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青《最後一班慢車》  

(評分:7.5)

★「日本推理評論家玉田誠、中國知名作家與評論家不系舟、臺灣知名推理作家林斯諺、臺灣推理作家協會喬齊安.絕讚推薦!」

★Google Play Book 台港兩地推理小說銷售TOP1!
《親愛的你》作者 李柏青 成名力作!
★ 尖端出版 「推理無國界」名家對決 第一波強打登場!
《野獸之城》譽田哲也 + 《最後一班慢車》李柏青


「發人省思,看完後不斷思考,車上的人換成是我會怎麼做?」
「才想說翻個兩頁就好,不知不覺一口氣就看完了。」
「很喜歡《最後一班慢車》,寫出這種故事的人真的是天才。」
「好期待改編成電影!」                                ─摘自讀者書評


我記得,我總做同一個惡夢。
我坐這最後一班慢車,在車上沉沉的睡去,再被同樣的惡夢嚇醒。

我曾經過著令人羨慕的幸福生活。身價千萬、有錢有地位、有美滿的家庭,其中最令人感到自豪是我們有一個完美的兒子──小文。

小文從來沒讓我失望,他不僅功課表現良好,連續三年當選學校模範生,參加棒球隊,在全國書法比賽中得獎。他活潑伶俐又溫和禮貌,所有長輩都對他讚譽有加,我喜歡將他帶在身邊,出席各種場合,當別人捏捏小文的臉,說:「好乖、好可愛的小孩?你兒子?」我便感到無比的光榮與驕傲。

但那一天,我卻在最後一班慢車上睡著……事後我常常在想,當時為何會睡著呢?當列車到終站時,車上一個人也沒有,我伸個懶腰,緩緩地起身走出車廂,腦袋忽然像被什麼擊中一樣。

那天起,我就再也沒有見過小文了。

我不斷地貼尋人海報,不斷地詢問往來地旅人,被人當神經病般地嘲弄;我將身上每一分錢捐給大大小小的寺廟,拜託各式各樣的神棍,祈求一絲神蹟降臨。

或許我已知道永遠找不到小文,或許我的奔波、自我墮落只是為了減輕心底的罪惡,而或許那一再出現的惡夢,象徵著永遠走不出的罪惡迴圈,我身陷其中,越是贖罪,越被枷鎖所束縛……

一名身價千萬卻有墮落靈魂的男子,敘述自己如何從市井小民搖身一變為科技大亨,卻又重重的摔下;他徘徊於最後一班慢車上無數次,只爲了尋找失蹤的兒子,沒想到最後的真相教人心寒、驚愕,衝擊性極大。

★特別收錄李柏青加筆創作心路歷程
★推理評論家/百萬部落客喬齊安(Heero)專文解說
★推理迷必收藏的華文推理經典!

 

因為這幾年實在工作太忙碌,無論是廣告公司、電視台或出版社,現在部落格要更新起來比較困難,但我還是會努力更新最新的資訊,希望大家還是會常來逛逛。這些年下來,雖然陸續為不少推理小說寫了導讀或解說,但基於我希望貼在部落格的文章中不只是將該文複製貼上,要加上一些幕後花絮的說明,所以常常MISS掉有推薦的書沒有寫進部落格中...這也只好再請朋友們多注意一下我的臉書與噗浪訊息了。(算算已經有10幾本沒放上來了...囧)

 

我的人生規劃原本就是在愛爾達電視台好好把2014世界盃足球賽做完,然後進入出版社工作,親自去嘗試與接觸書籍的更多面向。很幸運地能夠順利進入尖端出版這樣穩定的大公司、通過試用期。而我原本進入出版社的一個夢想就是「推廣華文推理小說」,身為真心推理迷.臺灣推理作家協會一員,這是我過往一直在做的事,進入出版業則希望身體力行地去製作這樣的小說。也實在很幸運地,能夠與主編呂尚燁先生志同道合,與這位閱書十分廣泛、是極為資深的推理迷學長相談甚歡,也因為公司陸續有規劃地順利簽下幾本日系推理大作(介紹請見此文),所以順水推舟地開啟了「推理無國界」這樣的企劃,希望能夠穩定地同時出版日/歐美/臺雙書,藉由彼此拉抬的方式(書展優惠、文案相互支援、讓出書台灣作家寫導讀等),讓華文推理小說擁有更多的曝光管道,打入更多讀者的眼界中。

