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杜格尼《妹妹的墳墓》  

 

 (評分:7.5)

美國亞馬遜驚悚文學分類排行TOP 1Kindle電子書百大暢銷書

《懸疑雜誌》2014年度選書、《圖書館期刊》2014年最佳驚悚文學

南西.珀爾文學獎得主,哈波李文學獎法律小說類決選,國際驚悚作家協會(ITW)年度作家決選

 

原名:Robert DugoniMy Sister's Grave(2014)

 

一句沒有說完的話,一個習以為常的轉身,

卻是難以挽回的生離死別……

  

我的妹妹失蹤了很多年,屍體從未被尋獲,

當時的罪證與目擊者供詞都指向她被謀殺致死,

嫌犯獲判無期徒刑定讞……

我從來不相信這就是真相。

  

「答應我,聽話。」

「好,我答應妳。」她在心臟前畫了個十字發誓。

但從此之後,我再也沒見過她──我的妹妹莎拉。

  

多年前的那一天,

在我轉身留她獨自一人目送我離開後,

莎拉不見了。

  

鎮民傾巢滿山搜索,父母焦灼聲聲質問,

而我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接著,據稱已殺死我妹妹的男人被逮捕定罪,

卻怎麼也不說出屍首的下落,

得不到解答的父親難忍悲痛舉槍自盡,

母親也隨之病發身亡,

刨心的愧疚和絕望逼得我只能逃離。

  

多年來,我沒有一天不想起莎拉,

也時時刻刻做著準備,

等著她出現的那一天到來。

  

終於,一通來電通知莎拉的白骨在家鄉山中的洞穴裡找到了。

我踏上返家的路,展開籌謀已久的翻案上訴,

模糊不清的證據、迴避不談的鎮民……越來越多這樁命案的疑點湧現。

我的妹妹是怎麼死的?

哪怕再一次讓內心傷口鮮血淋漓,

我也會一塊一塊親手挖開,

那個小鎮不肯對我說的祕密。

  

當悲傷席捲,信念崩塌,

失去至愛的痛楚,要如何被撫慰?

 

P.117 「我們找到莎拉了,死者已矣,就讓死亡埋葬死者吧。」

「你以前也這麼跟我說過一次,記得嗎?但我學到一個教訓,羅伊,死亡不會埋葬死者,只有活著的人才能。」

 

以出版人的角度來說,這些年我真的很佩服奇幻基地這間有口碑的名出版社。做的書有一定質感,選書夠大膽不一昧追逐市場流行或者只敢撿別家已經努力經營過的作者來做(是的我有在指名某間www)。敢作嚇死人很可能賠錢的磚塊級鉅著,不但有自己的格調、選書的堅持,更有憑藉本身實力打造讀者陌生的一般翻譯小說成為暢銷書的實績,出版人都知道要做一本暢銷書很不容易,要依照正規的方式做出來更不容易!但這次的重點書《妹妹的墳墓》奇幻基地確實又打了漂亮的一仗,回顧整個2016年也不過出了三本推理懸疑類型的書,包含我有當推薦人的《變態療法》在內。在並自己的「舒適圈」外面打勝仗,當然非常值得出版人們參考與學習。雖然這段時間觀察下來知道《妹妹的墳墓》賣得不錯,但看到2016年的博客來百大統計,才發現這成績是多麼驚人。百大中的推理懸疑類第21名,但這中間夾雜了好幾本九把刀、苓菁,扣除這些雜七雜八和滿滿的東野圭吾,《妹妹的墳墓》也僅排在《列車上的女孩》、《蜘蛛網中的女孩》、丹布朗《地獄》、JK羅琳《邪惡事業》、《閣樓裡的小花》這些本來就超有名的作品之後,甚至還擊敗了吉利安.弗琳的《搞鬼》,可說是書市上難得的「歐美素人」之勝利。(對於台灣讀者不認識又沒有電影加持的新作家,無論得多少獎都只像是素人而已,畢竟引進的翻譯書幾乎都有獎項加持)。再回顧一下奇幻基地過去這類型的作品,無論《變態療法》、《是誰在說謊》、《懸案密碼》系列確實也都做得頗吸引人,宣傳及包裝值得想做暢銷書的出版人多參考學習。(不過現實層面是也確實砸了不少金錢進去就是)

 

那麼,雖然台灣讀者通常也不在乎那些歐美作家誰是誰,但我肯定都會希望好好認識這些創作故事的真正主人翁。現年56歲的美國作家羅伯.杜格尼在2004年出道,至今已出版了13本長篇小說、3本短篇小說集、2本合輯,版權銷售廣及25個國家。自2014年開始有創作力明顯提升的趨勢。他創作早期的代表性作品是「大衛.斯洛恩」系列,風格是約翰.葛里遜、史考特.杜羅的「法律驚悚小說」(殘念這兩位作家的書我都還沒看過),「大衛.斯洛恩」系列共五集,從2006年到2012年間出版,在Goodreads上的評分最低是3.91、最高是4.18,可謂十分平均也很有水準!

