「自己全身在發光」。光是食物的水準似乎就有所差距。明明一樣都是正在重建的二戰戰敗國,甚至德國明顯是更先進的國家,這是怎麼回事呢?或許正如作者自己的剖析,城市與人之間就是有著對盤與不對盤的問題吧!柏林河裡的魚吃的魚餌是馬鈴薯,就連這樣一件小事,都讓佐野感受到「強烈的孤獨」。或許要親自走訪這兩個城市,才能夠稍微理解作者當時的心態吧。

 

P.42 因為我們很想吃甜的東西,所以,院子裡的雪山看起來就像巨大的砂糖山。那時甜的東西,只有稱為「糖精」的錠劑。

我趴在雪山上,把雪塞進嘴裡。雪帶著灰塵味,冰冰冷冷的,很苦。

儘管如此,我還是不願相信雪山不是砂糖山。

 

P.112 他們一定是這樣想的,認為打了也不會哭的女生,打她有甚麼不對。不會哭,所以不可憐,自己便不是在霸凌弱者。

岩崎不曉得如何收拾被打了卻不哭的我,而且他打人的事實無法消除。因此他想找共犯,讓自己打人這件重擔可以變得輕一點。我如果哭了,等於用哭來譴責岩崎。作了壞事遭到譴責,他會變得踏實一點。

 

談到童年就學回憶的時候,基本上佐野仍是侃侃而談那些不愉快的往事。雪的真實滋味是苦澀的、個性堅強卻導致被男同學們霸凌毆打……看到這麼多讓讀者笑不出來的往事,應該說不由得更會思考著這位作者是怎麼創作給小朋友看的繪本的?這些繪本通常應該要描述歡樂的事情,讓小朋友讀來樂趣無窮。但背負著這麼多傷痕的作者是要怎麼強裝出笑容呢?又或者這正是佐野洋子繪本突出於其他繪師的原因?擁有更多原生、純樸的生命力?這應該能從日本讀者的評論中略知一二:「雖然是為了孩子們寫的繪本,但更多是大人們讀了在流淚。」得到同時代的大人熱烈支持,與青春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有異曲同工之妙。

 

P.78 倘若我只有一個人活著,沒有時鐘沒有日曆,也沒甚麼困擾。但人越多的話,就必須有很多正確的、看得見的東西。

把看不見的東西置換成看得見的東西,就是科學吧。

 

P.95 從鬧鐘響起,作出自我主張後,時間就開始滴答滴答地支配了世界。小小的機械應該支配悠久的時間嗎?而且還發出滴答滴答的小氣聲音。現在我已沒有鐘錶。

 

P.131 「清水次郎長」是江戶時代的大俠客,也是靜岡縣最具代表的傳奇人物。可能因為佐野洋子是靜岡人,朋友才戲稱她次郎長。

 

而某些對於約定俗成的反抗心,也顯現出佐野洋子與一般守秩序的日本人因成長環境大不相同而造成的差距。當然這一種對「時間的限制」感到厭倦的出發點還是來自於她享受孤獨(或者說就是孤僻嘛XD)的心,這也是很有趣的藝術家性格,畢竟時間的規範、時鐘的存在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宛如空氣與飲水般的自然,根本不會想到要特別去質疑或脫離時間過活。但本作中看到好幾次佐野洋子拿掉手錶「束縛」後的自在,正是另一種其他日本人不敢為而為的勇敢,並吸引了讀者吧:謝謝她做出了我們不敢做的事。但這樣說或許還是太有禮貌了,她的故事與經歷往往更具有「叛逆」的味道在。

 

P.156 有一次我一個人在家時,大腹便便的貓像抓狂似的,發出毛骨悚然的聲音開始生小貓。母貓像是永無止境地一隻一隻生下小貓,然後咬開裝著小貓的袋子,再一個個把染血的袋子吃掉。我只是靜靜地看著這幕貓生小孩的恐怖景象,不知道該怎麼辦。

 

