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穹遊戲、崑崙《螢幕判官》

(評分:7.0)

 

──隔著螢幕,各是判官──

你所看見的,難道就是真相嗎?

 

★最強跨界聯手★

人氣台灣獨立遊戲《螢幕判官》 ╳ 鏡文學平台矚目作家「崑崙」

 

【各位觀眾晚安!本週的特別節目要陸續帶大家回顧台灣史上的重大刑案。

首先今天第一件帶大家來看的,是當年震驚全台的王裕明弒父案……】

 

多年前一樁弒父案,成了今日譁眾取寵以博取收視率的談資,

當立委高雲生回首遙遠的彼時記憶,卻翻找出另一個版本的故事……

 

兩名高中生,出身迥異,但同樣活在父親名聲的陰影下──

尋常百姓的齷齪情事,化作王裕明成長過程中洗刷不去的羞辱印記;

政治名門的福澤庇蔭,卻屢屢成為高雲生面向勝利驕陽的遮擋。

 

亟欲擺脫父親陰影的兩人,皆想藉著贏過對方證明自己,

誰料,一場兩敗俱傷的校園選舉,竟埋下苦澀的惡果,

蔓生成日後抱憾萬分的慘劇。

 

一個雨夜,真相傾瀉而出,父子倆卻未得到救贖與和解。

他人生命留下的無奈和荒涼,

是否就只為了讓多年後螢幕內外的一票好事者,有話好說?

 

◆當世間之人皆手握法槌,真相為何是否已不再重要?◆

 

 

繼尖端與酷思特文創合作的《夜光》之後,緊接著再閱讀到了同樣由台灣國產獨立遊戲名作的相關小說版作品,也就是這部今年四月上市即引發轟動與熱烈討論的《螢幕判官》!光穹遊戲(18Light)耗費一年多製作,是一款操作上簡單遊玩、劇情卻極引人深思、且極具台灣歷史意義的奇特傑作。鏡文學由主打的PTT飄版人氣作家崑崙執筆小說版,並同步推出《美術設定集》,充分在這次的跨界合作中相互拉抬聲勢,也成功地將這部值得推薦的台灣自製遊戲推廣得更為深遠。

 

《螢幕判官》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七零年代解嚴後的台灣社會,那時候尚未有網路與手機,電視的老三台就代表主流意見的強勢媒體,而且民智也未開。而光穹遊戲更採用了過去國立編譯館的插圖風格來製作整款遊戲,呈現出魅力獨具的夢幻童話與復古繪本風格。可說是繼2017年風靡全球的戒嚴時期遊戲《返校》後的另一部以台灣史、人文風情來打造的獨立遊戲代表作。而本作的重點在於對那個時期台灣社會的威權體制之強烈諷刺,戮力探討了「輿論殺人」、「權貴欺壓」、「群眾暴力」、「校園霸凌」這些嚴肅議題。遊戲與小說一開始便由「震驚世人」的王裕明殺父案展開,並藉由談話性節目的主持人與各家名嘴們一一用不負責任、譁眾取寵的言論來八卦裕明的成長經歷與問題人格,彷彿這名家庭破碎、犯下弒父重罪、學業成績不佳的十八歲青年是甚麼十惡不赦的奇形異種……然而,當玩家們扮演裕明,從幼稚園開始進入他的人生,才會慢慢發覺背後那些被埋沒於歷史塵埃中的悲劇真相……

 

說來空虛,但至少這次沒有父親介入的空間。但是以後呢?被選定大學、當立委、拚市長,每一步都在父親的策畫之中,高雲生致始至終都是延續家族政治生命的一顆棋。

他拿出獎狀,高高舉起,背光的紙張隱約可見印刷的字體。在失去鋼琴之後,書寫文字成了僅有的能夠依託的興趣。這是高雲生完完全全靠自身實力得來的,與父親無關。

父親捐錢給學校又如何?他的文章就擺在那,隨時供人檢閱,他也不怕。來吧、你們都來質疑吧,文字不會說謊。

高雲生心想:我就是贏了你們。我是贏家。

 

