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貝卡.德雷克《是誰帶走她?》  

(評分:7.0)

 

原名:Rebecca Drake《Only Ever You》(2016)

 

她強烈的「愛」,

是這場縝密計畫最大的漏洞……

 

父母版的《控制》!直指我們內心最大的恐懼,讓你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都難以呼吸!

 

英、美Amazon書店讀者★★★★☆一致盛讚!

 

來吧!好好地睡一覺。

記住,妳只能屬於我一個人!

當妳再次醒來,我們就能永遠不分開……

 

寧靜的夏日早晨,一則失蹤兒童的協尋警報,如響鐘般震撼了威克菲爾德路上的高級住宅區!賴希特家的三歲小女兒蘇菲亞從臥房中平空消失,更離奇的是,這已經是她三個月來第二次失蹤了。上次她被找到時,手臂上帶著可疑的針孔痕跡,這次她更徹底消失得彷彿從來不曾存在過一樣。

 

警方全力盤查可疑人物並搜索鄰近地區,但除了賴希特家廚房與陽台上的些微血跡,什麼也沒發現。蘇菲亞的父母大衛與吉兒被要求進行測謊,結果卻顯示他們都有所隱瞞。而與此同時,不脛而走的竊竊私語也開始在這座社區裡蔓延開來──

 

聽說……大衛曾和一名金髮女子發生激烈爭執,這肯定是一場報復計畫!

聽說……兩人的婚姻早就名存實亡,蘇菲亞是大衛在這場婚姻中的絆腳石!

聽說……他們曾經有個小男孩夭折了,很有可能是吉兒殺了蘇菲亞!

聽說……聽說……聽說……

究竟是誰帶走了蘇菲亞?

看起來,所有的人都是清白的,但是誰也脫不了嫌疑……

 

老實說,這兩年來所讀的中文版歐美懸疑小說,無論是哪間出版社代理,除了B.A.芭莉絲《關上門以後》很驚艷外,其他包含有寫書評的、沒寫書評的,幾乎都是感到失望、不如預期的。開始體會到,不只日本推理小說,就連歐美的現代作品都已經進入同類型題材生產過剩、水準卻停滯不前的狀態──當然或許不是這樣,而只是純粹經由「選書」、中譯進來的作品呈現這種風貌而已。我相信是還有很多題材多元、也有深度的小說是剛好沒有讓我們讀到而已。並不是我不喜歡這一類心理驚悚作品、只喜歡本格推理,而是目前這些作品都確實有著各自的缺陷,畢竟就連居於頂點的《控制》,都有那麼一點讀過後覺得「過譽」的感覺不是嗎?只能再次強調,希望出版社選書時,不要光挑時下排行榜上的流行書、或版權公司的推薦書,而能多回去找找「經典書目」,有很多寶啊。可參見這篇文章的簡介。

 

焦慮始終都在,像是一條潛流,埋伏在她跟他們的孩子之間所有的互動底下。這讓大衛感到很沮喪,她知道他無法理解。對他來說,過去發生的事情就已經發生了──不應該讓過去影響到現在。大衛把他所有的感覺都分門別類地收藏起來,對於那些他認為「沒有意義的」感覺,他的做法是記錄下來,然後就放到一邊不去理它,把它當成過去式。然而對吉兒來說,悲傷仍然是進行式,潛伏在她生活的邊緣,伺機而動,隨時都可能會突襲,刺痛她的情感,彷彿是昨天才發生的事。

不過最慘的是他們在經歷過這一切之後所遺留下來的後遺症:恐懼。「妳無法做到滴水不漏,保護她什麼事都不會發生。」

 

