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拓朗《素人也能寫出好文章:從動筆前的「思考準備」到下筆後的「冷靜修改」,誰都能寫好作文、報告、企畫書的32種練習!》

(評分:7.5)

 

原名:《書かずに文章がうまくなるトレーニング》(2015)

 

「一篇文章的好壞,九成取決於最初動筆的階段。」

日本資深編輯、獨立記者山口拓朗

集結18年間超過2300件採訪經驗的智慧結晶

從動筆前的暖身,到下筆後的修訂

為寫作素人量身打造的思考指南

 

★日本亞馬遜書店,平均4.7星(滿分5星)好評,讀者公認最易讀又容易實踐的寫作指南

 

 即便不是作家或文字工作者,相信每個人都有枯坐在桌前,面對空白的Word檔苦苦思索的經驗。不管是Email、廣告文案、臉書po文還是企劃書,「寫不出來……」、「不知該如何開始」、「沒辦法說服人」……永遠都是職場菜鳥、寫作苦手的夢魘。不若坊間一般的寫作書,本書並非寫給「寫得好還要更好」的職業作家或記者,而是寫給「不擅長寫作」的讀者。

 累積18年工作資歷,如今已是資深編輯、記者、撰稿人的作者山口拓朗,也曾在剛成為自由接案工作者時,文章被批評為無趣、不具說服力、沒有觀點……差點失去了身為職業作家的自信心。自此之後,作者便不斷思考何謂「好看的文章」,從自身超過2300件以上的採訪經驗中,發現最重要的不是「寫了再說」,而是在下筆之前的「思考」與「準備」。將「隨便寫寫」的心態轉換成「寫之前先準備」、「思考過後再寫」,就能讓文章變得截然不同!

 

▍在下筆之前,你可以先練習

‧送禮訓練法→就像寫給不同對象的情書,文章也需投讀者所好!

‧說話、書寫訓練法→透過說話與書寫進行資訊的「理解→整理」

‧自問自答訓練法→想寫出怎麼樣的文章,就得提出怎麼樣的問題

 

▍動筆之後,你還可以

‧文章減半訓練法→別讓讀者失去耐性

‧舉例訓練法→用具體實例增加說服力

‧蒐集視角訓練法→讓文章更加立體

 

▍感動別人前,要先坦率面對自己

‧為什麼/喜怒哀樂訓練法→深入挖掘自己的感覺……

‧承認他人訓練法→尊重他人的價值觀,如此就能不怕批評,勇敢寫出自己的心聲

‧分辨邏輯/情感訓練法→均衡分配「理論」與「感覺」

 

▍熱情書寫,冷靜修改

‧從抽象到具體:

A公司委託敝公司經營的網站,點擊數急速上升,聽說顧客數量也有爆炸性的成長。

A公司委託敝公司經營網站半年以來,點擊數從每月平均三千瀏覽頁數竄升到三萬,顧客數量也從平均一天一百人增加到原來的三倍。

 

‧增加資訊,讓文章更具說服力:

有高血壓的人建議採用腹式呼吸法,請務必嘗試看看

有高血壓的人建議採用腹式呼吸法,因為腹式呼吸法具有平穩呼吸,刺激副交感神經運作的作用。

副交感神經運作可使血壓安定,因此可以保護血管,不僅有助於改善高血壓,也有助於預防或治療因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疾病,請務必嘗試看看。

 

‧善用引號傳達臨場感:

您正苦惱於人群恐懼症嗎?推薦您這套《一日三分鐘冥想DVD》

「只要站在一堆人前面,我就腦袋一片空白,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您有人群恐懼症煩惱嗎?推薦您這套《一日三分鐘冥想DVD》

 

除上述訓練法外,本書還針對如何寫出淺顯易懂的文章、有說服力的文章、有深度的文章、能打動人心的文章,提出各式提升「思考力」與「準備力」的練習方法。寫不出文章、提案詞不達意、回信牛頭不對馬嘴……不知該如何動筆嗎?每天花3分鐘跟著作者一起演練如何寫作吧!

