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布萊伯瑞《毒藥的滋味:11種致命分子與使用它們的凶手》

 

(評分:7.5)

 

原名:《A Taste for Poison: Eleven Deadly Molecules and the Killers Who Used Them》(2022)

 

(本文為方舟文化合作之書評,經OKAPI審核後確定於「博客來偵探社」專欄刊登。很開心順利刊登書評,在此感謝方舟文化的邀稿!也歡迎想要做類型小說/社會議題/歷史等相關書評宣傳的各家出版社朋友來找我合作喲!^0^)

 

★亞馬遜分類榜NO.1、編輯精選最佳非虛構作品

★入圍Goodreads 2022年度最佳非虛構作品

 

瓶子裡人畜無害的化學物質,怎麼會變成屍體裡發現的毒?

毒物如何在分子、細胞和生理層面破壞人體運作?

不幸中毒時,有辦法自救嗎?

融合真實犯罪、現代科學、醫學史和英式幽默,

深入探討最病態、最冷酷、最算計的――毒殺。

 

毒藥在本質上沒有好壞之分,差別只在於使用的意圖

在各種殺人手法之中,只有少數像毒藥那樣令人產生奇特的病態迷戀。與衝動謀殺相比,毒殺涉及事前規畫與冷酷的算計,需要預先籌劃並了解受害者的習慣,也必須考慮如何下毒。有些毒藥只要幾分鐘就能奪人性命,有些則可長期慢性下毒,最終導致受害者死亡。

 

這本書探討了11種毒物的性質,以及它們如何在分子、細胞和生理層面影響人體。每種毒藥都有獨特的致死機制,受害者經歷的各種症狀往往都是線索,有助於找出他們被下了什麼毒。在少數情況下,這些知識有助於給予適當治療,讓受害者能完全康復。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就算知道是什麼毒物也沒有幫助,因為根本沒有解藥。

 

雖然大多數人認為毒物是致命的,但科學家已經使用與毒物完全相同的化學物質來梳理細胞和器官內部的分子和細胞機制,開發能夠治療多種疾病的新藥。例如,透過研究毛地黃植物中的毒物如何影響身體,成功研發出治療充血性心臟衰竭的藥物。現代外科手術時使用的常規藥物,也是透過了解顛茄如何影響人體運作後問世,這種藥物除了能預防術後併發症,還能治療在化學戰中受害的士兵。由此可知,毒藥只是一種化學物質,沒有好壞之分,差異只在於使用的意圖是要保護生命,或是奪走生命。

 

下毒的四種途徑

▲▲鄭重警告:以下資訊僅供教育目的,請勿輕易嘗試!▲▲

1.被吃掉或喝掉,透過腸道進入體內

2.吸入肺部

3.直接透過皮膚吸收

4.透過注射到肌肉或血液中進入體內

 

凶手選擇何種方式讓毒物進入受害者體內,取決於毒物的性質。儘管有毒氣體已被用於殺戮,但這涉及一定的技術難度,並不實用,而且難以針對特定個人。

透過眼睛和嘴巴的皮膚或黏膜吸收可能非常有效:凶手不必與受害者有任何接觸,甚至在中毒當下還能留在附近。光是將毒藥塗抹在受害者即將接觸的物品上,就足以導致死亡。

混合在食物或飲料中,為大多數毒物提供了簡單的途徑,特別適用於固體結晶毒物,因為簡單灑在飯菜上或溶解在飲料中就好了。

有些毒物必須注射到體內才能發揮作用,有時候是因為毒藥是一種蛋白質,如果加入食物攝取,就很容易被腸胃分解。此外,凶手一定要離受害者夠近才能注射毒物。

 

※特別收錄「下毒指南」,挑選你的最佳「毒」物。

 

我的方舟文化《毒藥的滋味:11種致命分子與使用它們的凶手》書評OKAPI刊登紀錄!

