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這些年固定有購買日文版原書房《本格推理小說Best 10》這本書的習慣,雖然只能看得懂一點點內容,但由於這個榜單的書很對我胃口,也會與另外兩大年度榜單《週刊文春推理小說Best 10》、《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所選的大眾娛樂性作品有比較明顯的區隔,能夠因此多認識一些不被「目前」台灣主流翻譯市場所引進的精采好書(尤其是歐美古典黃金時期)。是推理小說評論者所應該接觸與學習的資訊。
我被去年底這本《2015年本格推理小說Best 10》所收錄的特別企劃「古今東西我最愛的名偵探」票選榜單中意外的結果而大驚喜之時(冠軍是御手洗潔哪!!)也興起了想把名偵探榜單、日本與歐美傑作Best10榜單作品能夠翻譯介紹給更多讀者朋友的想法。過去網路上間斷會有些介紹,但絕大多數只是把作品與作者名字複製貼上,欠缺最重要也最需要心力投資的作品內容介紹。若有懂日文的前輩級專家,以自行翻譯的方式引介、造福廣大讀者與出版界同仁,絕對是很有意義且值得的事情。
拜我新工作在秀威出版比較有私人時間所賜,不但能光明正大地全力投入台灣推理小說的製作、出版、宣傳,也能重新在自己的部落格中寫更多的好文章。但最重要的還是歸功於去年認識了熱情且專業的推理迷熊田薰先生,願意無酬、純興趣地協助翻譯《2015年本格推理小說Best 10》上刊登的作品介紹內文給我。我會另外查一些資料補上說明,兩個人同心協力完成這系列文章。小小期許,能夠藉由這些好書的簡單介紹中,吸引更多的推理讀者注意、認識那些台灣人熟悉的作家名字之外的傑作;也給出版業同仁參考的選書方向,這會是跳脫現在歐美推理出版常見書類型的一個好選擇。當然我們在翻譯與查找資訊上可能多少會出現一些不夠精準之處,也請多多包涵與給予指教。
《2015年本格推理小說Best 10》的系列介紹文會分為四篇陸續刊登完畢,將介紹該年度的日本推理前十名作品、歐美推理前五名作品(因為書上也只有寫前五本的介紹)、以及特典「古今東西我最愛的名偵探」榜單。未來充滿變數,但我會希望我們兩人能夠持續努力下去,每一年都做完這件重要的事,也期待能有更多的發表曝光空間、更多的人參與齊心協力的「推廣」工作。
海外本格推理Beat10第一名.得分250分
逃亡的幻影/逃げる幻
原文書名:The One That Got Away(1945)
作者:Helen McCloy(ヘレン・マクロイ)
出版資訊:創元推理文庫.2014/8/21
作品介紹:
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陸軍上尉丹佛造訪了蘇格蘭高地,從當地的貴族那裡聽說了一件奇聞。一個因為不明原由,時常離家出走的少年喬尼,有一天突然在眾人環視的開闊荒野上消失了。某晚,丹佛偶遇了失蹤的喬尼,他察覺當時的喬尼彷彿是在恐懼著什麼的樣子,之後喬尼又再度消失。兩天後,喬尼的家庭老師被發現陳屍在那片荒野上。
「憑空消失的人」與「密室殺人」是本作最重要的兩大謎團。本作擔任偵探角色的是Helen McCloy筆下系列,擔任美國紐約地方法院顧問的精神科醫師Basil Willing。讀到尾聲之時迎接讀者的將是完全不同層次的感動以及惆悵。
因背景設定在二次大戰結束,在故事中也會描寫戰時戰後的當地歷史風貌,並將其跟故事的謎團及伏筆有所結合,是本作的一大特色。許多讀完本作的日本讀者都認為這是一本非常具有Helen McCloy風格的作品。
