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艾庭《映初圖書館》

(評分:7.0)

 

✽泊一

「贈與映初圖書館予陳小銳……。」

我打開父親鎖在生鏽信箱裡的遺書,發現父親將名下一座荒廢封存二十幾年的「映初圖書館」指定贈與一位自己完全陌生的女孩,於是我在阿水伯的引導下鑿開圖書館的密室,試圖從父親遺留在裡頭的信件、日記中找出關於女孩的蛛絲馬跡……當我看著一張背面寫著「小銳,泊一,一九八七年。」的兒時舊照片時,才發現好像有些埋藏在深處卻未曾遺忘的記憶在我腦中漸漸甦醒……於是我寄出了一張又一張的邀請函。

  

✽小銳

「將過去,還給擁有它的人。」

最初收到時,看到上面寫著「時空膠囊邀請函」,我以為是廣告手法,可是看到裡頭的舊照片,卻發現小時候的自己竟然在上面,所以我按照邀請函的資訊前往映初圖書館一探究竟,那裡有個人說他叫泊一,說要聘請我當館長,說是他父親的遺願,還說我的Bachan跟他父親是好朋友,可是他說的我全都聽不懂……Bachan已經不在了,瑪爾得也失蹤了,這世上愛我的人都離我而去,胡安,你也是。

  

✽Bachan

「小銳,Bachan走了,妳要好好照顧自己……。」

我給小銳留了遺言,把我這輩子隱瞞她的事情都寫下來,想讓她知道,Bachan最疼愛的是她,最放不下的也是她。我不太清楚那個男孩叫什麼名字?可是我知道他一定是個很不錯的人,才會讓我聰明的乖孫女這樣喜歡,可是我很不忍心,常常看著她為了他累到莫名其妙昏倒,每次看她這樣受罪,我心裡就很難受……所以我為她做了一些安排,也去見了江教授最後一面,把這些年來埋藏在心底的話都告訴他,不想帶著這些祕密一起進棺材。我希望最後跟她說這些,能讓她原諒她的阿姨,我的女兒地心。

  

✽陳地心

「別想了,誰沒有過去。」

那天艾娜對我這麼說,我沒想過會再見到她,就像我沒想過映初圖書館會死而復生,所以我跟方哥把那張邀請函給擱下了。我痛恨過去,因為那造就了現在痛苦不堪的我,可是當我再次見到艾娜,我禁不住想起自己與她初次相遇時,那個對未來充滿憧憬的自己。但我永遠不可能回到那個時候,只要小銳還在,這輩子我只能不斷憎恨別人,也憎恨自己,所以我告訴她,妳不適合和瑪爾得那樣的女孩子交朋友。

  

✽瑪爾得

「妳說,什麼樣的母親會背叛自己的女兒?」

小鋭問我的時候,我說,「很多母親都會背叛自己的孩子的。」沒錯,我的母親艾娜,她背叛了我,我和她的關係因為一個身上流著中國北方血液的男孩小金而決裂。我痛恨她的滿口謊言,看到他們,我就快要不能呼吸,所以我必須逃跑,越遠越好。小銳對不起,我只能先離開妳,我需要找到我的爸爸,還有另一個我。

  

✽小金

「有些人,冒險一次就毀了一輩子,你不是瑪爾得人生該出現的角色……。」

一開始我不太懂艾娜對我說這些話的意思,可是當她激起了我另外一種慾望時,我開始懂了。分開那一天,我用最惡毒的話,狠狠地侮辱貶低瑪爾得,然後看著她崩潰、跪在地上大哭,向我道歉乞求原諒。她是真的愛我嗎?我不知道。在艾娜的公司上班,跟著她四處旅行,開展了我的眼界,我依戀她,不同於瑪爾得,她讓我學會了及時行樂。

  

