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志佑介《寫出娛樂的力量:貴志祐介教你成為暢銷小說家》  

(評分:8.0)

 

原名:《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の作り方》(2015)

 

從驚悚到推理,從懸疑到奇幻,

榮獲無數獎項、銷量突破百萬……

魅惑萬千讀者的創作心法,首度公開!

  

作品暢銷 必有其因

《黑暗之家》、《惡之教典》、《來自新世界》……

恐怖驚悚大師貴志祐介,以自身作品為例證,

深入解析「暢銷作品」的必備要件。

一窺暢銷作者背後的成功之祕,以及隱藏在創作幕後的真實企圖。

  

◎與「防犯偵探‧榎本」原型的邂逅。

◎《黑暗之家》靈感是如此誕生的

◎《來自新世界》背景為何設定於千年後的日本?

◎瞄準「一口氣讀完」的《惡之教典》

◎「華生角色」的使用規則

◎小說的技巧不是「水墨畫」,而是「油畫」。

◎為了攻略新人獎

  

本書特色

★恐怖驚悚大師貴志祐介,首度公開自己的創作祕訣。

★將小說創作區分為5章、72項重點,透過詳盡的解說與自身作品為例證,讓讀者清楚理解。

★一窺暢銷作品背後的成功之祕,以及隱藏在創作幕後的真實企圖。

 

P.68 《來自新世界》這個故事的構思是來自於生物的攻擊抑制機能;若人類具有像是老虎、獅子等,靠肉身就能夠殺人的高程度攻擊能力,那麼會產出什麼樣的社會呢?這便是我思考的起點。我將構想中的「高攻擊力」設定為超能力。生物若本就僅能擁有制衡自身攻擊力的攻擊抑制,那麼人類所獲得的攻擊力既然脫離了基因本質,會自相殘殺或許也是無可奈何之事。書中描述千年後的日本並不是充滿科技的大都市,而是覆蓋綠意的未開化地帶,較接近古代日本風貌,剛開始我也曾想過要寫一些遠古之前的建築古蹟,可是對讀者來說最為理想的,是更有親近感的建築物,也就是將現代實際的建築化作廢墟或遺址寫進故事裡,這樣不是更有趣嗎?若有描繪處處留有各式現代遺跡的世界,那麼在現今的未來、社會最好要一度遭到毀棄,而這個未來又要使建築得以遺跡形式殘留地上,那麼最合適的年代,就是極遙遠的千年之後了!

 

由於3/18的那場金車文藝中心單人講座,以及後續陸續榮幸地有些學校寫作講座邀請,我這段時間開始狂K市面上有出的各種寫作教學書。(真不好意思,不少參加的試讀都沒法準時交,也常在補交後拿不到贈書啊QQ)雖然我不寫小說,但本來就對這種書感興趣,也會去上一些推理相關的創作課,想多了解台灣創作者的想法,想知道有名的暢銷作家完成小說背後的花絮、市面上的暢銷書具備哪些特質與優勢等等。既然要幫作者、年紀較小的創作者上一些課,除了我本身有的一點出版界內幕優勢,還是應該要多念點書,把這些工具書的知識融會貫通後,分享給學員才更有意義與誠意。因為我做人講求實際不空談,不希望作騙錢的行為XD 也歡迎真正有志創作的新人前來求教。

 

P.12 我認為小說的本質,就是妄想;而能妄想得多有說服力,就是分出勝負的關鍵了!接著重要的便是可以編織出如何嶄新,也就是如何不同於常人的妄想。

 

P.15 誰都不知道靈感會從哪裡來,我唯一能斷言:所謂的靈感並不是只要靜靜等待,就會如同上天啟示一樣從天而降。為了撿起靈感的「種子」,我每天都做些甚麼事呢?那就是頻繁地寫筆記。

出人意表的手法、嶄新的設定、個姓特別的人物……總之,當腦海中掠過能成為小說材料的事物,又或是類似構思的想法時,我會立刻寫成筆記保存下來。這一本「靈感筆記」,擔任著掌握構思的第一職責。