皇冠這幾年的歐美推理作品就是以《控制》、《別相信任何人》所帶起的「家庭懸疑」流行書為主力引進,策略是很明確,在這裡也非常感謝皇冠時常舉辦試讀活動,讓我可以看見這個類型的各種題材嘗試。而皇冠編輯在取書名、下文案也是顯得功力十足,目前我還沒讀過的《該死的是妳》、《只有她知道》、《窒息過後》……包含本作《是誰帶走她?》,都極具吸引力,雖然知道有些應該是地雷卻還是很想踩踩看XD 出版社就是需要這樣的編輯力囉,能夠把各種書都包裝成能賣的、好看的模樣,畢竟現在讀者又不買書,最終一本書能不能賣,還是要靠所謂的影視化、以及由一批讀者所累積出來的口碑來決定。把書包裝得看起來有趣,真的只是這份工作的基本要求而已。回看本作的主文案:她強烈的「愛」,是這場縝密計畫最大的漏洞……怎麼看都是在「致敬」賣到翻的《嫌疑犯X的獻身》啊~但跟故事內容的關聯卻是有待商榷……(這犯罪計畫真是不太縝密XD)

 

在先前我所讀過的「家庭懸疑」作品中,印象深刻的「變格」操作模式,是融入法庭派(Legal thriller)特色的湯瑪斯.H.庫克《審判》就像本格推理裡可以有密室殺人、暴風雨山莊等不同經典分類,家庭懸疑這個題材,也在這幾年歐美作家的嘗試下呈現不同的變化。除了基本款的「夫妻對決」,也擴散到「與鄰居的對峙」、「與公公婆婆的對戰」又或者「親子問題」等等。因為我看的日劇不少,近年也很多日劇是走這類家庭倫理探討,好比最推薦的《我的危險妻》就融入了夫妻間與鄰居間的對決;談到婆媳相處的有《婆媳誰怕誰》、《晝顏》;親子關係的變格,最近也有《媽媽,不當妳女兒可以嗎?》、《過度保護的加奈子》等相當有趣的「變態」作品!《是誰帶走她?》走的就是親子間的操作性。但以我個人的喜好來說,最可惜的就是這本書的寫法還是太過中規中矩、太過迎合讀者胃口(尤其是主力愛書人族群──家庭主婦),一切都在可預料的合情合理中,沒有我很重視的「新意」。另外基調也不黑暗,沒有屬於自己的獨特亮點。可惜了中文版封面長得很像超恐怖超嘔心的傑克.凱琛《鄰家女孩》,內容卻是溫溫馨馨的很像現代童話XD

 

自從他們領養了蘇菲亞之後,吉兒就一直害怕會有那麼一天必須面對自己孩子的親生母親。她跟大衛決定採用不公開的領養,就是希望即使不能完全避免,至少也能延後跟孩子親生父母的會面。在這個社群媒體氾濫的時代,幾乎不可能藏起來不讓任何人找到。就在一個月前,大衛還看到一篇文章,講到一對父母如何透過臉書來找到自己親生孩子的故事。她一直覺得這一天終將到來,不過那也會是未來,而不是現在;她也一直認為:當那一天到來的時候,最主要的感覺應該是焦慮,而不是希望。

 

《是誰帶走她?》的主題是「失蹤兒童」,而發表於2016年的這本作品,也用上了知名的「安珀警報」。安珀警報主要用於美國及加拿大,是當確認發生兒童綁架案件時,透過各種媒體向社會大眾傳播的一種警戒告知。使用美國緊急警報系統(EAS)透過商業廣播電台、衛星電台、電視台,以及有線電視向全國發布,並同時會利用電子郵件、電子交通狀況號誌以及無線裝置的簡訊發布。對大眾發布的警報內容通常包含被綁架者的描述、綁架嫌犯的描述,以及對綁匪車輛的描述及車牌號碼。換言之,這是一條針對失蹤兒童救護、呼喚社會一起找出他/她們的系統。本作並未針對這個警報多做著墨,可能是覺得這是很日常的資訊吧。其實我乍看下會覺得「探討這個警報系統是否有漏洞」也是一個能夠研究的方向,只是作者並未這麼作,而是把重點放在「失去女兒的父母親的心情」刻畫上。丹麥犯罪小說《行李箱男孩》也是兒童誘拐主題之作,但與本作完全相反的是,《行李箱男孩》安排了太多條線,貪心地一口氣想要探討太多個社會議題顯得雜亂;《是誰帶走她?》卻是只扣著兩個主角──吉兒與碧雅,更沒有放入什麼議題,或者針對該議題的討論並不深入,而是顯得過於單調,「母愛」這個主題,更實在太過常見了。

 