✽艾娜

「媽咪妳知道,人是很孤單的……。」

和瑪爾得在一起大約有一半的時間,我不得不承認,我討厭自己的孩子。我年輕犯下的錯,唯有自己扛下,也因此一直活在懊悔裡,因為我在那個年代把愛情和人生的自由畫上等號,所以只能是個悲劇人物。幾年下來,我從未原諒自己對父母親的背叛,竭盡心力地與爸重建江山,想以瑪爾得向爸證明,我這輩子或許不是個成功的女兒,但會是個成功的母親。可諷刺的是,瑪爾得說得沒錯,我是個失敗的母親,我背叛了她。

  

✽雪倫媽

「妳不要碰我!」

到頭來,我和琳達一樣,都是用熱臉去貼她的冷屁股。小銳的怒吼,讓我想起她離開公司那天,最後對我說,「謝謝雪倫媽。」然後便走出辦公室,急忙從後門消失了。那一刻我發現,我對她的這份感情,原來在小銳心中,也不過是按下一個刪除鍵就消失了。我一直對初次見面時自己那句「我不相信七年級生說的話」耿耿於懷,或許我欠她一個道歉,才讓她對我有所誤解,即便現在這樣令人心疼的告別時刻,她也還是無法相信我們。

  

✽胡安

「我發誓我死前都不會離開妳的,傻瓜。」

我在小銳去西班牙留學前這樣對她說,我告訴她我會等她回來,可是我真希望她可以不要走,不要浪費我們可以在一起的一分一秒,因為我們最寶貴最無價的,就是時間。小銳對我一無所知,她為什麼和我在一起我也不知道,遇到她我第一次知道,愛一個人,這麼困難。我還沒聽到她說她愛我,也還沒看到她寫的第一個故事,可是我沒時間了。

 

★十年磨一劍,用十年的生命時光寫下直入人心的初試啼聲之作,今夏倍受矚目的新銳無冕作家。

★十個章節,九個角色,獨特的敘事方式,編織出跨越世代的動人故事。

★與同類型的《流》放在一起,擁有絲毫不遜色的故事張力!

★方文山(流行音樂作詞人)親筆推薦!

★吳定謙(演員.導演)、洪芷郁(皇冠文化集團版權室.歐美線組長)、胡金倫(聯經出版公司.總編輯)、馬嵩惟(流行音樂作詞人)、陳綱儀(金石堂網路書店.文學小說PM)、唐墨(作家)、梁正群(演員)、辜炳達(英國筆會2017年PENPresents翻譯獎得主)、鄧九雲(演員.作家)、廖培穎(小說編輯暨閱讀部落客)、顏慧儀(華雲數位有限公司.版權專員)、Mr.V(FB粉絲頁Novel小說.版主)……各界聯合推薦!

★部落客文藝復興、艾莫西、香功堂主、科幻電影希米露等人一致推薦!

  

☆官方網頁☆

aitingwriting.wixsite.com/library

 

映初圖書館建於1910年代,位於溫泉口下,群樹環繞、地勢背山,日據時期為日本文人雅士集散地。1880年代,中國貴族江氏家族獨子江鴻來臺經商、富甲一方,在臺購置大片土地,廣布南北行政精華區地段,於1890年代長居台灣,後遇日治時期滯臺。江展天與日本殖民政府建立良好關係,周旋於御用紳士間,並曾為日本政府撰寫歌頌文。國民政府來臺後欲將這塊位於風水寶地,名為「風雅會所」之處規劃為總統行館,經查辦才見其周邊土地權狀已轉移至江展天一人名下。風雅會所1950年代前由江展天之子江紹強接手管理,將之命名為「映初圖書館」。遽聞江紹強曾因大學時期於校園社團鼓吹前衛思想,參與地下政治活動,在當年保守風氣的臺灣,引發政府關注。

 