這個故事主要描述王裕明這位台灣史上重大刑案的弒父犯罪者的真實人生,由於遊戲原作是一個沒有寫死的開放式結局,玩家從夢境回到現實後,只知道裕明邊說著「不是我……」邊目視躺在血泊之中的父親,然後便被警察給逮捕了。真相與真兇是甚麼,是製作團隊刻意埋下的討論點,希望玩家們遊戲之外也能夠繼續進行著互動。而事實的真相便在這本小說之中有了解答,包含父親被害的原因、母親在小時候便拋棄裕明的原因……等等,也是這本小說版的最大賣點之一,了卻真相不明的好奇心。另外,藉由大量心理狀況的描述,也得以讓玩家讀者們了解裕明、宿敵高雲生等人物的想法、信念與人生經歷,增加戲份比重的角色如儀隊少女沈光儀、學校玩伴阿強與校刊社社長等人,也讓整個作品增添了血肉,更富有校園成長故事的味道。

 

教官稱讚高雲生文筆的時候,裕明差點當場笑了出來。原來權勢可以輕易蒙蔽很多東西,包括一個人的認知。

真的瞎了吧,不管是表面道貌岸然的教官或是負責評比的師長。

 

台灣社會早期的權貴橫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普世思想比起現在更為誇張得多,導致捐了許多錢給學校的立委之子高雲生在學校頂著資優生的面皮,實則讓人既畏且懼。連具有絕對權力的校長、教官在他面前都是哈腰作揖的,可想而知他的身分比起一般學生是高出不知道多少倍。家庭環境破碎,被母親拋棄也與父親關係不睦,但自小成績也十分優異、桀驁不馴的裕明是唯一敢公然與高雲生對幹的人,憑著一股青春期的熱血牛脾氣,認為自己作文比賽輸給高雲生是學校黑箱作業的結果,而決定好好挫挫這個「靠爸族」的銳氣。同樣地在學校當慣老大的高雲生,也非常看不順眼這個膽敢反抗的「賤民」,在家裡被父親管得死死,人生只能走向政治一途、沒有自己的選擇,累積的不忿也並不是外人所知的。戰勝裕明是他眼前能夠證明自己實力的方式,因此兩人決定在學聯會會長選舉上一較高低,這種學生會長的選舉師長就無法插手,可以堂堂正正地以同學間的票數來決定勝敗。裕明在沈光儀的大力協助下得到儀隊成員的支持,加上許多暗中不滿高雲生的勢力一一投向他,讓這場選舉的天秤意外地漸漸趨向平衡,裕明的勝算持續地提升。

 

社長一直以來都是安分地遵守校規、不隨便惹事,課業成績始終維持水準,同時尊敬師長又對同學有禮,作到所有學生該盡的本分。

可是這樣的一個學生,今天卻被教官拿「拔除社長職位」作威脅。

明明教官及老師們對高雲生的偏袒是真,為什麼不能質疑?就算裕明的文章載怎麼尖銳,也不能以威脅當手段,要學生閉嘴。這等肚量如何為人師表?難道僅僅教導課本的內容就好,做人處事擺一邊,反正考試不會考?

 

「委員我呢, 太晚才得知消息,為了查證花費一些時間,來不及事先告你們的師長,只好在這邊公布了。關於另一個候選人王裕明,他的家世可疑,父親為了與其他女性交好,所以趕走妻子。父親的外遇,當然與孩子無關,但是單親家庭的孩子疏於管教,品性一定有問題。」

 

然而,在這個生而不平等的世界中終究沒有「公平對決」這回事,當裕明與高雲生在大禮堂即將進行政見辯論時,高父親自出手,用卑劣的手段剝奪了裕明競選的資格。現在看起來雖然是荒謬的偏見,卻完全可以理解在當代保守觀念中「家長外遇」、「單親家庭」所受歧視的可能,而動怒的裕明一拳打向高雲生,更是讓自己瀕臨退學,完全失去了在學校的立身之處。灰心喪志的他也開始躲避校刊社社長、沈光儀等友人,大學落榜後進入工作量極大的餐廳上班賺取生活費,照顧他終日喝酒、不事生產的父親。人生,彷彿在畢業後就見不著一絲希望......