 

P.31 崔西一年偵辦的謀殺案,比卡洛威整個警察職涯偵辦的量加起來還要多,但她不能這樣嗆回去。

 

P.180 她和威廉的關係一向很好,因為黑人的身分,威廉能同理崔西在男性主導的警界所感受到的微妙歧視。

 

不過,杜格尼真正最暢銷也是目前代表作的,還是從2014年起發表的「崔西.克羅斯懷特」系列!這系列在短短3年間,已經累積了五部長篇、兩部短篇集(看起來作者是寫這個角色寫得很得心應手?)第一本出版的作品是短篇的《The Academy》(20149月),11月則再推出長篇第一集《妹妹的墳墓》。第四集在2017年的1月底推出、第五集則會在9月出版,速度相當穩定。完全可以預料,奇幻基地肯定是直接簽下了本系列好幾本(或是已經確定整個系列都一起簽了)的版權,會跟「懸案密碼」系列一樣之後持續推出,所以才在第一集《妹妹的墳墓》上極為用力地宣傳與炒作,系列作總要有個好彩頭,後續才可能延續熱度。不然賣不起來就完蛋了。當然這也是推理迷之福,保證還可以看到更多的新故事。

 

P.56 卡洛威坐在辦公桌前,榮升郡警官那年,手下警員送的匾額就掛在頭頂的牆壁上。

規則一:警長永遠都是對的。

規則二:請看規則一。

 

P.88 崔西也聽其他人這麼說過,當年克力斯頓.馬提歐利關閉礦坑後,大部分居民都遷離,但雪松叢林鎮並沒有凋零殆盡,可是莎拉失蹤那天,小鎮也跟著嚥氣了。那天之後,居民不敢再不鎖門,不敢再讓孩子自由地四處遊蕩,無論是步行或腳踏車都不准。那天之後,人們不再讓孩子走路上學,也不讓孩子在沒有大人的陪伴下等公車。那天之後,人們不再友善地招待陌生人,也不再歡迎他們。

 

女主角崔西.克羅斯懷特是西雅圖暴力犯罪科重案組的探員,小組內有好幾位友善也能幹的成員。不過這集中基本上沒有甚麼他們的戲份,因為故事重心位於女主角本身的回憶、場景也發生在故鄉──作者虛構的山中小鎮「雪松叢林鎮」,位於北卡斯卡德國家公園(北瀑布國家公園)一帶。這裡並不是崔西的轄區,故事中要偵辦的事件也是她無法直接接手處理的,但她卻無論如何都非去處理這個困擾她二十年的懸案不可,二十年了,失蹤了那麼久的妹妹莎拉,遺體終於被發現,除了總算能放下心中懸之不去的各種猜測,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尋找出真正的兇手了!作者以有條有理的方式、「現在」與「過去」發生的夾雜敘事,讓讀者很輕易地進入角色內心,原來崔西會選擇從教師中途轉職成為警察,正是心中放不下的漫長愧疚與自責。一起悲劇的改變有多巨大,看看雪松叢林鎮從一個溫情友善的小鎮變得風聲鶴唳、而崔西幸福的家庭也從此失去歡笑,眾人愛戴的醫生父親詹姆斯從此費盡財產與心神,只以找到失蹤的莎拉為人生目標……自責射擊比賽完畢沒一起帶莎拉回家而顧著跟男友班去玩樂的崔西,更在沉重的罪咎感中嘗試以自己的力量找尋答案,就這樣成長為「冷硬派」的俐落幹練女警。

 

P.33 有人知道那個地區即將被開發,於是計畫利用地洞埋屍。兇手知道開發案不會進入興建階段,那是這裡的大新聞。渡假村會對本地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也會讓雪松叢林順利成為度假勝地。開發商呈交土地使用申請書,想要興建一個高爾夫球場和網球渡假村,但過了不久,聯邦能源委員會就核准了在卡斯卡德河上修建三個水力發電水壩的工程。卡斯卡德瀑布是當時最後一座待建的水壩工程。那時是一九九三年十月中旬,水壩一完工,河水後退,湖的面積變大了。淹沒了這個地區,這樣埋屍處就會被水淹過,不會被野生動物破壞。也不會被我們發現。他們提前於今年夏天炸毀卡斯卡德瀑布,所以湖水回復到它自然的大小,政府才剛開發那個區域給獵人和健行者。