 

 

P.7 我很明顯地感受到一件事,就是「不動筆也能練出一手好文章」。在提筆(打開電腦)之前進行的「思考」與「準備」,才是讓我寫作力大幅提升的關鍵。

 

P.21 不知不覺寫成「作者本位」的情況不在少數。那是心中沒有讀者的自我滿足式文章。文章並不是「寫完就結束」了,如果有所謂的「結束」,也是在如願達成「文章目的」,也就是在文章的意義或訊息傳達到讀者內心的那一刻。

企劃書、報告書、提案書、簡報資料、傳單、通訊報、電子報、部落格、臉書、小論文、報告、散文、專欄......無論在寫哪一種文章時,都不能夠忘記讀者的存在。

 

日本資深編輯、獨立記者山口拓朗目前是傳達力【說話/寫作】研究所所長(光看這個人工作室名稱一直聯想到李洛克...),有豐富的採訪與雜誌連載資歷,目前已經出版了11本寫作教學著作,本作原文書《素人也能寫出好文章:從動筆前的「思考準備」到下筆後的「冷靜修改」,誰都能寫好作文、報告、企畫書的32種練習!》出版於2015年七月,也是他引進台灣的第一部作品,在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上有4.5顆星的高度好評。在這四年寫作教學書與寫作課導師十分盛行的創作者風潮中,這部作品有什麼特點與賣點是值得推薦與蒐藏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分析與討論吧。

 

以書評的角度來說這本書真的很難寫,上網大致瞄了一下其他人寫的試讀書評,也果然都幾段話就結束了擠不出其他內容。(李肯特先生則還是一如既往地寫得很棒,有找到自己的觀點去作切入,非常喜歡與佩服他!)但做事一向認真負責的我可不會直接打混摸魚,就從與其他寫作書的比較來切入吧,《素人也能寫出好文章:從動筆前的「思考準備」到下筆後的「冷靜修改」,誰都能寫好作文、報告、企畫書的32種練習!》的最大特點在於「寫文章必須做的準備」以及「基礎習作」,而不是市面上的寫作技法、編劇技法這些內容更深入但也更單一在某項文字類別的書籍。更進一步地說明,本作是罕見的、貼心的,對抱持著讓寫作成為工作的創作者、又或者是單純希望能把文章寫好的一般人而量身打造的「初學者入門工具書」,講了很多開始寫作前所應該注意的事項,以及需要先培養出正確的態度以及良好的習慣。以工作嚴謹的日本人來說,這種把寫作教學整理成「職人工作術」的方法是很專業的,以我自己身為天天都在看稿與思考小說的原創故事編輯/企劃人員,本身也是會寫文章書評的文字工作者角度來看,這本作品確實有推薦給創作者閱讀的價值--不要光想著飛,要先學會怎麼爬行。要做的基本功比想像中還要多很多,好比說首先應該訓練充實自己腦袋中的「庫存知識」,善用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的方式。

 

P.31 藉由資訊的「理解→整理」,「短期整理」的資訊會移動到「長期記憶」。事實上,平常經常與人聊天或寫筆記的人,能夠從記憶當中提取的資訊量應該也比較多才對,因為他們經常透過「說話」或「書寫」進行資訊的「理解→整理」。

如果不說話也不書寫,就無法進行資訊的「理解→整理」了吧。最後資訊就會停留在「短期記憶」裡,隨著時間的過去逐漸被淡忘。

「說話、書寫→輸入→再度說話、書寫→輸入→再度說話、書寫」平常就持續進行這個循環的人,可以從大腦提取的資訊量應該也比較多,「長期記憶」的成形也比較穩固才對。

 

P.32 即使是一年閱讀數百本書的讀書人,或是足跡踏遍世界各地的旅人,如果從不進行任何輸出的話,就無法成為「知識巨人」,因為資訊不會從「短期記憶」移動到「長期記憶」。