 

其中讀到的一本工具書就是這本《寫出娛樂的力量:貴志祐介教你成為暢銷小說家》,趁著博客來打七折就趕快入手讀完並作功課了。貴志祐介以前的書我幾乎都讀了,還沒看的比較厚的那幾本,如《惡之教典》、《來自新世界》,則先透過電影和漫畫補完了核心劇情。我很喜愛這位自1996年出道以來,僅發表12部小說,卻幾無失敗作的優異寡作作家。(還不敢完全稱呼無失敗,因為比較新的《闇黑孤島》、《雀蜂》我就還沒讀過了><)但過往他幾部作品遺留在我心中的恐懼感實在太強大了,平均給分極高,他也常能做到我非常CARE的「逆轉、意外性」,在我日本作家譜中的地位頗高,所以當看到台灣角川出這本新書時心裡是非常興奮的(這幾年陸續重新簽約,再版了絕版已久的《深紅色的迷宮》幾本書也真是推理迷一大福音,雖然舊版我以前都蒐集到了也沒差XDD)幾年前在很喜歡東野圭吾的時候,曾經也覺得要把東野的所有作品都讀完,但近年越看越多就覺得沒有這種必要了XD 包含像桐野夏生也給我類似的感覺。但可以肯定的是,仍是有像貴志祐介、島田莊司這樣,讓我能夠持續忠誠期待讀完他們全部創作的優秀作者在。目前還在這個榜上的,大概還有橫山秀夫三津田信三乙一吧,也幾乎都不是高產量型作者。我確實不太贊同高產量,中山七里就是素質下跌最快的一個標準案例。

 

P.97 一邊感受軍艦島廢墟的危機,一邊在現場行走的經驗,我想就是支撐起《闇黑孤島》一書的世界觀吧。而在撰寫《來自新世界》的時候,我也同樣去了現場取材;即使是設定在千年之後,書中一樣出現了實際地名。

例如走在現代的茨城縣神栖市,眼前的風景自然也會與千年後的描述完全不同,所以也許有人會懷疑欣賞這些景色到底有甚麼意義吧?其實眼前的風景,後來成為了我想像的材料,讓我可以去思考:「千年後,這裡會出現什麼樣的改變呢?」

《玻璃之鎚》一書中,有出現擦拭高層大廈窗戶玻璃時使用的吊船,但就算用網路搜尋也幾乎查不太到關於吊船的細節、實際模樣等資料。我想了半天,最後只好與出版社簽約的清潔公司商量,請他們實際讓我搭乘吊船。小小的吊船周遭僅以及腰的欄杆圍著,升高至好幾十層的高樓外側。我算是有一點懼高症,所以這個經驗老實說非常可怕。清潔員竟然是搭乘這麼搖晃的吊船長時間進行工作,也讓我再次佩服起他們所具備的勇氣。這些背後的細節,最終也成為了作品中重要的血肉。

 

這一本《寫出娛樂的力量:貴志祐介教你成為暢銷小說家》共分為六章,由72篇短文所構築成。這六章的主題則是寫作小說必須的六個元素:靈感、劇情大綱、人物、寫作方法、推敲、技巧。嚴格說來,如同日本網友也有的類似評價,本作並不是標準的寫作教學書,由於是一篇篇的短文,內容其實有些鬆散,看得出是雜誌連載的集結。貴志祐介沒有一步一步地教你怎麼寫好小說,也沒有透露出什麼獨家秘方,如果是想從娛樂小說大師手中得到什麼必勝技巧,還是可以直接跳過了。這本書還真的比較接近東野圭吾《大概是最後的招呼》的形式,是作者在對自己的創作做回憶與解說,讓讀者們能夠對貴志的作品有著更深入的背景認識。包含他那些超有趣、超認真的取材經驗。不過,貴志採取了類似「寫作指導」而不是純粹搞笑緬懷的語氣在寫。也確實,他很清楚用這種寫作書的形式出書銷量會更好吧。當然,以不是創作者的立場來看,這本書的內容自然就完全不會令我覺得失望了,可謂是收穫滿滿。