大旗在2017年傾力宣傳打造的這部華文創作小說《映初圖書館》找了滿滿的推薦人,甚至有方文山來寫序,也成功地打了一場漂亮仗,即便沒有打進最後的博客來年度排行榜,但也有看到本書好一段時間都有在暢銷榜上出現著。但實際上閱讀起來卻與我事先的預期有不小的落差,不得不說真是有些失望,想了很久才能開始動筆寫下這篇書評。首先原本認為這本書應當是類型小說無誤,但實際上卻是介於純文學與一般文學小說之間的風格,讀起來有點節奏緩慢/無趣。再來,書名打著圖書館,我們愛書人對圖書館本來就有一種夢想中的嚮往,圖書館就是我們的聖地麥加。「映初圖書館」本讓我也期待裡面會有什麼很重要的東西,就算沒有要像《圖書館戰爭》系列那樣轟轟烈烈地當背景大作文章,參考村上春樹《圖書館奇譚》或者謙柯‧韋斯樂《禁忌圖書館》系列裡埋有奇幻走向的重大秘密也可以嘛!結果卻是雷聲大雨點小,秘密幾乎是一開始就揭曉了……(就是上面那一段開場文獻裡)。怎麼沒來個「禁書」之類的設定呢?那樣才有意思嘛!

 

最後一點,是我原本也期待本作如文案上寫的對於白色恐怖、二二八會有一些屬於自己的觀點,或者說映初圖書館在那個時代有什麼不可或缺的意義,又或者這本書會是我想看到的本土時代劇作品,描述三代人家在大時代中的掙扎求存,而映初圖書館是他們共同擁有、傳承下來的寶藏。然而本書有認真描述的歷史背景的部分又實在是少得可憐,或者是用我不喜歡的方式來寫歷史(例如胡安、艾娜,都是用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往事,場景跟時間點都很模糊,這其實沒辦法帶給還不了解的讀者「時代味」),我比較喜愛上面第一段我摘錄的句子那種型態,在時間空間都很清楚的方位下來認識歷史。本書對於台灣史刻劃的部分其實只有擦邊球的程度而已,推薦人唐墨的小說《清藏住持時代推理:當和尚買了髮簪》道地且專業多了。總言之,《映初圖書館》有其特色與好看之處,但我要求的小說故事性與娛樂性皆不足、花了很多篇幅描寫的人物們也不甚討喜或足夠呈現「台灣人」的模樣,實在沒辦法給予好評。我覺得本作用不同的作法來淡化仇恨去描寫白色恐怖當然是很好的,但「那個核心」卻根本沒什麼碰觸到,自然力道薄弱。

 

他們以為映初圖書館是一個夢想的實踐,所以他們有希望。七、八十歲的來到這裡,談的是那卡西,夾雜了許多台式日語;五、六十歲的來到這裡,談的是年輕的反叛與暴動;三、四十歲的來到這裡,感嘆時艱與眾怒時代;二十幾歲的孩子們,想到甚麼就罵甚麼,租借會議室討論時事與同步更新社群網站,我歡迎他們利用網路廣傳,給我打免費的廣告。這些與我毫無關係的人們,他們或感恩地看著我,他們來自父親朋友的孩子,或是孩子的孫子、朋友、鄰居、客戶等等,他們過去的一部分都曾經留在這個圖書館,在父親的萊卡、蔡司鏡頭下,在父親的暗房沖洗室,在父親的黑膠盤中。

 