 

本作共分為六章,是循序漸進的教學:從最基本的思考邏輯「提高整體寫作力的訓練」到「練出一手淺顯易懂的文章」,接著進入「練出一手有說服力的文章」、「練出一手有深度的文章」、「練出一手引人入勝的文章」等越來越上手與專業的階段,以及最後的總結綱目「你的世界與人生將因文章而改變」。就像作文課程或者電玩遊戲打怪般,在每一個階段都有必須學會的技法與本領,才有可能進一步地「升級」到下一關。有一點我覺得很有趣的是,雖然寫出來很像廢話,但是如何讓自己擺脫不專心的渾噩狀態,進入最合適寫作/工作的狀態才能產出最好的作品,也的確是我們文手需要學會的課題,而且一理通百理明,不是只有寫作,在其他領域這種迅速達到「Zone」的狀態也是同樣能臻至化境的關鍵。

 

P.54 眾所皆知,這是鈴木一朗進入打擊位置時的例行動作。據說這一連串動作的目的,也是為了幫助他提升專注力。例行動作是一種有效提升專注力的手段,在學術上也已獲得證明。這種高度專注,能夠將自己的表現發揮到極致的精神狀態,又稱為「忘我境界(Zone)」,而例行動作就是誘使自己進入「忘我境界」的扳機。這種例行動作的原理完全可以應用在寫作上,如果能夠在專注力處於巔峰的狀態下寫作,自然能夠提升文章的品質。

 

經由一定程度的腦袋充實、精神鍛鍊,開始進入撰寫文章的階段後,作者山口拓朗也花了不少篇幅分享如何寫出有說服力的文章──「邏輯通順」的重要性,舉了不少例,提醒創作者需要注意自己撰稿上的思考邏輯,判斷事情上不能只依照自己的想法來下定論。文章需要被編輯和大眾肯定,除了要先設想好讀者、也就是買單的消費者是誰,也需要設想好怎麼讓讀者喜歡--也就是消費者的喜好是甚麼。不可能有文章/產品讓所有的人都滿意,但文章一定要有自己選擇的一種論點,並站在這個基點上全力取得該方讀者的共鳴。而且文章內不能夠僅流於個人主觀的判斷,例如常見的政黨取向社論文,會一昧偏袒支持政黨的政策。如何在「事實」與「作者的論點」間取得比重平衡,就是文章是否具有說服力以及讓人認同的關鍵。千萬不能為了強調自己的論點而去扭曲事實,唯有越多人都認同的「真相」才是讓更多讀者接受的原因。

 

P.85 優先順序1:是否能做自己想做的工作

優先順序2:薪水

優先順序3:內部氣氛(公司風氣)

如果一間公司完全符合優先順序前三名的標準,那麼那間公司對你來說很有可能是理想的跳槽目標。我再強調一次,最重要的是「先有標準」,沒有標準就不可能做出判斷,假如在沒有標準的狀態下做出判斷,那也是缺乏根據的判斷。換句話說,就是「毫無想法」地決定跳槽目標,結果會與活用標準的跳槽迴然不同。這時最好有個心理準備,缺乏標準的判斷會帶來莫大的風險。

 

P.154 在讀寫文章時,必須明確區分「事實」與「作者的判斷」。

事實:日本將於2020年舉辦東京奧運

作者的判斷:景氣的提升

所謂的事實,就是「誰也無法否定的事」。另一方面,判斷則會因人而千差萬別,那就是通過作者本身的經驗、價值觀或成見所產生的東西。

日本舉辦奧運究竟會不會提升景氣,專家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因此這並不能算是「誰也無法否認的事」。

 