 

因應地域特色,就像北歐那種封閉式的冰雪環境一樣,英美的鄉村型推理小說發展行之有年,可以說已經遍地開花,作品俯拾皆是。英國的作品自然以阿嘉莎.克莉絲蒂為主,類似「舒逸推理」的慈祥溫暖風格;美國則因犯罪、驚悚的盛行(英國這一塊應該被哥德小說給分食掉了),誕生出大量《沉默的羔羊》系列這樣的黑色作品。這樣子的場景肯定讓推理小說迷非常熟悉:無法破解的多年懸案、荒涼破敗的鄉村小鎮、每個鄰居看起來都很親切卻又可疑且謊話連連、與周遭一切格格不入,疏離且有些憤世嫉俗的主角……美國地大,生活圈彼此距離遠,在大都市之外的小鎮往往會在居民內建立緊實且排外的密切交情,也自然會成為一種類似日本封閉村落的特殊民情,成為主角辦案的最大阻礙,往往也是這類作品塑造不信任的懸疑氛圍之重要來源。懸案的發生,往往來自於提供情報者的不配合、或者錯誤情報!莎拉案其實有抓到「兇手」,曾經有監禁強暴前科的重犯艾德蒙.豪斯,在調查後好一段時間才出現的「人證」與其他「物證」,讓陪審團定了這個男人罪,即使他始終都矢口否認犯案。而這些有瑕疵的調查、審判過程更讓崔西抱持疑惑,是否鎮民們為了安撫德高望重的父親而聯手舉發這個可能無辜的前科犯,而真兇至今依舊逍遙法外?隨著莎拉的屍體出土,終於有了新的證據,可以重啟調查。

 

P.105 「那個業務員怎麼現在才說?」崔西問。此案的舉報專線早已經撤銷。

「他不知道這件事。他一個月有二十五天都在外面出差,跑太多地方了,都搞不清楚哪天去了哪裡。他說他最近才看到調查此案的新聞報導,勾起了他的回憶,所以打電話報警。」

「他怎麼可能不知道?」崔西問,「所有本地的新聞台和報紙都報導了,我們還貼了很多尋人告示,他沒看到我們在大型看板上公告的一萬美元賞金?」

「他都在外面跑,一直不在家。」卡洛威說。

「七個星期都沒回家?」她轉向父親,「不合理啊,這個人可能只是貪圖賞金。」詹姆斯和幾位鎮民合力祭出一萬美元賞金,給提供有效線索協助破案、逮捕、將罪犯定罪的人。

 

P.111 法院判決都過了一年,崔西依舊覺得大樹後面和灌木叢鬼影幢幢。小時候她和莎拉都叫這些看不到的東西「惡鬼」。那個時候,兩姊妹會一起用想像力創造出妖魔鬼怪,而現在,那些鬼怪真實得嚇人。

 

也正如我前面幾篇書評提及的,這幾年「家庭懸疑」式作品極為風行,但因地域而形成的這類美國「小鎮懸疑」之作可從未間斷過,雖然沒有特別出彩的電影改編作品出現(可能有只是國內關注度不高也沒引進),但相關作品就像日本本格派一樣琳瑯滿目,也不諱言地出現了重疊性過高的問題。《妹妹的墳墓》我認為在這裏面就是本中規中矩、但沒有突出之處的作品,如同我的評分7.5般。以同類型作品來說,珍妮佛.麥瑪洪的兩本作品,尤其同質性極高的《斷掌:奈普頓懸案的真相》是我更為推薦、各方面表現都更優異的小說。畢竟該作恰為2014年的國際驚悚作家協會驚悚小說第一名,而《妹妹的墳墓》則是入隔年的最後決選。評價這類作品主要我從「驚悚程度」與「推理性」來相比,「文學優美感」就放過不提了,畢竟怎麼樣都跟塔娜.法蘭琪的神祕系列有一大段距離。即便本作中還是放了幾句「有感」且與事件有關的名言。(放很多跟小說無關的名言就走調啦!)