 

貴志佑介《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の作り方》

(看看原本的封面......拿下貴志照片的書腰後底下就真的甚麼都沒有,一片綠色而已,實在有點寒酸生硬XD  所以角川中文版另外設計的版本真的很用心,字體有質感,值得蒐藏給個讚哪!!)欲購買本書可上博客來購物車

 

P.33 當時的我會好幾次反覆閱讀喜歡的作品,就算知道最後是甚麼樣的結局在等待著我,仍記得自己依舊是享受著抵達故事高潮的過程,滿心想著要再一次體會捏一把冷汗的感受,一邊翻動著書頁。

小學一、二年級時,我相當著迷於Johann David Wyss所寫的《海角一樂園》這部作品,作品靈感取自《魯賓遜漂流記》的漂流經驗,描述船隻觸礁,一家人漂流海上的故事。升上小學中年級後,閱讀筒井康隆《SF教室》感受到很劇烈的衝擊,這本入門書中充滿了對科幻的愛,我找出這本書中提及的作品並一一閱讀完畢,每一本都沒有讓我失望,我就這樣頓時成為了科幻小說的俘虜。後來再讀他本人的創作,筒井本人的獨特作品風格,充滿了奇思異想與黃色幽默,甚至也有著與我過去所閱讀之作品性質截然不同的趣味。

 

P.36 現在,我也會趁著寫書的空閒時間去閱讀各式各樣的書籍,但閱讀量還是遠不及時間充裕的學生時代;在時間充裕的時期所閱讀的大量故事,或許也可說是我最大的財產吧!

邁入職場後,便會被每天的寫稿進度追著跑,難以挪出閱讀的時間。說閱讀確實還是有閱讀,不過更多都是把書當作資料來看,漸漸地閱讀書籍不再是純粹品味小說劇情了。年輕時豐富的閱讀經驗一定都會成為作家的基礎體力,儲蓄知識和技巧,並累積能夠提領出來的經驗。

 

貴志祐介從自己的童年時代開始回憶,雖然書中沒特別講到,但從網路上資料知道他與東野圭吾一樣是出生於大阪市的關西人(不過從他身上倒似乎沒特別感受到關西人的幽默),而他也特別強調了在同年、學生時代有閒暇累積閱讀資產的重要性。(對我個人來說也是如此,很懷念以前不用工作時能夠拼命看閒書的時光,也提醒創作者們大量的閱讀書籍絕對是基礎中的基礎啊~~)爾後他的求學生涯也都待在關西,從京都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後,進入朝日生命保險就職,一幹就是許多年。雖然中間曾在1986年時用「岸祐介」這個筆名投稿過《來自新世界》的原型短篇「凍った嘴」入選佳作,但根據他自己的說法,是因為同事因事故死亡,讓他重新開始認真思考人生,決心好好挑戰寫作之夢,而做出了離開待了八年的人壽保險公司之決定。然而,他也不是剛開始寫作就一鳴驚人,貴志說自己本來寫書動作就不快,不是遲遲無法完成好作品、就是投稿後毫無下落,過了好幾年「坐吃山空」的焦慮日子。這個時候,1994年時角川書店成立了「日本驚悚小說大賞」,大書店搭配他本人喜愛的類型創作,於是開始以此獎為投稿目標。卻也在挑戰的過程中遭遇過不可思議的挫敗。

 

P.39 完成〈ISOLA〉的前一年,我寫出了一份極有自信的劇情大綱,想著:「這樣一來就可以得獎了吧!」在此先簡單扼要地說明一下內容,劇情描述主角的靈魂脫離肉體,醫生判定為腦死,於是腎臟被人移植;沒想到靈魂卻姍姍來遲,讓原本的腎臟陷入錯亂瘋狂。那時的我想著成敗就在此一舉了,拚了命地寫著稿子。