 

這系列的第一彈就是12/5同時推出上市的譽田哲也《野獸之城》以及柏青的《最後一班慢車》。柏青才在今年的5月份推出了口碑極佳、銷售成績也穩定的長篇推理處女作《親愛的你》。由於他本身就是有與尖端簽約的作家,2007~2008年連續在第一屆、第二屆的尖端浮文字新人獎得獎(第一屆佳作、第二屆優秀獎),所以兩部得獎作的版權在尖端手上。因此經過考量,主編這邊就還是推出短篇集,集結柏青自選出目前創作生涯最滿意的七部短篇作品。如果由其他出版社出,勢必沒能收錄浮文字得獎作,失去最高水準,因此《最後一班慢車》別具紀念意義與蒐藏價值。必須強調,臺灣進入推理小說出版大爆炸時代後,書出太多、市場太小,彼此相互壓縮,影響最大的就是「短篇集」。這點我也感到不是很理解,但確實無論哪個國家的短篇集作品銷售數字就是比長篇差了許多,所以要出短篇集是有風險的一回事。

 

然而由於臺灣推理創作環境十分不穩定,沒有支撐職業作家的市場,每位作家都是在正職之外時間創作,時間零碎,自然寫起短篇是更為方便的。短篇集絕對是建構起一個作家獨特風格、創作軌跡的最好方式,以及讓一個讀者最快認識到作者才華的捷徑。如果順利,我們也會努力讓華文作家推出長篇作品打出名氣,視狀況再集結短篇集。《最後一班慢車》也是尖端出版華文推理未來走向的一個觀察指標。在這裡我只能說希望愛書人們能夠多多支持了,只有購買是能夠促進市場、讓作家與出版社有工作做的一回事。對於沒有接觸過李柏青作品的讀者來說,本作是絕佳的起點,可以見到好幾篇特色不同的精彩小說。對推理迷來說嘛,就提醒大家要盡快入手。因為尖端出版是絕不會有回頭書流入市場的公司,真的有賣剩放一段時間就會銷毀!要嘛首賣、不然就是網拍找二手。總之是不用等什麼回頭書展的。去查查森博嗣、尖端早期一些日推(佐藤友哉、舞城王太郎)現在有多麼難找就會發現了。這種將來絕對成為「推理界逸品」的書,聰明的推理迷們就別錯過了XD

 

關於《最後一班慢車》的解說以及搜尋到的推薦名家,是我希望為這本作品更增添價值。大家應該也會發現,過往尖端的書籍是幾乎沒有放上推薦人在書上的。我自己就常常是個「推薦人」,也有一定的人脈,這是我進入公司後希望為作品增加一些附加價值的努力。而順利引介進幾本華文推理新作品後,我目前也有計畫為這些作品撰寫導讀或解說。但這就真的要看工作情況了...太忙就得找別人...因為要寫這樣專業的文章得做大量功課。這次的解說,我便費了至少兩個禮拜的時間重讀、查詢相關文獻與參考資料、進行作者訪談與文本比較。我覺得因為自身閱讀範圍有受限(因為柏青提到自己創作風格有研讀過黃春明、吳濁流、蕭麗紅等本土文學,但這些我實在沒有涉獵),所以可能還沒有辦法讓這篇解說達到最高境界。但也盡了在我這個年齡階段所能做到的「竭盡所能」。對於推理文學本身的理解度也沒有問題:(我看完〈空手而歸的賊〉跟柏青說應該是「練習」哪一部福爾摩斯名作時他有吃驚到我竟然能發現XD) 這篇超過3500字,印出來長達七頁的解說也是介紹李柏青的精華了,在《最後一班慢車》的作者自序外,讀完這本書的讀者也勢必能從解說中得到收穫。也感謝催促我趕快貼上來分享的推理迷朋友。建議當然是讀完書再來看解說,但因為柏青並不是以本格謎題為主打的作家,我文章也並不是環繞於謎底來探討書籍,所以好奇的朋友要先看也不至於有太大影響。衷心期盼,未來能有更多愛書人進入華文推理的世界中,會發覺他們是多麼地親切,有很多地方一點都不遜於翻譯文學呀。