吉兒從很早就發現,她的工作在大衛的世界裡是難以歸類的一種幻想的工作,是他們認為不需要太費力或是什麼特別訓練就可以做的工作。

「我也一直想要走攝影這一行,」白髮先生說,彷彿有人特別提示他似的,「也許等我退休以後吧。」

她微微一笑。「真巧啊──我在想,等我退休以後想做律師呢。」

那人眨巴著眼睛,笑容僵在那裏。

 

《是誰帶走她?》分別以吉兒、碧雅兩條線來敘事,住在匹茲堡郊區的吉兒過著一面經營攝影工作室、一面照顧任性又愛哭的三歲女兒蘇菲亞的忙碌生活。幸好她有位有錢有才的律師老公大衛,足讓各方面經濟無憂。碧雅則是年過六十的老婦人,故事一開始她四處物色著離吉兒家不遠的租屋,住進後持續觀察著吉兒一家人,甚至偽裝成清潔公司的家政婦,潛入吉兒家進行更深入的調查,其目的昭然若揭。同時間,作者又在兩條主線的中間安插了幾段「日記故事」,日記主角是位年輕的女律師,在進入事務所後迷上一位有婦之夫的帥氣前輩律師,發生婚外情,但被愛沖昏頭的她卻沒有想到男人的山盟海誓只是廉價的騙局,逐漸走向悲劇的發展……也就是說,就連碧雅的「動機」,好像都已經透露給讀者了。會不會太慷慨分享啦喂!?而事件發生後,蘇菲亞被曾擔任過護士,具有藥物知識的碧雅成功下藥誘拐,帶回自己的租處內、把她關進地下室囚禁起來。報警的吉兒夫婦,發動社區老少前來尋找失蹤兒童,卻在碧雅的有心嫁禍設計下,反而成為最大的嫌疑犯……!

 

本書我覺得最具看點,卻也覺得作者並沒有善加發揮(或刻意沒有要多作著墨)的就是「輿論定罪」這個議題。跟《控制》最為相似的,就是主角都有一段在媒體、大量攝影鏡頭前公開呼籲尋找失蹤的親屬的畫面。然而吉兒因為不喜歡這種感覺,在鏡頭前板著臉、沒有涕淚綜橫,就開始被視為是個「冷血的女人」。加上有幼稚園的其他媽媽接受訪問時莫名其妙地也說了她的壞話,而警方搜尋吉兒家內也找不到外人入侵的線索,於是風向、偵辦方向,全部轉向了受害者的這對父母身上。恐怖的是,正當夫妻最需要同心協力的這個時刻,大衛的外遇紀錄也被揭發出來,兩人開始爭執、相互懷疑彼此……因為蘇菲亞是個不聽話的、被寵壞的孩子,被吵得受不了的媽媽,一不小心下手過重把她給打死了,再毀屍滅跡偽裝孩子是被誘拐的……沒有證據顯示吉兒這麼做,但碧雅卻捏造了證據,進一步地嫁禍,意圖對她們進行一場最大最徹底的復仇……

 

「妳是不是殺了妳的女兒?」沒有,不可能,連想都不必想。只不過她知道那種累到連覺都睡不著的滋味,累到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讓那無休無止的哭聲停下來,累到什麼事都不想,就只想多睡幾分鐘;她知道有時候得用力咬著牙,咬到牙齦發痛,才能遏止心裡那股衝動,不至於出手毆打那個頑固的幼兒;她知道大多數的父母從來不曾說出口的秘密──當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才能真的理解虐待兒童是怎麼一回事;當你聽到其他父母傷害自己的孩子時,心裡慶幸著還好不是妳,甚至感激到渾身打顫。

 