 

標題:為何下毒手法屢屢出現在文學與歷史中?──讀《毒藥的滋味:11種致命分子與使用它們的凶手》

作者:喬齊安(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百萬書評部落客,日韓劇、電影與足球專欄作家。本業為製作超過百本本土推理、奇幻、愛情等類型小說的出版業編輯,成功售出相關電影、電視劇、遊戲之IP版權。並擔任KadoKado百萬小說創作大賞、島田莊司獎、林佛兒獎、完美犯罪讀這本等文學評審,興趣是文化內涵、社會議題的深度觀察。)

 

  「毒藥有一定的吸引力……它不像左輪手槍子彈或鈍器那麼粗糙。」

  ──阿嘉莎.克莉絲蒂《殺手魔術》(1952)

 

  「poison」(毒藥、毒物)這個單字自1200年起出現在英語中。但事實上人類存在多久,毒藥的歷史就有多長,毒殺可說是一門與人類史一樣古老的黑暗藝術。西元前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被處決時就是飲下毒堇汁,爾後的羅馬帝國、中國皇室、天主教教會…..下毒暗算更是陰謀者用來爭權奪利的最佳路徑。金庸武俠小說中的用毒高手「西毒」歐陽鋒、星宿派丁春秋自成一派;而現代的犯罪推理小說、動漫、劇集愛好者同樣不會對毒藥感到陌生,「有杏仁味,是氰化物!」幾乎已成推理迷的常識。

 

  毒藥對意圖殺人者來說一向有致命的吸引力,筆者認為有幾個因素:一主要是可以避免自己的嫌疑,十八世紀以前很多毒物引發的症狀與流行病相似,當時的科學技術無法檢驗出來,得以逃過法網;二是下毒類似是以間接的方式下手,可以避免用凶器殺人後帶來的生理、心理不適感以及可能被反撲的危險;三是下毒簡直是「老少咸宜」,就算是體力不足的老人或小孩都可以取來除去厭惡對象。試想在某人的茶杯裡灑進一些白粉,顯然是比起明刀動槍地攻向對方還要輕鬆得多。

 

  即使是我們這些平凡的旁觀者,似乎也難逃被毒藥的吸引力所擄獲,著迷於千奇百怪的犯罪小說與真實毒殺,那麼擁有專業學問的職人或許便更樂意將自己所學成書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了。英國化學家凱瑟琳.哈卡普推出的《A代表砒霜:阿嘉莎‧克莉絲蒂的致命配藥室》(2015)收錄14本謀殺天后的暢銷小說中的14種殺手毒藥進行分析與解說,甚至精心製作了克莉絲蒂生涯著作的殺人事件死因統計表,來具體陳列毒藥在克姐創作中佔據的高密度,本作無論在推理小說界還是醫學界都獲得完美的評價,無疑是「克粉」的必收神作。

 

  而另一本由醫學生化博士尼爾.布萊伯瑞發表的《毒藥的滋味:11種致命分子與使用它們的凶手》亦不遑多讓,出版後勇奪亞馬遜書店分類暢銷榜冠軍、編輯精選最佳非虛構作品,以及入圍了Goodreads 2022年度的最佳非虛構作品,廣受讀者喜愛。這兩本書結構上接近,同樣對那些知名毒藥介紹了誕生的由來、構成的成分、以及怎麼對人體產生危害的機制分析,還有相關的歷史毒殺事件。主要差異在《A代表砒霜》以介紹克莉絲蒂小說中的虛構命案為主,而《毒藥的滋味》全盤講述的是真實發生的大小犯罪,其中收錄了一些過去在華文世界中資訊極少的事件,對真實犯罪迷如筆者來說也堪稱至寶。

 

  根據現實中的刑事案件統計,最常被使用的前三大毒物,分別是砷(砒霜)、氰化物和番木鱉鹼,這三種毒藥也都被列入在《毒藥的滋味》與《A代表砒霜》中以獨立篇幅來介紹。布萊伯瑞說明,砷在十九世紀的中毒事件中足足佔了三分之一,部分原因是它很容易獲得,由砷製成的綠色壁紙在歐洲曾經受到歡迎、也是常用的滅鼠驅蟲藥;重點是砷沒有明顯的味道,不容易被食用者察覺,造成的症狀又和霍亂、流感、食物中毒很接近,若是長期地以低劑量摻在食物中,很有機會達成完美犯罪,許多細心用砷慢性下毒的人就來自配偶或護理師。