 

 

《最後一班慢車》網路書店介紹連結 

收錄七篇作品排列順序為〈最後一班慢車〉、〈赤雲迷情〉、〈聖光中的真相〉、〈十二字批言〉〈紅花樓之謎〉、〈空手而歸的賊〉〈一聲槍響〉。

 

 

解說/喬齊安(Heero)

左手歷史,右手推理,講究公平對決的二刀流小說家

(本文涉及《最後一班慢車》之故事謎底,建議讀完全書後再行閱讀)

 

  自大學開始踏入台灣推理的世界後,李柏青算是我相當晚才正式接觸的一位作家,但對他的作品水準是早有耳聞、慕名已久。與其他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的名家相比,李柏青的最大不同之處便在於其「左手歷史、右手推理」的二刀流文風,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作品是以三國時代末期為背景撰寫的《滅蜀記》(2008),此後也再度發表了《橫走波瀾—劉備傳》(2012),以專寫歷史小說聞名的「李柏」於江湖上赫赫有名,但身為推理小說作家的「李柏青」直至2014年5月才出版了第一本長篇推理小說《親愛的你》,儼然彼此之間有所差距嗎?不,其實他早已擁有豐富的創作與得獎資歷。這一本收錄了七個短篇推理小說的《最後一班慢車》正是集結了李柏青創作生涯至今為止的精華,包含了連續兩屆尖端浮文字新人獎得獎作品、以及曾刊載於台灣《推理雜誌》、中國歲月《推理》雜誌的數篇作品。在前面的作者自序中,已經對這些作品創作由來有過詳盡的介紹。原創年代橫跨2004年至2011年,本作是一睹台灣推理作家李柏青的創作全貌、特徵的最佳管道。

 

  表題作〈最後一班慢車〉是一篇優秀的犯罪小說,曾被台灣推理作家林斯諺讚譽為「台灣短篇犯罪小說中最成熟的一作!」(2008‧《推理》雜誌)另外日本推理評論家玉田誠、中國知名作家兼評論家不系舟,皆曾在自己的部落格中大力稱讚此作「不在乎是否本格,對圈套樂在其中」、「今年所讀到最好的短篇小說!」不僅在推理界全面獲得好評,本作也在國內的台大文學獎中殺入決選,展現出李柏青對於強化小說「文學價值」的努力是受到專業人士肯定的。即便作者本人自謙不是刻意而為,然則這種「有意無意之間」達臻之境,更令人感到佩服。〈最後一班慢車〉的構想來自於湯姆‧克魯斯《關鍵報告》(2002)中的「失蹤的兒子」,在空無他人的火車車廂中,承載著意興闌珊的主角、意氣風發的胖子。茫茫人海中,這兩個連彼此姓名都不知道的陌生人,一生中唯二的兩次相遇,都徹底地改變了對方往後的命運…人生無常,不見得善惡終有報,但往往你在最得意的時刻,下一步可能就將踏入深淵。超脫本格推理的劇情、險惡逼真的人性、成熟筆法與技巧,欲認識李柏青的推理世界,本作確實是最佳入門。

 

  〈赤雲迷情〉的表現令我驚艷,這個詭計相信本格推理迷並不陌生,在經典電影《奪魂鋸》(2004)、小說家克莉絲蒂、東野圭吾等人皆曾使用過,是常見的暴風雨山莊犯罪手法。然而柏青藉由塑造氛圍有成,讓男女主角與突如其來的闖入者那種尷尬又富戲劇性的氣氛瀰漫在故事中,也順利提升了詭計不被提前拆穿的意外性,這是好的小說所具備的素質。至於這種「假死」的戲碼其中最大的破綻,柏青在一開始就巧妙地將提示全數寫入,包含曼莉的職業,以及「桌面鐵皮發出折動的聲音,在暗夜裡格外刺耳」的描述。接下來這樣的公平提示,也會持續地出現在其他作品中。本作比較可惜之處,在於如果加入洛傑的心理狀態,不只讓單一敘事者來說話,能夠營造出更高明的懸疑與猜忌感。