甚至為了加強把文章寫得更明確與易懂的可能性,山口提供了「自行去拆解名詞說明」的訓練方式,想想還真是困難,吃、喝、睡、玩、田地、大海……這些簡而易懂的名詞,要用其他動作、視覺感觸等文字來作描寫,而不能使用該名詞,是很不容易的。但在經過這項訓練後,卻也能夠擁有精準描述每一項事物與動作的能力。包含「目的」與「目標」一樣,山口對這些常人耳熟能詳的「名詞」是花了不少功夫去深思其涵義與可嘗試做的文字練習。

 

P.111 睡:一般情況下,在夜間閉目橫躺的行為,過程中會處於失去意識的狀態。

只要避免使用指涉其本身的那個字,就可以慢慢鍛鍊出拆解事物的肌肉。「拆解力」即等同於「簡單說明的能力」,拆解時的重點是,有時使用像「劃過大地」這種視覺型的表現,有時使用像「咬完之後,經由喉嚨吞進胃裡……」這種有先後順序的表現,同時還要說明得連國中生都能明白。一旦培養出隨心所欲拆解的能力,即可大幅增進說明力。

不必解說得跟字典一模一樣,重要的是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用自己的語言拆解。當然,如果只是要確認的話,使用字典是OK的。

 

P.132 「目的」與「目標」的差異何在呢?「目的」是「渴望成就的事情、行動的方向」,「目標」則是「為了達成目的而設於途中的標的」。假如目的是「度過充實的人生」,即可設定下列目標:身體健康、擁有幸福的家庭生活、努力工作……等。

目的只有一個,目標卻可以想出很多個。目的與目標並非並非完全不同,而是會相互影響。「目的」有可能是別的目的的「目標」。「目的」與「目標」的關係就像俄羅斯娃娃一樣。

假使今天要寫一篇文章,目的是「讓讀者知道盲目相信常識有多恐怖」的話,我們可以設定甚麼樣的目標呢?

目標1:提出「應該對常識抱持更多懷疑」這項主張的根據

目標2:提出「從前的常識」變成「今日的非常識」的實例

 

技法的練習上,山口在「譬喻訓練法」上也花了不少篇幅來說明(好懷念,小學時國文課教寫作文時還真的在教這些名詞XD),譬喻想必任何人都知道是甚麼意思,看得出作者自身喜愛收看綜藝搞笑節目,所以在本作中也好幾次用藝人的搞笑手段來「譬喻」這些寫作教學術。而且「譬喻」更是把文章從難懂轉化為好懂語言的相當重要手法,政治、經濟、電腦工程、物理化學……許多專業領域的深奧學問/論文,往往需要靠譬喻法才能讓一般讀者理解。(好像也有例外的如純文學,很多時候用譬喻法反而更讓人看不懂XDD)總之,循序漸進地先練習如何拆解常見的名詞後,就會很自然地也思考到如何善用譬喻。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P.177 在搞笑的要素當中,包含「譬喻」的情形十分常見。據說有一次,DOWNTOWN的松本人志看見日本樂團無限開關成員常田真太郎的爆炸頭後,對他說:「你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園丁嘛。」想必松本在見到爆炸頭的瞬間,腦海中浮現的是一顆修剪成完美圓形的樹吧,所以才會立刻說:「你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園丁嘛。」如果他當時說的是「你找到了一個很好的髮型師嘛。」肯定不會那麼惹人發笑。像這種就是別出心裁的「譬喻」。運用「譬喻」的能力,在寫作上也是一種很有用的工具。

女人是「新檔覆蓋舊檔」,男人是「另存新檔」。

應該也有人看過這句相當有名的話吧?這句話非常精闢地用電腦存檔的形式,來譬喻男女看待過往戀情的差異。

在採取新作法之前,先捨棄舊作法吧。

讀完這句話後,應該會有人不解地心想「為什麼非得捨棄不可」對吧?為了解答那些人的疑惑,不妨像以下這樣添加譬喻如何?