 

P.129 「妳現在還參加射擊比賽嗎?」

「不,太多痛苦的回憶了。我最後一次看到莎拉,就是在奧林匹亞一九九三年的冠軍賽。」

「這也是妳不回來的原因?太多痛苦的回憶,但妳現在又把那些回憶都挖出來。」

「不是把它們挖出來,丹,而是希望徹底埋葬它們。」

 

P.230 說實在的,我記得當時整座小鎮給我一種很奇怪的疏離感,鎮民似乎都不想出庭聽審,卻又覺得有義務而不得不參加。我其實經常懷疑這是不是也跟我爸爸有關,他是不是打了電話表態,所以法官和陪審團員都認為既然全鎮都到齊了,表示大家都同情莎拉,並且認為鎮民相當重視這件命案。他似乎想給陪審團一顆定心丸,要他們做判決時不需手軟。我爸爸不贊成死刑,但他要豪斯一輩子待在牢裡,永遠不得假釋。

 

驚悚程度的差異不僅是讀者自己見仁見智,也在於作者是否有費心營造氛圍、花費篇幅與字數去描寫詭異的景象與人物的心態。還有一個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屍體的數量和呈現的模樣,《斷掌:奈普頓懸案的真相》有驚世駭俗的連續斷掌命案、也有主角失蹤尋找已久的親人(母親),還有潛伏於鎮上、隨時重新現身的殺人魔,讓黑影壟罩著建築師女主角……注意,該女主蕾吉依舊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跟《妹妹的墳墓》中的崔西差很大,故事從一開始就灌輸了崔西從裡到外的「女硬漢」形象,還強調她的身手比警校教練還強,行事宛如李查德般衝動又強橫,讀者們會擔心一個冷硬派的系列主角被殺人魔攻擊嗎?不會嘛!!是她把其他人一下就烙倒了吧!她還有好幾本書要演耶!而且作者杜格尼也文字平實得讓我有點驚訝,無論是心境或背景的描述,都很理性、簡潔、直白,固然讓讀者讀得快,也容易理解正在發生些甚麼事情、角色們在想甚麼,卻也沒有甚麼遐想的空間,換句話說也是整本小說的餘韻不夠。一開始讓讀者進入的時空,也是莎拉的失蹤案而不是連續殺人魔的病態犯罪,純粹的失蹤案與區區一具屍體也很難讓人產生恐懼感吧這個時代?主角也沒有遭遇到甚麼真正很可怕的事情,說謊的鎮民們也沒有看起來特別詭異或討人厭,不如說她完全是自己耍笨、做了很多餘的舉動才導致危險甚至害了全部的人,所以實在讓我很難同情她XDDD

 

P.176 你知道我為什麼教化學嗎,羅伊?因為我沒辦法只是接受自然的規律和現象,我一定要知道為什麼。我從小就愛問「為什麼」,連爸媽都受不了我。我都跟學生說,結果不是重點,求證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求證過程夠嚴謹,結果就不會出錯。

 

P.183 利用職權的方便進行私人調查,將遭受記過處分,甚至被停職。

「我從沒利用重案組探員的身分,做不該做的事,如果你是想問這個。我都是利用自己的閒暇時間,不是調查,算是個人嗜好。」

 

再來是推理性,《妹妹的墳墓》主要的謎團、解決過程放在莎拉的失蹤案以及為當年的可能冤罪犯艾德蒙.豪斯脫罪上,因此反而回到杜格尼過往的擅長領域「法庭」上,少年時期喜歡崔西的鄰居丹,現在已成有為有錢的帥律師,藉由他的幫助一起查案,並幫助豪斯辯論。這一塊也是全書中最好看的段落,如何重新從嘴巴閉緊緊的那些證人中想辦法挖出不同的說詞、如何從新的物證中推演出其他的兇手可能性、再加上幾場針鋒相對的法庭攻防戲都滿到位的,可以說充分展現了「法庭驚悚」的特徵。不過!本作也因重點不同,在推理謎團的逆轉上做得不夠出色,約450頁的書只有一起命案顯得有點空、讀來不夠過癮甚至有點不耐煩,而上述則剛好都是《斷掌:奈普頓懸案的真相》的加分之處。畢竟,無論古今,「法庭派」的作品對於推理迷讀者來說就像時刻表詭計一樣屬於比較不感興趣的範疇,並不是密室、暴風雨山莊這些永遠能夠吸引目光的萬靈丹,當然能夠看到更多元的歐美類型小說出現是好事,但論整體表現,《妹妹的墳墓》著實不夠亮眼,觀看Goodreads上的評分3.97,恰好是包含短篇集在內,現在全套崔西系列的作品裡分數最低的!一方面能夠理解,但也鬆了一口氣,代表之後可以閱讀的本系列作只會越來越好看就是囉,哈哈。