在閱讀這段過程時,確實可以感受到人性的荒謬。當公眾欲審判妳有罪時,任何舉動、任何事蹟,都能夠被作為負面的解讀!明明吉兒曾經失去過一個親生兒子,對小孩的親情需求更勝一般母親。大眾也能解讀成她曾經傷害過一個兒子,所以再傷害現在的養女蘇菲亞也是很合邏輯滴。誰說非得在眾目睽睽下表現出合理的悲痛,才能代表她的內心很痛苦呢?膚淺的輿論、新聞製造業將受害者視為加害者,現實的律師事務所更是在大衛成為殺女嫌疑犯之一後,就將他過往日夜加班、即將成為合夥人的優秀成績一筆抹消、打入冷宮、甚至開除處理。其現實的「次元切割」嘴臉令人震驚。就這些面相來看,作家里德.費羅.柯曼評論《是誰帶走她?》是個父母版的《控制》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算是個神來一筆的描述。但如我先前所說的,可惜欲陷害吉兒的犯罪者手段並不夠高明,比起黑暗的神奇艾咪有所差距,所以其實也沒辦法真的很讓我幫吉兒他們感到虐心或擔心,她們還沒有慘得夠徹底,作者很手下留情了。就連蘇菲亞也並不算在被綁架後受到甚麼虐待,反而覺得這個之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蘿莉真的很吵鬧XD 而且作者蕾貝卡.德雷克明明就當過記者,卻沒在這個輿論議題上多用自己的觀點與經驗來探討或平反,真的是滿遺憾的,可以參考參考本土推理名家天地無限的超級傑作《第四名被害者》

 

而因為作者也費了不少篇幅描寫碧雅,在大致能理解她的犯罪動機下,其實我們也很難去苛責這位可憐的老婦,無法安享天年,反而要拖著病體去籌備這一連串的復仇誘拐計畫……而且她也沒有真正去傷害蘇菲亞。真要說起來蕾貝卡.德雷克的意圖或許是藉由兩位行為不同/代表善惡的母親之行動,去強調母愛的可敬、可畏與動人吧!母親們為了心肝寶貝,可以如同聖母瑪利亞般溫柔聖潔、也可以宛如惡鬼般地殘酷戰鬥。作者自己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因此故事中滿溢的這種情緒、母親的複雜心境,是可以讓讀者浸淫到的。(突然想到湊佳苗也常來這招……)也就是說《是誰帶走她?》的懸疑核心不在於「WHO」也不在於「WHY」或「HOW」,反而是背後那些難以言喻的「LOVE」。既然沒有遵循著懸疑推理小說的規範,那麼出來的成果讓推理迷不夠滿意也就不意外了。也幸好,作者放了一整本的紅緋魚(誘餌)還是有在最後玩了個逆轉,也安排得合情合理。幕後元兇與吉兒的死亡追逐遊戲,也總算幫《是誰帶走她?》留下了值得喝采的恐懼感與破案高潮。只是整體來說仍是瑜不掩瑕,碧雅的嫁禍手段真是顯得滿粗糙的(放把血刀警察就會信囉……?CSI要怒了,這些手法根本在提醒美國人要做好居家保全,不要讓家裡看起來跟公園一樣好侵入)另外作者也有一些未交代清楚之處,如「法蘭克」的被殺動機為何?與其一直強調愛愛愛(就是這點太過迎合家庭主婦了,主婦們就會從中得到滿足呀),倒是希望她能把小細節都補完說明XD 故事中其來有自的「喪慟攝影」這個志工服務倒是很有意義,蕾貝卡.德雷克把這項服務加入故事中,讓擔任志工的吉兒在緊要關頭得以「好心有好報」,是個我覺得很加分的感人點。

 

《是誰帶走她?》是蕾貝卡.德雷克出道的第四部小說,可說是完整融入了家庭懸疑的必備元素:夫妻、親子、秘密、背叛、謊言……她的前三本作品《Don't Be Afraid》(2006)、《The Next Killing》(2007)、《The Dead Place》(2008)完成時間都與2016年出版的本作有著很長一段距離。個人推測可能是這些年間養育小孩沒空好好寫作,待小朋友比較長大了再重操舊業。而《是誰帶走她?》在亞馬遜網路書店上評價平均4.5顆星、在Goodreads上平均4顆星,成績不錯,是德雷克至今迴響最佳的代表作。也期待她的下一本新作能夠有更不一樣、更大膽的新面貌。題外話,《是誰帶走她?》的原文版封面,也還滿有愛寫親子題材的茱迪.皮考特的小說封面的模樣呢XD

 

arrow
arrow

    喬齊安(He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