P.162 小貓的氣勢很強,餵牠吃飼料,牠吃得狼吞虎嚥,邊吃邊還「呼呼」地持續低吼。小貓似乎知道,必須這樣靠自己在這個世間戰鬥,才能活下去。不過牠吃飼料的方式,實在讓我很憂鬱。想到自己或許就像這隻貓一樣活過來,不由得沮喪了起來。

 

看到以貓咪為名的本作內容就知道了,完全不是貓奴們想像中的溫馨甜蜜小故事,基本上是血淋淋的人貓回憶錄。許多女性會養貓、甚至愛貓如命,佐野洋子自小也養過幾隻貓,但她相當誠實地回顧自己的「惡意」。包含書名「貓咪,請原諒我」的意義,原來是童年與哥哥覺得貓從高的地方摔下來都能安全落地很厲害,想試試牠的「極限」,而重覆把貓帶上高處往下丟、差點害死牠的殘酷。另外也為了反嗆世人只重視美女、關注外貌好看的生物,佐野硬是選擇長很醜的棄貓來養,但卻又在這隻生命力過於凶狠強悍的醜貓上看見另一個自己,感到鬱悶而後來還是將牠送走,可說都是些「冒天下之大不諱」的行為。但這才是現實中的人格,不可能每個人都是滿懷善心地對待寵物,肯定有人是基於較為負面的理由,也對寵物不好、甚至視為發洩不遂的出氣筒。如此直白、不作修飾、誠實地檢視與檢討自己和這個世界,緩緩地告訴讀者那些赤裸裸的現實,這就是佐野洋子的風格,那些粉飾太平的美好,在她看來很可能都是些無謂的矯情、假掰、虛偽。書中她多次淡淡諷刺自己長得不好看、長得醜,也不免讓讀者跟著感嘆起來這些「現實」。

 

P.204 我認為擁有豐富的想像力,只能從面對許多不合理的事,平凡地過著不太令人欽羨的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累積。

我頑固地堅信,無論現實多麼令人厭惡,唯有直面現實才能產生想像力。

 

P.211 我從妹妹悲傷卻滑稽的吹牛中,學到了創作的原點。

不是遠離襲擊自己的現實與悲傷,而是以展開羅曼史,創造出虛構的世界來克服現實──即使那像是令人瞧不起的少女小說。對妹妹而言,那個謊言一定意味著繼續活下去。

我的工作是創作謊言。

我想和十二歲的妹妹一樣創作謊言。

 

佐野洋子可說是另一種早慧的天才,歷經戰亂的顛沛、早早看到現實的不如意,失婚後必須獨力撫養小孩的甘苦,導致她不相信世界的友善,所以倚靠豐富的想像力來度過這些無趣的現實。她的想像力便展現在生活、圖畫、散文上。無心機的隨筆文字奔放且獨到,靜靜地觀察周遭的人事物,提出我們意想不到的觀點,每每令人微皺眉頭卻會心一笑。書評家常用「作品中文字的透明感」、「澄澈」這樣的形容詞評論,指的就是她觀看世界的方式,主客觀兼具卻不強勢、溫柔與冷冽兼容,讓我們能夠反而更清楚地看見過往被蒙蔽的真相。畢竟本書還是本內容輕薄的半生記隨筆,之後也勢必要透過另外幾本有名的譯作《無用的日子》、《靜子》裡才能了解這位名畫/作家的更多真實面向。那位因被宣告癌症而剩下兩年生命的她、那位大聲說出自己從來不喜歡神智清醒的母親的她,佐野洋子多采多姿、大膽直言、忠於自我的人生。

 

P.217 我問另一個朋友,作設計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什麼?朋友說:「就是不能把紙弄髒啊。」由於他答得正經八百,我反倒覺得無聊透了。要是他以更抽象、更高深的說法回答我,我或許會開始鞭策自己的笨拙。

就像我小學三年級突然變成另外一個人,這句「不能把紙弄髒」也突然讓我放棄當設計師。

之後我想當個可以不用三角尺畫畫,在廣告裡畫圖的插畫家。

 

arrow
arrow

    喬齊安(He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