本作分為十個章節,分別由九個人物來擔綱第一人稱敘事,純文學和日系推理小說(尤以湊佳苗最具代表性),這九人分別為圖書館的繼承者江泊一、知名補習班創立人雪倫媽、美麗少女瑪爾得、女主角陳小銳、因被繼父強暴生下小銳也痛恨她的母親陳地心、改變小銳生命的男友胡安、瑪爾得的男友‧滿清後裔小金、瑪爾得的母親艾娜、唯一疼愛小銳的親人Bachan(奶奶)……江泊一是在美國留學且作出一番大事業的建築師,因父親江紹強去世而回國,遵從遺願照料重建神秘的映初圖書館,但父親的遺命裡有一條是要他聘任一位叫作陳小銳的女孩擔任館長,兩年後等她上手了再把圖書館贈予給她……而遺物裡也有泊一與小銳童年的合照,兩人曾經有過交集。順利與現在的小銳碰上面的泊一,卻覺得對方真是一個看似脆弱卻又強悍的難搞女子,她也不知道自己與江家有何淵源,為什麼要繼承映初圖書館,也對這個工作沒有興趣與信心。泊一花很多時間嘗試說服小銳,在辯論中分享他的理想,也進行了一場「洋墨水」的高收入族群與本土小資單身女的價值觀較勁。泊一也在重建映初的過程中,與父親過去的朋友們相見,了解過去這個地方具備何種意義,而他又能怎樣透過現在自己的建築師專業,將其轉化為「藝文特區」的模式新生,把文化景點生生不息地流傳下去、擴充發散影響力。

 

「圖書館是我父親留下來的一個文化資產。我想誠實地去呈現舊時代留在映初圖書館的東西,另一個想法是帶入新的、全新的、讓人們認識到世界另一端,與建築和美學生活相關的東西。」

「你應該有發現,這個小鎮的人們對這裡以前的風貌很自豪。你說那是美學,也許吧,那是富人對生活態度的一種說法。有財團在做類似的事了,應該也做得不錯吧。把很簡單的東西包裝得很昂貴高尚,成了生活的態度,負擔得起的人也甘之如飴。我不知道你對這裏有多了解,現在是2011年了,像你們照樣的人回到這裡,只會成功不會失敗的,我們其他人……在能做什麼與想做什麼之間,沒有太多選擇……」

「所以妳究竟是認同我做的事還是不認同?」

「我的意思是,這種事情只有你們能做能欣賞,我們不能,我們再努力也不會有人看見,也不會有人喜歡或肯定我們創造出來的東西。換做你們,做什麼都會成功的!」

 

世承三代,九個人物橫跨半世紀,分別代表了三○年代、五○年代、七○年代的世代價值觀(也就是等同作者與我的世代,七年級生)的台灣人,故事特別提及的大事有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與1978年的中美斷交。值得注意的是,我覺得遺漏掉了2000年或者是2016年的總統大選政權轉移。綠色執政對於部分台灣人來說具有重大意義,也是七年級生身體力行改變國家的實際作為,不論政治立場,故事中的角色既然能大談中美斷交與白色恐怖對他們這些年輕人的影響,那相對應現在政局的陳抗糾紛不斷,之中主角的七年級生心聲不太可能與政治作切割的。完全不談是可以理解避免紛爭的考量,卻也又導致了失真的缺憾。就像本作文案上拿來比較的東山彰良《流》吧,故事可是開宗明義地便點明了先總統蔣介石對他們那個時代青年所造成的影響。或許這也是台灣作者的尷尬之處,不像日本人反而能夠毫無忌憚地書寫他國歷史與人文的無奈現狀。

 

那年我們跟著全國第一學府的大哥大姊,一起坐了好幾個小時的火車和公車才到達密室集會,那幾個夜晚的守夜,我們堅信我們可以改變什麼,直到看著黑白電視抱頭痛哭的那一刻。我們的心中,被挖了一個很大的空洞,這比我親生父親拋棄我和媽還強烈幾千倍的悲哀感。我們徹底地被孤立了。

那是中美斷交。

 

他們說我歌唱得不錯,我的夜晚漸漸忙了起來,慢慢地我發現我不是唯一的販賣者,寂寞的有錢女人,買完了全世界,最難買的是渴望,她們不要我們奉承討好,她們要我們攻陷她們的驕傲,讓她們留滿了汗水、淚水,和身體自然的汁液,她們就會越來越美麗,我們是他們垂手可得的毒品。

 