 

  在兩篇獨立作品後,我們接下來進入「疑難雜症事務所」的世界。對於推理作家而言,創造一位名偵探,幾乎就與挑戰密室題材一樣地是件入行必備作業。有趣的是,本土幾位有名的偵探張鈞見、林若平大多是單槍匹馬,罕有典型的偵探與助手搭檔存在。助手的定義需注意該是嚴格的,不能太過聰明到成為兩人偵探組、警察組;也不能存在感太低、對案件沒有影響力。基於這樣的要求,我們看到了小范與胖子這對趣緻又互補的組合,在本書收錄的五個故事中是如何相輔相成、發揮彼此擅長之處,合力解決事件。長期以來的缺憾,終於由李柏青所補上。

 

  作者曾經表示,「每天翻開報紙就會有一大堆光怪陸離的社會新聞,每一則都可以發展成很好的推理故事」,我們在這個系列可以看到他想法的實踐。首作〈聖光中的真相〉引用了自2001年璩美鳳事件後社會開始陸續引發的色情偷拍外流議題。在創造了鮮明偵探助手形象之外,讀者看到最後會發現,柏青的佈局縝密地讓人鼓掌叫好。小范對於委託人手傷由來的「錯誤推理」,其實才是解謎的正確資訊。而畫面模糊的光碟,竟然能夠結合時事「2004年總統大選後抗議事件」,查出事發地點。這部作品一舉達到了台灣推理小說的在地價值、故事內涵、推理主軸,充分顯現作者之能耐,以及同樣身為歷史作家的考據精神活用,是本土有志創作者應該多加參考的佳作。

 

  至於系列第二作〈十二字批言〉走的是另一脈常見的「字謎」遊戲,文字會隨著不同的長相而出現不同的涵義,讓所謂的「文字遊戲」其實在各國的不同類型作品中皆使用過,《名偵探柯南》中的阿笠博士就時常提出這類問題。我國古代文人也常運用文字的拆解玩詩詞、燈謎。將中文字的奧秘轉化成為近十年來大為盛行的日常推理類型,與「疑難雜症事務所」系列出發主旨是「幽默推理」風格來看,對照現在的市面流行作品,也自然地發覺李柏青的先知灼見。同一句話要怎麼出現完全不同的解釋?這篇作品也值得推薦給喜歡猜謎的讀者。開頭一段看似沒有特別意義的「Infinity」獎座,也漂亮地直接道出了謎底。

 

  〈紅花樓之謎〉與〈空手而歸的賊〉這兩篇第一、二屆尖端浮文字新人獎作品,都是福爾摩斯系列小說的「練習題」創作,對推理作家而言是相當有趣的挑戰。台灣目前出版了不少各國的福氏仿作(Pastiche,或稱為贗作),都是使用福爾摩斯與華生來撰寫故事,更極力呈現出原作的樣貌神韻。相較於此,將原作小說的事件搬動到台灣,人物也不相同,只取用核心的謎題與構想來改寫成另一起事件,對作家、讀者本身都極富樂趣。柏青與我相若,都是從黑色封面的注音版本福爾摩斯來進入這套經典的。(他是世一書局,我是大眾書局)在該版本中收錄的〈櫸屋之謎〉(現譯:紅樺莊探案,1890)便是〈紅花樓之謎〉的原型。不同於前述兩作,本作改採以助手胖子為第一人稱視角描述劇情。缺陷則如作者所言,與福氏原著太過接近,讀者很容易判斷出是在仿寫該作。為了彌補這個問題,柏青嘗試在開頭融入另一個新聞事件,將小范的破案理論/法門運用於助手身上來破案,達成了他所期許的名探特質:「小范善於用啟發示推理,將線索點明,由當事人自己想出答案,這樣會讓當事人有種解謎的滿足感,也可以吸引當事人下次再來光顧。」眼尖的讀者們想必也會發現,〈紅花樓之謎〉中幫了小范一個忙的是位住在倫敦貝克街的朋友,細節的致敬不免令人會心一笑,也或許未來有機會出現兩地名偵探跨國協力破案的精彩事件呢。