喬齊安的補充:美國作家Helen McCloy(1904~1994)是位尚未引進台灣,但已經有多本書在東京創元社出版且評價都很高的黃金時期厲害名作家,她在十四歲就曾在報紙上發表過文章,後來也在法國擔任過通訊社記者。作品不但有得到愛倫坡獎,後來還成為第一位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的女性主席,地位崇高。本作《逃亡的幻影》在本年度的海外本格榜單以壓倒性的總積分勝出奪冠(250分,比起二、三名的150分與145分明顯差距一個檔次),可見得這部不可能犯罪傑作的高水準,簡直看了就讓人流口水。許多大學社團、作家法月綸太郎都把第一名選票投給這部作品。
中國曾經自2009年起出過她的好幾本作品,處女作翻譯為海倫.麥克洛伊的《死亡之舞》(1938)。介紹寫說這是她筆下代表名偵探,推理史上獨樹一幟的「心理偵探」拜佐爾.威靈的首度登場。威靈的名言是「每一個罪犯都會留下心理學的指紋,他沒辦法戴上手套遮住它。」吉林出版了四本威靈系列作、以及一本非系列的《獨行女》(1948)。Basil Willing系列含短篇集在內最後共留下十四部作品,而這本2015冠軍作《逃亡的幻影》是系列第七本。在1945年時其他名家發表的作品有艾勒里.昆恩的《兇手是狐》、卡特.狄克森(卡爾)的《青銅神燈的詛咒》。隔年則誕生了橫溝正史的《本陣殺人事件》!
海外本格推理Beat10第二名.得分150分
服用禁止/ヴィンテージ・ミステリ・シリーズ
原文書名:Not to Be Taken(1937)
作者:Anthony Berkeley(アントニイ バークリー)
出版資訊:原書房.2014/3/31
作品介紹:
故事的敘事者「我」是一名住在英國鄉下的果農。鄰居是一名人望不錯的退休電力工程師。有一天,工程師突然猝逝,原先被判定為自然死亡,但是在抱持懷疑的死者弟弟要求下進行解剖,才發現死者體內檢測出砒霜殘留。因此,死者究竟是自殺還是被毒害,成為警方的新課題。而被懷疑的對象,則是死者那身體病弱的妻子安琪拉。
本作在案情明朗之前配置了大膽巧妙的手法,並且在終章之前才安排了「給讀者的挑戰書」橋段,經過多重解決驗證後得出的最終真相,其意外性也更加驚人。
喬齊安的補充:是的,這位作者就是鼎鼎大名的推理小說界先知安東尼.柏克萊(1893~1971),目前台灣有在遠流謀殺專門店中出版過《毒巧克力命案》(1929)、《裁判有誤》(1937)兩部經典名著,中國則出了他的第一本長篇《萊登庭神秘事件》(1925)。他不但在黃金古典時期站上頂峰,更搶先預測到推理小說將「從數學邁向心理」「不能在重視解謎卻忽略人物塑造」的趨勢,並從中參與了革命,以另一個筆名法蘭西斯.艾爾斯,寫下至今仍在許多經典榜單中排名前十名的《殺意》(Malice Aforethought,1931),這是第一次在推理小說裡以犯罪者心理敘述擔當主角,被朱利安.西蒙斯評為「戰後現實主義犯罪小說的鼻祖!」而法蘭西斯的第二部作品,簡體版有代理的《事實之前》(Before the Fact,1932),則被希區考克改編為經典電影《深閨疑雲》,同樣名留青史。
本作《服用禁止》的發表年代是安東尼.柏克萊創作生涯的晚期(他在1939年宣布小說停筆開始專心於評論研究)。這一年阿嘉莎.克莉絲蒂也發表了名作《尼羅河謀殺案》、約翰.狄克森.卡爾則寫出《燃燒的法庭》。《2015年本格推理小說Best 10》裡提到,這本書發表後的隔年就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不穩定的國際情勢也有在《服用禁止》的氛圍中出現。而這部作品也再度回到安東尼.柏克萊愛用的毒殺技法。作家霞流一與評論家三橋曉等人將第一名選票投給了這本書。