我自身也是做了不少台灣小說出版品的編輯,可以明確發現到,確實不少受純文學教育薰陶出來的女性作者,會大量地運用第一人稱來敘事,並深入內心挖掘、而不那麼注重周遭場景地點、時間背景等資訊傳達,例如紀昭君《無臉之城》、林家榆《恆星的安魂曲》等。而《映初圖書館》這樣的狀況又更顯著,所以整本書讀完後我們若對寶島歷史、地理縱深不夠有認識,就會對胡安、瑪爾得、艾娜的身世與工作仍舊是一頭霧水,也沒有耐心去查資料了。鄉土文學通常「故鄉」的風土人文很重要,但本作因為根本沒有甚麼真實地名的融入,也讓我有點難感受到作者吳小姐對於我們這塊「土地」的感情……至於篇幅只佔20頁的「滿清貴族傳人」小金這個沒什麼存在感角色的設定更是有些不知所云,我只知道作者要刻意安排胡安、小金與年長的女人間的兩段深厚忘年肉體關係、「逆源氏物語」發展,背後的隱喻或是否呼應某種當年的時代意義就無法理解了。而大量的「性」融入故事其中,無論是浪漫的或是肉慾的,也正是另一個傳統文學教育根深蒂固的象徵。寫這麼多到底好不好就見仁見智了。而有些其他讀者提到的讚許點:本作的「Bachan」之章足足放了重複的內容兩次!只因為一個是國語版一個是台語版。看到台語在小說中很新奇嗎?其實一點也不,本土還有很多作品有這樣做,我正好隨手翻了一本台灣推理作家葉桑老師的八○年代作品《愛情實驗室》裡面就也有因應人物所需的台語對話,實在沒什麼稀奇的吧?更別說其他大半重複的內容就這樣印了兩次,這不如愛護樹木省點紙張吧!在同一章內用直接翻譯的方式來排版就可以了說~

 

我們笑了起來,我將她輕輕抱入懷中,小心翼翼地親吻著她,她是全世界我碰過最柔軟脆弱的生物,她不同於其他人,她大於我的音樂、我的吉他、我的乾媽,大於我自己,她純潔的生命因為被拋棄而孤獨,她的文字震動著我麻痺的心臟,我可以感覺到全身的血液因為她,在各個血管內橫行無阻,我會,盡我所能去保護她。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做,愛。我們開始同居,我第一次知道,愛一個人,這麼困難。

 

妳要知道清朝的後裔都是這樣子的。在他們眼中,其他人不過都只是漢民族的混血,金家其他親戚都是這樣子,我媽連我爸家都不踏入一步,說她聽不懂他們的方言,也看不慣他們的繁文縟節,也許這就是滿清精神遺傳下的驕傲吧!

 

在揮撒青春的幾段愛情之外,本作在「親情」的描寫倒是讓我更為有感。江紹強與江泊一的意念傳承、陳地心與小銳的矛盾恩仇、艾娜與瑪爾得從寵溺黏膩到勢如水火、還有「Bachan」與陳地心間的尷尬虧欠。故事對於「母性」與「女人」間的人性拉扯著力刻劃,巧妙的設計這幾個母親都因為不同的原因而主動或被動的背叛、陷女兒入痛苦的境遇,她們因為恨與痛走上形同陌路的道路,在時間流轉以後以愛重新凝聚起親情。雖然小銳與地心可能永遠無法相認,但作者也已為她們埋下了希望的種子。愛與寬恕是《映初圖書館》溫暖但不濫情的主旨,它告訴我們雖然化解誤會很困難,卻總有那麼一天的。人們無法阻擋歷史加註於身上的悲劇,卻能夠在生活中找尋到另一種幸福。被迫生下繼父強暴的女兒的陳地心的人生轉合,或許也正是最好的註解。相對應於無法生育的雪倫媽成為補教界呼風喚雨的「女強人」,地心也以自己的方式與丈夫慢慢把生意做好做大,整本故事顯現了以前台灣女性受盡委屈卻堅忍不拔的強韌動人生命力。

 