容器裡的水應該一次倒乾淨。如果容器裡有水的話,不管倒入多少熱水,最後也只會得到溫水而已。

將「作法」譬喻為「水」,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P.184 日本作家井上廈曾說:「寫作的秘訣用一句話來說,不過就是將只有自己能寫的東西,寫成人人都看得懂的文章罷了。」

「譬喻」就是寫出「人人都懂的文章」的方法之一。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或資訊的人比比皆是,但能夠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傳達出來的人卻寥寥無幾。

 

在怎麼寫出吸引人的文章上,山口也不斷站在人性角度思考,讀者的需求、人類的慾望。就像新聞報紙需要的聳動標題一樣,人類的「好奇心」──無論是正面還是反面的取向,都是最好進行攻擊的要害。跟販賣商品一樣,無聊的內文、沒有價值的文章都無法讓人花時間看完,或許無法做到每一篇文章都非常精采與有特點,但經過算計後的「包裝」,仍能產生意料之外的效果。這種算計就是運用句子與情節的設定,製造出一個個「鉤子」,讓讀者「上鉤後」產生想看下去的念頭。人類是感情的動物,能夠打動感情、文章就成功了一大半。只是照本宣科地宣達自己的想法/傳教是不行的,能夠掌握人心、掌握讀者,才是文章能夠被廣泛閱讀的關鍵,而這些手法也是能夠透過寫作訓練來完成的。上述提到的新聞編輯、記者皆經過這方面的訓練。

 

P.202 應該有很多人知道豐田汽車在管理上推行的「五問法」吧?也就是「在發生問題時,連續問五個為什麼,即可釐清事物的因果關係或潛藏在背後的真正原因」。

在挖掘感覺的理由時,這個「為什麼」也相當有效。「為什麼」就像深入挖掘感覺的鏟子一樣,只要懂得靈活運用,就能挖掘出源源不絕的寫作題材。

 

P.210 「魔鬼藏在細節裡。」

這句耳熟能詳的格言意思是「倘若細節有所疏忽,就無法成就整體的美」、「細節的完整度才是決定作品價值的關鍵」。很多藝術家或建築師喜歡引用這句話,而這句格言所傳達的訊息也同樣適用於寫作。富於細節描寫力的文章,具有勾起讀者興趣的力量。

就像把零片拼在一起就能看見整幅畫的拼圖,或是把影片剪輯在一起就能看見整個故事的電影一樣,文章也能夠藉由把細節拼湊在一起,讓話或故事(=訊息)鮮明地浮現出來。

 

P.231 人類是感情的動物,感情不受影響就不會產生興趣;反之,感情若受到影響就很容易產生興趣。換句話說,如果想要寫出OK的開頭,無論如何都必須讓讀者產生「!」或「?」的反應才行。話雖如此,有些人可能還是會想,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讓人產生「!」或「?」的反應,我建議你可以去多了解人類的心理,尤其是人類的「慾望」。

 

由於我自身也是出版幾本書過的共同作者/運動專欄作家與職業的出版社編輯/百萬部落客,從小就愛寫文章也已經靠文字吃飯,對我來說《素人也能寫出好文章:從動筆前的「思考準備」到下筆後的「冷靜修改」,誰都能寫好作文、報告、企畫書的32種練習!》的大部分基礎技法其實比較派不上用場(當然跟寫的文章類型不太一樣也有關),反而是有一種有趣的比較:「喔喔原來要培養起來的這種好習慣我已經有了!」之類的。但也還有一點是我了解卻一向不擅長也比較少作的,就是做文章的二三次修改。先不論部落格書評我不會特別作修改,在提供給其他出版社印在書上的推薦文我也通常在一開始就訂好了架構,對於後續的調整也是比較細節的文字修潤而已。我很同意小說創作者在完成作品後,因為字數眾多、劇情與人設也繁複,還需要數次的修改以及他人的建議才能陸續把BUG除掉,是不可能一次就完美到位的。我很喜歡作者山口所言的「熱情書寫、冷靜修改」,修改著實在創作上是非常重要,很困難無趣卻不可以省略的一環,這個工作做得好不好、透不透徹,也可以說是職業作家與一般人之間決定性的「專業」差距吧!也是我日後寫文章所必須更注意的部分!