 

  〈空手而歸的賊〉在模仿的部分明顯有了進步,我在閱讀時藉由消失的物品之共同點推測出是〈六個拿破崙半身像〉案(1900),但確實沒有那樣好猜透。本作繼承福爾摩斯、傑克‧福翠爾〈百萬美元藏哪裡〉(1908)的古典謎題構思,文章在描寫、對話上則參考了金庸《連城訣》(1963)的精神而呈現出傳統武俠與傳奇野史的風味,是篇中西同體的絕妙之作。擅長開鎖的犯罪天才劉步登也是亞森‧羅蘋一脈的重要「怪盜型」角色,將來是否會以名偵探宿敵一類的形象再現,或賦予更多有別主流的作用,也值得繼續觀察。至於柏青希望完成的六篇「福爾摩斯練習題」,目前也有在2014年新近完成的〈烏溜師做壽〉。

 

  〈一聲槍響〉的創作年分是2011年,在比起其他六篇作品年代都晚了三年以上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柏青的改變與進化。謎題是刺激的「不可能犯罪」,最後也成為無法找到證據的完全犯罪。在本格的核心謎題、倒敘推理的新鮮開場之外,作者使用了冷硬派的敘事方式鋪陳設定、動機,與進展故事。最後還留下一個有懸念的開放式結局。小范的人格特質、神秘經歷也有了進一步的厚實刻劃。本作的完成度極高,具備想重讀第二遍的魅力、以及跟著思考起正義手段、黑道價值觀等議題的吸引力。至此,李柏青的寫作實力已然鍛鍊至不同的層級,得以讓他在隨後幾年耕耘的長篇處女作《親愛的你》締造評論全面叫好的成績。

 

  「疑難雜症事務所」這對搭檔有另一個顯著的特色,就是他們至今仍未有名字。小范與胖子都是外號,「卡羅特」也是個綽號。李柏青當時受到冷硬派始祖達許‧漢密特的《大陸偵探社》(1998‧臉譜)影響,因而創造出了沒有名字的帥氣型偵探。至於偵探姓范的原因,則是形象的設想來自於演員范植偉。這也為系列埋下精彩的伏筆,未來揭曉兩人本名的時刻,勢必伴隨全系列的重大爆點。他們不再提起的過去、不願掛齒的名字,就看看作者如何華麗解開神秘面紗。也因篇幅所限,關於這對組合的更多分析,就待下一本作品出版時再談。

 

  閱讀李柏青的作品,詭計謎題不在首選,在他律師正職、歷史經驗的多重身分淬鍊下,小說中樸實無華、卻蘊藏著多重層次的豐富感,正是他最獨到之處。偏好樸實作品如F‧W‧克勞夫茲《桶子》(1920)的作者,曾在訪談中表示期望提升的是作品中的文學性,曾經為了改善此點長達半年不去碰觸翻譯小說,而著力研讀黃春明、吳濁流、蕭麗紅等本土文學創作,侯文詠、張愛玲、吳明益等名作家也對他的影響創作甚大。無須堆砌華而不實的罕見詞藻,在成功吸取前人養分,強化了作品中的文學性與本土化力道後,節奏通順、敘事流暢,往往不知不覺間讓人就把整本書給讀完,這就是柏青苦心鑽研後自成一派並發揚光大的優勢。而他在本作中最讓我讚賞的「公平對決」,將謎底的重要提示全數埋藏在故事開頭的平實敘述中,使推理迷恍然大悟後回去重翻能夠立即得到解釋與滿足,無疑是兼顧了推理小說的精華本質與遊戲性。這位實力已經無庸置疑,只有創作時間是最大之敵的二刀流作家,就讓我們為其打氣,並拭目以待日後的新作吧!

 

作者簡介/喬齊安(Heero)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成員、推理評論家、百萬部落客、電視台特約球評、運動專欄作家。掛名推薦與推薦文散見於各類型出版書籍中。家中藏書破千本,長年經營小說、戲劇、運動評論部落格:http://heero.pixnet.net/blog

 

 

arrow
arrow

    喬齊安(He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