 

裕明有恨,不懂為什麼父親犯的錯要他來承擔、甚至被高雲生利用,徹底貶低了人格。好一些人看待他,就像著預備外遇的人,隨時都要出軌。

 

幸好他生來就是不服輸的人,連與自身惰性對抗也想贏。硬著頭皮一頁翻過一頁、一章接續一章,順利喚醒舊有的印象。

 

在對他有情的沈光儀的鼓勵下,裕明努力在被壓榨至盡的工作時間之外,抽出光陰來重拾課本,嘗試重考扭轉人生。然而,之後到底發生甚麼轉變,反倒讓他成為弒父兇手、從此再無翻身餘地呢?小說版給了合情合理的發展與真相,讓玩家們掩卷嘆息之際,也更為《螢幕判官》的主旨--那些電視前不負責任、奚落他人生命的名嘴與觀眾們強化了批判與諷刺的意義。不做查證、不求甚解便為收視率加油添醋胡扯一通的新聞人,以及一昧相信媒體傳播內容、把別人的悲劇當作家常菜配飯的八卦嗜血民眾心態,扭曲了可能的事實,而這樣的悲劇至今仍未止歇。先不說國外的作品,在國內2012年就已經推出了相關題材的電影《BBS鄉民的正義》,這幾年也有天地無限賣出影視版權的名作《第四名被害者》、以及川千丈小說《公審直播》都描寫了這一種現象,在媒體越來越發達的時代,人人都是螢幕前的判官、犯罪者都必須接受公審。也難怪近日爆發的「豆導性侵案」,鈕承澤在投案時公開強調「鈕承澤已死,另一場公審已經在進行」雖然聽起來刺耳又逃避責任,卻無法否認也正是這一種台灣「媒體傳播與鄉民決定正義」的文化之濫觴。裕明就是一個被威權體制給妖魔化的時代犧牲者,對於擁有多種資訊接受管道的現代人來說,確實該注意多看多聽、不輕言判斷是非,以保障可能無辜者的權益。輿論,真的可以殺人。無論是犯罪者或是其家屬,飽受歧視的未來是我們在許多推理小說中所看過的探討命題。

 

裕明突然感受到右掌被玻璃劃傷的疼痛,他哀號起來,又換來幾記警棍的毆打。施行的警察面無表情,彷彿對待草芥、彷彿裕明的死活沒有價值。

 

在尚未查資料去了解《螢幕判官》的歷史背景時,讀小說時我是有感到不少疑惑的:「台灣的學校內體制有這麼不公正嗎?」、「警察有這麼惡劣嗎?」直到後來去查才知道裕明的故事早在剛解嚴的七零年代,也難怪裡面有些劇情描述與我們的認知是不太相似的。但這個狀況也顯示出這本小說的最嚴重問題--欠缺時間與空間的描寫,導致讀者根本搞不清楚相關背景。名嘴們在探討時只有提到「當年的王裕明案」而並未定位正確時間,而故事進展到裕明的故事時,也看不見周遭景物、當代事件描述,與現代讀起來沒有甚麼差別,這實在滿可惜的。實際上遊戲製作裡埋了許多彩蛋,提示玩家們故事在哪個時間點、發生了哪些社會大事,如中壢事件、西門戲院大火等等,為遊戲增添不少歷史意義、社會氛圍。然而小說版只有強調每個角色的心理狀態,缺少這方面應有的鋪陳說明,也讓本身具備的「獨立閱讀價值」減低,成為了玩過遊戲後進一步理解「裡設定」用的附屬周邊商品了。畢竟如果要看「鄉民正義」這個主題,還有上述很多其他的好作品可看、要看兩個出身不同的學生主角在政治上一較高下,也還有台灣推理推廣部版主楓雨的推理小說處女作《伊卡洛斯的罪刑》進行更深入的刻劃與長達十五年的糾葛,單就形象而言裕明與高雲生都滿樣板的、並不突出。《螢幕判官》小說理應將其遊戲中的復古特色發揚光大才是,目前的感覺是沉重感並不足夠的輕小說,只能說這是一個讓我不解的「出版社的選擇」。無論如何,本作的概念仍是一部台灣味、匠心十足,值得投與更多關注與支持的國產好遊戲,是成本有限下能夠用劇本與彩蛋開展出巨大遊玩意義的成功之作。也期待下一部光穹遊戲的作品表現、以及鏡文學的小說成果皆能更上一層樓,推動本土文創產業發展。

(欲購買本書可點此進入網路書店購物車!)

arrow
arrow

    喬齊安(He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