 

P.88 我們應該把目標放在「冗長」的另一端,也就是簡潔無贅言的文章。

話雖如此,簡潔的文章並不是想寫就能輕易寫出來的,因為即使有這個意識,人還是會不自覺地添加不必要的內容,因此我要在這裡推薦的方法,就是先把文章全部寫完,再刪除不必要的部分。

我把這種方法命名為「熱情書寫、冷靜修改」。就像把原石削磨為寶石一樣,文章也可以藉由削磨提高品質。

寫作時先一口氣寫完,不要太過在意細節,這就是所謂的「熱情書寫」;寫完後讓發燙的頭腦冷靜一下,再重新修改文章,這就是所謂的「冷靜修改」,而這個「冷靜修改」的動作,也包含「刪除」在內。

 

P.91 身為一個勉強堪稱職業作家的人,如果有人問我:「寫作最重要的是什麼?」我會將「刪除贅言的推敲作業」排入前三名。事實上,我花費在刪除贅言過程的心力幾乎等同於書寫,不,甚至是超越了書寫。

電影、戲劇、記錄片或動畫影片也一樣,通常越是有趣或精彩的東西,投注在編輯上的心力也越多,也就是剪輯得簡潔而不拖泥帶水。由此可見,不是只有冗長的文章不受待見。

 

在第五章的最高技法教學中,有解讀標語、心情表現、承認他人、抽出體驗、斷言訓練、會話訓練…..等豐富的特定主題教學,每一個主題都有示範與練習,可以有效地了解作者想傳達的內容,以及(以這些課程來看,山口本人確實是把文章說得淺顯易懂此點做得很好)。這些學習除了寫作能力,也包含自身價值觀的確認。文章能夠反映一個人的性格與背景,當你懦弱與畏縮,文章也會充滿著閃躲與不確定,無法得到眾人的認可;當你過於強勢與偏激,文章也會過於尖銳和欠缺理智。可以說這些訓練寫作的過程,就像是茶道、花道、劍道,在專心致志的鍛鍊中也把學徒的精神與教養打磨至「職人」的境界,也累積更為圓滑與成熟的做人處事態度。想成為專業寫作者或者是一個功利的目標,但在下苦功訓練的這段付出,肯定是能夠有超乎想像上的精神生活上的回報。這麼一想,是不是覺得訓練起來更有意義了!這也是《素人也能寫出好文章:從動筆前的「思考準備」到下筆後的「冷靜修改」,誰都能寫好作文、報告、企畫書的32種練習!》的一個重要價值--不是八股的作文格式教學書,而是更具意義的寫作人生成長術!

 

P.247 在寫個人的文章時,「過度」的「社交辭令」、「客套話」或「成人的應對進退」恐怕是不必要的,否則很有可能會泯滅作者本身的主體性。讀者想看的是你的「實際感受」,反過來說,若你對於寫出「實際感受」一事有所遲疑,倒不如甚麼也別寫,反而是對自己也對別人好。

 

P.291 日本搞笑藝人宮川大輔因為人氣節目《人志松本絕不冷場談話秀》而聲名大噪,說到他口語表達的特徵,就是有很多擬音語,而且運用得當。

「揪拎~!(踩到狗屎滑一跤的聲音)」、「咕嚕咕嚕蹦!(野豬從山上滾下來的聲音)」、「咕哇!(小學時喜歡的女生放屁的聲音)」、「呸咕~(從二樓跳下來以後,膝蓋撞到下巴的聲音)」……

正因為這些意想不到的描述,觀眾才會如此捧場吧?換句話說,重要的並不是「正確性」,如何傳達出充滿臨場感的氣氛,這才是使用擬音語時的重點。

 

P.302 「學習」在日文當中也有「模仿」之意,當你看到容易理解的文章或你覺得很棒的文章時,就要模仿那些文章的理由;反之,當你看到難以理解的文章或你覺得不好的文章時,就要把那些原因當作反面教材。