海外本格推理Beat10第三名.得分145分
名科特莊之死/ミンコット荘に死す
原文書名:Dead for a Ducat(1956)
作者:Leo Bruce (レオ・ブルース)
出版資訊:扶桑社.2014/9/27
作品介紹:
歷史老師凱羅拉斯・狄恩在深夜接到父親的友人,名科特莊主人──雷蒂女士的電話。雷蒂女士的女婿達里爾在床上以手槍自殺,雖然警方認定這是一起自殺案,但凱羅拉斯卻注意到現場幾個不合常理的疑點。例如原先無職的達里爾是正為了謀求一份新工作,這樣的人似乎沒有突然自殺的理由。就在凱羅拉斯展開調查之後,莊內竟接連的發生殺人事件……
故事構成主要以莊內人物間的對話組成,旁白的敘述較少。但人物描寫與對話幽默有趣,透過這些互動去顯現該角色的特質。相關的線索都提示的很明確,喜歡邊讀邊記錄線索的讀者應該能正確的推論出結果。在關係人背後隱藏的真相描寫部分處理得相當細緻,在最後集結成驚人的結果,是能夠品味古典英國本格推理氣氛的佳作。
喬齊安的補充:Leo Bruce(1903~1979)也是位黃金時期中後期的推理作家,本名為Rupert Croft-Cooke,英國人。Leo Bruce是他拿來寫推理小說用的專屬筆名。他的推理小說主要分為兩個系列,Beef警長(Sergeant Beef series)和歷史老師凱羅拉斯・狄恩系列(Carolus Deene series)。Leo Bruce的許多作品都已經絕版,目前只有扶桑社推出了兩本歷史老師系列作,第一集《死の扉》(At Death’s Door)與本作《名科特莊之死》。而這個系列作作者寫了多達23本!當時1950年代已是冷硬、犯罪小說當道,前一年雷蒙.錢德勒才以名作《漫長的告別》得到愛倫坡獎肯定。將第一名選票投給《名科特莊之死》的人是2011年日本本格推理大賞評論研究部門得主飯城勇三(名評論家)。
海外本格推理Beat10第四名.得分104分
女郎蜘蛛
原文書名:Black Widow(1952)
作者:Patrick Quentin(パトリック・クェンティン)
出版資訊:創元推理文庫.2014/5/22
作品介紹:
戲劇製作人彼得・德魯斯的妻子艾莉絲為了陪伴病後療養的母親而前往海外。這時彼得在女演員友人舉辦的派對上結識一名立志成為作家的少女納妮。兩人相談甚歡,彼得了解到納妮的生活環境不好後,便提供自己的公寓讓她在白天時可以有舒適的環境練習寫作。數週後,彼得到機場接回歸國的妻子,當兩人踏入家中之後,竟發現納妮吊死在水晶燈上,現場還留有一句引用戲劇莎樂美中的話「愛的秘密勝於死的秘密?」。這下彼得不但被旁人扣上外遇的帽子,還可能是造成少女死去的原因,他只好開始著手調查納妮的過往。
重要的當事人已經死去無法開口,周遭對自己烙上不忠的記號,過去建立起的地位聲望,甚至是家族和朋友關係,如今都將可能毀於一旦。對於擁有家庭的成年男性來說,應該很難有比這更可怕的事情吧。
隨著彼得挖掘的背景逐漸明朗,納妮的真正面目也更加清晰。在搜查的最後,他和讀者都將面臨超越標題意涵的駭人真相。
註:女郎蜘蛛,即為京極夏彥的愛好者應該會很熟悉的「絡新婦」,是會誘惑男人並將其吞食的怪物。