恰好該年的驚悚小說大賞第一名得獎作品《寄生前夜》出版,那時我看完之後,不禁大吃一驚;因為《寄生前夜》的劇情和細節描寫與我正在寫的作品極為相似,雖然這僅僅是個巧合,但因為相似程度極高,若我視而不見拿去投稿一定會被當成是模仿,只能欲哭無淚地捨棄了自己的作品。

接下來該寫甚麼好呢?我推敲著新的構想,再次思索起「恐怖驚悚」是什麼樣的事物。我想到了一九九五年發生的阪神淡路大地震,自己也是受災戶,仍鮮明地記得那天早晨發生的劇烈搖晃,瞬間讓我意識到了死亡。地獄一般的景象,使我痛切體會到自己所生活的地方,是多麼虛幻的一個世界。

 

撞點子、撞詭計,對創作者來說絕對是非戰之罪的極大痛苦,包含友人推理作家林斯諺就分享過幾次他也遇過這種事情。撞詭計這回事可大可小,雖然島田莊司告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案例沒有告成功,但情況更嚴重的,也可能變成近日何敬堯被批評抄襲宮部美幸的事件,鬧得文壇風風雨雨、作家聲譽受損。這也是為什麼創作者必須廣泛閱讀書籍的原因,或者一定要找到更有學問的人幫忙看稿,畢竟競爭者眾多,動作慢了一點詭計與概念被先寫走了就前功盡棄。推理迷也熟悉的西澤保彥、歌野晶午當年也遭遇了一模一樣的情況,結果作品所得榮譽相差甚遠。後來,很值得尊敬的是貴志祐介就耗費了驚人的心力,在做本格推理《上鎖的房間》時進行嚴苛的檢驗,勢不再讓這種情況發生。當然,同樣值得尊敬的是他迅速從《寄生前夜》裡的挫敗站起來,憑藉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受災回憶,結合當時引入日本後大為流行的名著《第24個比利》多重人格概念,總算是完成一部新穎的恐怖小說〈ISOLA〉(沒多久,我喜愛的日本女作家今邑彩也因受到比利的影響完成了精采的《室友》,我在該篇書評也提過)。〈ISOLA〉也獲得了第三屆的日本驚悚小說大賞佳作,總算是能夠出道。由於當年的大賞是從缺沒有發出的,也就是說實質上當年最好的作品就是他的〈ISOLA〉了。

 

P.43 在〈ISOLA〉得到驚悚小說獎佳作後,編輯建議我再挑戰下一屆看看,因為開始作家的職業生涯,比起佳作、第一名當然更能夠獲得關注。編輯告訴我,以我現在的實力再挑戰一次,一定可以獲得第一名的。最大的問題是當下距離截稿已經只剩下三個月了,我本來下筆速度就不快,因此對我來說是極有難度的挑戰。我幾乎沒有空閒時間去取材、調查資料,必須要以自己擁有的情報和題材,完成一部長篇驚悚小說。至今為止的人生中,最讓我感受到「恐怖」的經驗是什麼呢?彼時率先浮現於腦海中的,就是我在人壽保險公司工作時的事情。

事實上,人壽保險公司的現場著實是題材的寶庫。直到現在,我的靈感檔案之中,依然保存著由當時經驗中所獲得的幾個靈感;其中大部分;都是我預計哪一天寫一本人壽保險詐騙題材的推理小說,才因此筆記下來的。我在公司工作的期間遇過很多很可怕的事情,我認為這些題材依撰寫的方式,都有十足可能可以改編成恐怖驚悚的橋段。

驚悚小說必須要有一個伴隨恐怖的高潮,而說到人壽保險業界的恐怖,就是「人類的可怕之處」了!只要劇情能夠大膽撰寫揭露此一部分,就能夠塑造出屬於自己的驚悚小說了。

 