近年來我總是碰到同一款員工,好像這群年輕人是同一個加工廠出來的,思考的時間多了,選擇多了,反而使人迷惘,他們這麼多心思,卻這麼不確定。就好像同一班列車的低頭族,下了車又不太記得剛才自己滑過手機的畫面和內容。時間就這麼過去了,這一款人,只是恰巧搭上了那班車,恰巧投履歷到我旗下的某間教育機構,找一個工作,不適任,離開,再搭上下一班列車,繼續迷路。你要我的幫助,卻不信任我的安排,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卻不給我培訓的時間。

我們人都是充滿缺點的,我們以為自己不斷革新,事實上守舊、投機取巧,每一個決定,都是恐懼與孤獨的化身。這是我近年來才領悟到的面相,我們太著急了,不是急著「贏」,而是急著躲避「輸」。我們太焦慮了,不是試著「相信」,而是先「懷疑」。我們慌張地投入與我們相似的人的陣營裡,和人們站在一起,我們的戰鬥力變強了,我們降低失敗的可能。真的如此嗎?

 

《映初圖書館》內也有一些作者對於台灣人的現象觀察,有點類似政論般的紀錄評析,也滿中肯地用飽歷世事的口吻分享出來給讀者思考,歸根究柢本作的重點在「人」,對於人性的刻劃不可或缺。而這種台灣人從三○到七○年代的「立體青春」(這是作者吳小姐下的關鍵字,雖然我不是很能夠理解但就直接引用吧),我想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對他們的「集體意識」之書寫。十大建設經濟起飛年代的意氣風發、到這一代「草莓族」的焦慮與批判,正是需要這類描寫才能讓故事更具本土印記(台灣味),也讓我們這些目標族群更有認同與親切感。如果這些集體意識的交錯與相互辯論段落能更多就好了,看得出作者對於這一類議題還是有些自己想法的。

 

在映初圖書館,表面上,我們就是一群比較活潑、愛聚在一起談天說笑的年輕人。白天看國家的電影,喊著那似是而非的愛國口號,半夜在地下室計畫救人,映初這個庇護所紀錄了很多歷史。我一直捨不得封館,我在裏頭保留了一間密室。那群兄弟,那群被我送走的人,都為我們留下了一些理想,還有希望,希望我們的國家有一天會公平、光明、磊落、民主、自由。大家可以講自己想說的話,大家可以選擇自己想聽的歌曲,反對自己想反對的,就像現在一樣,我們現在擁有的,是多少人的血淚啊!我想要用這樣的方式一輩子惦記著這些和我不相關的人們,每一年的紀念日,用基金會的帳號,發放慰問金給那些被歷史遺忘的人們,讓他們知道,在某個地方,叫做「映初」,感念他們的犧牲。

 

在戒嚴時期人民的集會、言論是完全被政府所管制,也有許多台灣人因為冤罪而入獄至死。映初圖書館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秘密,卻如江教授所言,曾經帶給有志青年們撫慰的一個「庇護所」,承載了一個時代的記憶,更具備了追逐與夢想「自由」的意義,許多年輕的靈魂在這裡得到救贖。這是一個曾經把所有人的青春凍結、凝聚的地方,也在重建以後重新帶給新一代的男女老少快樂──以文創特區之名。每當我們到圖書館走走,摸摸書、與鄰人閒聊閒聊,都是無可取代的小確幸。本作在最後由江教授的信揭曉真相,為什麼非要泊一找出小銳不可,合情合理也不難猜出的理由。相信這位不幸的女孩小銳,在這個故事結束後展開的新人生,會是相當有意義的。而這一個個代表書中人物與書外讀者的「希望」,也正是吳艾庭藉由故事這顆時空膠囊打開後所要傳達給我們的溫暖。

 

你應該要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過去當作一個故事,攤在陽光下,不是每個人都想打開時空膠囊這種東西。

 

arrow
arrow

    喬齊安(He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