 

  氰化物除了以那淡淡的苦杏仁味聞名,被兇手喜愛的原因在於效力很強,只需1/500一湯匙的份量就能殺死一個成年人,可謂真正的「殺人一瞬間」,是戰爭時期間諜最愛使用的暗殺武器。克莉絲蒂將她的一本小說命名為《閃閃發光的氰化物》(Sparkling Cyanide,中文版譯名為《魂縈舊恨》),證明了其惡名之昭彰。氰化物也在歷史上最殘暴的惡行中扮演關鍵角色,奧斯威辛等納粹集中營就是使用氰化物製造的毒氣來處決無辜的囚犯。至今在意外中接觸到氰化物的人95%會死亡,如果不幸中了這種毒,即刻提供解毒劑是唯一的救命之道。

 

  至於筆者在本文中想要深入探討的毒藥,就是現代人較為陌生的番木鱉鹼(strychnine),這是一種從馬錢子種子提煉出來的生物鹼。它可能是最惡毒的一種毒藥,也是在推理小說的黃金時代中最不可或缺的謀殺凶器,或多或少讓推理迷們最感到「情有獨鍾」。《毒藥的滋味》中整理出與番木鱉鹼有關的流行文化作品盡舉足輕重,科幻小說之父H.G.威爾斯的《隱形人》(1897)有著主角服用番木鱉鹼作為興奮劑的描述,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長篇小說《四簽名》(1890)、阿嘉莎.克莉絲蒂的偵探小說出道作《史岱爾莊謀殺案》(1920),皆召喚了番木鱉鹼的登場。

 

  二十世紀後希區考克的《驚魂記》(1960)中安排了殺人魔用番木鱉鹼毒死了母親,恐怖小說之王史蒂芬.金則在贏得愛倫坡獎的《賓士先生》(2014)裡也使用了這種毒藥。中國宮廷裡最厲害的三大毒藥中的「牽機藥」就是番木鱉鹼,因南唐後主李煜被宋太宗趙光義以此藥賜死而聞名。

 

  番木鱉鹼有著明顯的苦味,毒性也略遜於氰化物,追求完美犯罪的話實用度沒有那麼高,為什麼在推理小說史卻有無與倫比的存在感呢?原因在於中毒後的反應有最強烈的戲劇效果。無論是透過注射、吸入或食用,幾分鐘內番木鱉鹼就會讓人體肌肉開始抽搐、緊繃,尤其下顎和臉部的痙攣,迫使中毒者露出怪異的笑容,被稱為是「譏諷的笑容」(sardonic grin)症狀,畫面可怖。

 

  在毒性發作的三到四個小時裡,受害者會飽受痙攣與抽搐的痛苦,在肌肉嚴重的反覆收縮中,人體會不斷彈起又落下,最終以「角弓反張」姿勢,在過度勞累無法動彈的肌肉喪失呼吸機能後慘烈死去。「角弓反張」是什麼模樣,我們可以透過《史岱爾莊謀殺案》中的命案了解:「最後的抽搐使她從床上彈起來,最終她只有後腦勺和腳後跟著地,身體以一種奇異的方式拱起。」番木鱉鹼至今沒有100%有用的解藥,而這種足以折磨被害者好一段時間的毒害方式,過程的惡毒性令人望之生畏,最符合世人心中對於「中毒」的恐懼感,也難怪讓小說家們「愛不釋手」。《史岱爾莊謀殺案》出版後在銷售數字上不是很亮眼,但正是裡頭對於番木鱉鹼的正確描寫得到了《藥學期刊》給予科學層面的讚賞,令克莉絲蒂引以為傲,奠定她往後邁向毒殺天后的基礎。

 

(因轉載篇幅有限,剩下的一半內容就再麻煩大家進入OKAPI的專欄連結點閱觀賞了,非常感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齊安(Heero) 的頭像
    喬齊安(Heero)

    新聞人Heero的推理、小說、運動、影劇評論部落格

    喬齊安(He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