好不容易讀完一篇文章,卻毫無想法地看過就算的話,等於是白白放棄一個精進文筆的機會。我再強調一次,世界上所有文章都是你的老師,每一篇文章肯定都有值得學習的優點。

 

擁有文字,進而發展出文化,是人類與其他動物最大區別的優越與強項,在這個文字書寫已逐漸被聲光效果取代的科技時代,書被電影與網路打趴的文創產業,能夠寫出好文章、擁有優美文筆的寫手確實也日漸稀少。然而也不需要過度悲觀,以文字所產出的「故事」仍舊具備不可或缺的需求和影響力,再怎麼特效華麗的大電影,都需要一份文字劇本作為起點才可能誕生。文字不會消失,好的文章與故事也永遠有其存在價值,人類需要故事,也會持續被故事與文字所打動,所以有志寫作、希望寫出好文章的朋友們,一起安心與努力的學習精進自己吧!「書寫」不僅是為了別人,也是深化自己內涵的一種研究行為,好處多多!我也同意山口先生開宗明義點出的:「每個人都有寫作的天分」,是的只要學會文字,寫作就是理所當然可以培養出來的能力,端看每個人希望達到的高度與努力程度的不同。藉由上學、上課這些有效學習的方法變得更為厲害吧,請千萬不要放棄寫作,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周遭隨時都在發生著比故事更加離奇的現實,就拿起筆與鍵盤記錄下來吧!沒有人是一開始就很擅長寫東西的,都是從所謂的「廢文」階段開始成長。現在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我也可以抬頭挺胸地告訴大家,為什麼我喜愛閱讀、喜歡寫作,維持了這麼多年不中斷自己寫點東西的習慣,還能夠靠文字吃飯?因為,寫作與欣賞故事真的是太有趣的一件事了!一起來玩嘛!

 

P.265 人類是感情的動物,理智上能夠理解,情感上卻不受動搖的情況並不在少數。故事和經驗一樣,都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以下三項是我認為「打動讀者感情的故事條件」。

有時間的流動(連續性)

有高低差(起伏)

烘托出重點訊息(研磨力)

滿足三項條件的文章:「我從上個月開始學鋼琴,小時後不管我怎麼拜託媽媽,她都不讓我學,這一回總算讓我實現心願了。」就是一篇很完整的「故事」。即使是一篇不滿五十字的文章,依然足以構成一個故事。沒錯,故事比我們想像中更平易近人。

 

P.271 故事有各式各樣的好處。

1.感情容易動搖(容易產生興趣或好奇)

2.容易感情移入(能夠體驗別人的經驗)

3.容易產生共鳴

4.可以烘托出想要傳達的訊息

5.容易殘留在記憶裡

6.容易向人傳達(容易口耳相傳)

7.成為自己(作者)的語言

8.具有能夠應用在任何文章中的萬能性

況且我們最喜歡故事了,舉凡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童話、電影、戲劇、小說、舞台劇、歌曲、音樂劇、廣告、漫畫、演講、記錄片、繪本、圖畫劇、搞笑短劇、落語、漫才、簡報、俳句……這些全都包含故事的要素。

因為人類就是這麼喜歡故事,所以根本沒有不使用故事的理由。

 

P.309 「書寫」這種行為,就是一種將曖昧模糊的意識化為行體的行為,也是深化自己的思考,促進自我成長的行為。寫作能夠讓人「意識到」自己是誰。透過這種意識的過程,人的視野會變得更寬,思考會變得更深入,看待事物的方式會有所改變,價值觀會汰舊換新,還會注意到以往無法理解的他人的心情,這些全都是人性的成長。隨著每一天的進化,認識自我的旅程永遠不會結束,所以寫作這件事才會如此刺激,刺激到令人上癮的程度。

arrow
arrow

    喬齊安(He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