喬齊安的補充:Patrick Quentin這位作者的名字,背後有一段複雜的故事。其實Patrick Quentin, Q. Patrick and Jonathan Stagge這三個筆名,背後是由四個人所使用並分別合作撰寫小說的。這四位住在美國的英國作家是Hugh Callingham Wheeler (1912~1987)、Richard Wilson Webb (1901~1966)、Martha Mott Kelley (1906~2005)、Mary Louise White Aswell (1902~1984),在有些國家他們四人的筆名也被統稱為Quentin Patric,是一段錯綜複雜的關係。Martha Mott Kelley是最初期與Richard Wilson Webb合寫的人,但結婚後就沒有再寫小說。後來Webb找到了新的合寫人Wheeler,這兩人也合作或獨力完成「大部分」作品,是最主力的存在。
業餘偵探Peter Duluth(彼得.德魯斯)是Patrick Quentin的最知名系列,1963年的系列作短篇集《The Ordeal of Mrs. Snow》(斯諾夫人的嚴峻考驗)則得到愛倫坡獎中的特別獎(此獎不定期頒發,不是每屆都有)。這一部《女郎蜘蛛》是系列第八部作品,在亞馬遜上有讀者提到本作是將精神分析引入推理小說的先驅之一,並有濃厚的本格解謎和心理描寫元素。京都大學推理小說研究會與評論家大矢博子第一名的選票投給了它。這樣一部盛行的「惡女系」傑作,確實也是台灣出版市場可以好好考慮的。而1952年其它的發表名作有艾勒里.昆恩的《國王死了》。
海外本格推理Beat10第五名.得分94分
逆向的骸骨/逆さの骨
原文書名:The Moon Tunnel(2005)
作者:Jim Kelly(ジム・ケリー)
出版資訊:創元推理文庫.2014/2/28
作品介紹:
原文題目的The Moon Tunnel,指的是戰俘營中脫逃者挖掘的地下道。在英國東部小鎮的一處戰俘營舊址中發現了一處古代遺跡。當考古學者們進行開挖的時候,發現了一條戰俘營時代挖掘的脫逃通道。在該通道中發現了一具頭部中彈的遺骨,詭異的是,會利用這個通道的人理所當然是想逃出戰俘營,但是這句遺骨似乎是在通過地道前往戰俘營的途中死亡。同時,現場出土的戰時將校用手槍,也成為一起殺人事件的凶器。一具古老遺骨的發現,竟然成為新事件的開端,新聞記者德拉汀對這此展開調查。而現在發生的事件,也許跟戰爭時期的不法犯罪以及盜賊集團有關。
因故事涉及戰時的歷史,以戰俘營為舞台更是不得不提及戰時俘虜等嚴肅議題。作者對此並沒有給出一個絕對的立場,而是準備了多樣性的論點。本作是
新聞記者德拉汀登場的第三部作品,和前面兩本《水時計》、《火焔の鎖》一樣,核心思維都是「過去的罪孽會帶來長遠的影響」。
有趣的是,本系列的一大特色就是德拉汀的妻子羅拉。她在首部作品因車禍意外幾乎要變成植物人狀態,但還是能靠著含住器材利用吸氣吐氣控制電腦,以謀士的角色幫助丈夫解惑。這樣的組合,放眼東西方推理應該都是相當罕見的。
喬齊安的補充:出生於1957年的Jim Kelly是今年度榜單上前五名唯一還在世的作家,英國人。曾經做過新聞記者的工作,在2003年出道,得到英國推理作家協會(CWA)圖書館獎。他的系列主角記者德拉汀前兩部作品《水時計》、《火焔の鎖》都有在該年度的《本格推理小說Best 10》榜單中排名前四名,非常受到日本推理迷的喜愛。Jim Kelly擅長運用歷史事件與現代的犯罪交融,被譽為「彷彿是古典黃金時期的作家來寫現代本格小說!」「英國本格推理的精華!」而《逆さの骨》所發表的2005年,愛倫坡獎頒給了T. Jefferson Parker的《加利福尼亞女孩》,而傑佛瑞.迪佛則出版了林肯萊姆系列的《第十二張牌》,至於當年席捲日本各大書市的,當然就是下半年發行的東野圭吾《嫌疑犯X的獻身》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