 

P.160 「重新上訴的理由?找到判決當時不存在的新證據,以及辯護律師無能。但他們不是提出上訴,而是判決後救濟之動議。假設上訴法院同意了,他們就能要求舉行聽證會。豪斯就能提出證據證明初審的判決並不公平。」

「你是說重新開庭?」

「不算是,比較像是揭示證據的聽證會。但如果你問的是他能否傳喚證人作證,答案是可以。」

 

P.169 「妳怎麼知道我的專線號碼?」崔西問,媒體的電話通常都是經由警局的公共資訊室轉接,但仍然有許多記者想方設法取得辦案人員的專線號碼。

 

比起歐洲與亞洲,美國是一個盛產「連續殺人魔」的國度,也成為美國犯罪驚悚小說源源不絕的參考素材。在上一本書評《在我脖子裡的那顆子彈》裡我才介紹過70年代晚期的「亞特蘭大兒童謀殺案」,本作中以西雅圖警局為主角背景,警界角色皆安插於此,那麼作品中或多或少有80年代極為知名的「綠河殺手」之影就也不太意外了。(綠河位在西雅圖內)在《妹妹的墳墓》最後謝詞裡也可以看到,作者引用了多部綠河殺手相關書籍作為參考書,甚至訪問的對象包含調查了二十年綠河殺手的重案組警官湯姆.傑森,想必是收穫甚豐。衣著整潔、態度和善,受到鄰居親友喜愛的蓋瑞.里奇威竟然是冷血殺害了48名女性,名列美國史上殺人數量最多的連環殺人犯綠河殺手,此人心理素質極為圓滑冷血,導致測謊機制對其毫無效用,直到2001年的DNA鑑識技術發展較為成熟後才順利逮捕他並定罪,這個瘋狂的變態是無數美國女子的惡夢,他的性格與經歷有多少融入於《妹妹的墳墓》的故事養分中,自然也值得對犯罪驚悚小說有興趣的創作者與讀者細細研究一番了。觀看整部作品背後的創作意圖與技法,比起純粹看一個故事本身是還要有更多更多學問的。比較可惜的當然是本作中的犯罪者還是有點遜,正牌的綠河殺手犯罪量太龐大了,一比之下相形失色(口味實在太清淡囉),也期待後續的蘿西作品,會有更為聳動驚人的事件了。

 

P.210 「也許該請FBI聯邦調查局來支援了。」

「那我還寧願跟童子軍合作。」FBI這三個英文字對重案組而言,意味著「名氣大,但腦殘」。

「民眾們想知道,一位宣誓護衛人民的重案組警官,為何要幫艾德蒙.豪斯這種敗類脫罪?」

「他們都是激進份子,憎恨是他們活下去的力量。是不是從現在開始我們做的任何決定,都必須討好這些激進份子?」

「這麼說西雅圖時報、NBC、CBS等新聞台,也都是激進份子囉?」

「我們已經討論過了,他們只想要幾句聳動的說詞,只對收視率感興趣。」

 

除了先前提過的有屍體、懸案、說謊的人們、失落的故鄉這些「小鎮懸疑」的特色,《妹妹的墳墓》還充斥了現代作品常看到的,強悍女性X談情說愛的二重加乘元素在,以前的推理小說中並不需要存在──但現在符合女性讀者需求的娛樂層面。(我這種男性讀者就對這一塊完全沒興趣)整本書厚重的篇幅,其實也有些喘息用的灌水曬恩愛場面,不過既然丹這個律師角色與故事息息相關,倒也沒甚麼好特別挑剔的,只是多少顯得這部作品還是頗迎合大眾、有點媚俗就是了。光想想有帥律師深愛著強悍女主的粉紅色氣場,那種驚悚的感覺馬上又狂掉了嘛!看到後來,我其實都有點難定義作者到底想要如何確立這個系列的屬性了。之後是每集都要看到丹跟崔西放閃嗎?或者每集都要看到丹來個幾場法庭辯論戲??不過,這也或許是第一集中所必須的摸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爾後的發展是如何地精彩與跳脫想像吧!(看到西雅圖警局的同伴設定都滿細膩的,我想之後的警察小說味道應該會增強不少就是了)

 

arrow
arrow

    喬齊安(He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