然而,好不容易得到好名次並且順利出書《第十三個人格 ISOLA》了,卻正如貴志書中所述,角川的編輯建議他再挑戰一次驚悚大賞。認為他經由編輯的協助打磨後肯定有勇奪大獎的實力。歷經一番折騰,貴志集結了八年在人壽保險公司工作的經驗精華,完成了出色的社會派恐怖推理名著《黑暗之家》得到大賞風光出道,可以說是很正確的選擇。相信並不是人人都願意在好不容易斬獲佳作後從頭再來一遍,畢竟也可能名落孫山、反而失去出版社與編輯的信任。光是努力是不夠的,勇氣與毅力同樣不可或缺,這是我們從貴志祐介出道過程所學習到的。即使是他現在這樣高人氣、作品內涵紮實的一流作家,在成為職業作家以前,也經歷了非常人所能忍耐的艱辛,必須將尚有限的人生經驗完全濃縮入小說作品。那麼更多自認才能不及貴志的新創作者們,又怎麼能夠輕言放棄呢?而他不是光做著寫作夢,出社會工作時不斷累積的苦樂素材,都成為了最後能夠在短時間創作出《黑暗之家》的重要養分。想寫好小說,多培養社會化的能力、觀察人類的經驗,真的也很重要。

 

P.18 我經常去設想「如果OO是XX的話,會怎麼樣呢?」以作為發揮想像力的思考訓練;也就是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普通事情,試著「別出心裁」地改編一下。舉例來說,我曾經得過流感,發燒起來,當時恍惚的腦袋裡妄想過這種事:「如果流感病毒所帶來的並不是痛苦,而是快樂的話──」站在病毒的立場設想,這是有益繁衍的絕佳情況,像這樣製造出人類所需要的症狀也更為划算,最後流感便會在短期間內席捲全日本、不,全世界吧!構思就這樣漸漸擴展開來,寄宿於我某部作品之中。

 

寫作靈感怎麼來?絕非無中生有,一想開始寫小說時就會源源不絕出現。貴志在第一章花了不少篇幅說明,其實他找尋靈感的方式和許多日本作家(如島田莊司)一樣,平常一定要多閱讀新聞,紀錄有興趣、有意思的東西在筆記本上,經過重新閱讀筆記本,有時候會有不同的感受,就能刺激靈感的觸發。連我都會覺得在寫新書文案、寫書評、演講時感到「書到用時方恨少」了。作者的日常生活同樣不該渾渾噩噩,「防犯偵探・榎本」這個顛覆推理小說的反密室系列的原構想,就是來自於某次貴志家中裝鎖時所遇到的鎖匠。社會上俯拾即是能夠琢磨的鑽石原石,創作時好好加入他開頭所提的「妄想」,如果這些東西變得怎麼樣後世界或人類會變得怎麼樣呢?就成為鉅著的起點了。當然這也是貴志風格有濃厚的SF風,他厲害的地方,當然也就是在科幻的設定之下,讓每一個故事、人物栩栩如生,融入枝葉豐富的支線劇情,構築龐大有力的鉅著。我想科幻、奇幻作者可以這樣參考,不過推理小說的創作者就不能夠全盤這麼做了。推理小說是妄想最受到限制的一種理性文類。

 

P.51 我在大綱初期最為重視的是結局,一開始便會明確地設定出終點,想好最後要讓故事如何收尾。只要決定好結局,接下來就要擬定故事中的開頭部分,以及重點場景的高潮段落,如此一來,故事的骨架便大致完成了。在建築中,這三點就像是基礎工程一樣;只要確實地將之建構完成,那麼就算在中途劇情推進時出現偏差,也可以順利掌握結局──因為主軸是不會偏差的。此外,在這個時間點,也可以將劇情大綱撰寫成條列式。

過去也有過例外,撰寫《青之炎》時,我就是一邊構想劇情,一邊煩惱結局收尾直到最後一刻。而關於《惡之教典》一作,經常有讀者問我:「會有續集嗎?」主角兼事件犯人的高中老師──蓮實聖司,在最後一幕說出了別有深意的台詞對吧?可是我並不是想要表示故事還有續集,之所以會寫出那句台詞,目的是想表示在這個世界觀下,這個故事還沒有結束;意思是就算這部作品完結了,但他們的世界依然還會繼續運轉。

當然也沒有必要讓所有的登場人物都有一個好的結局,某些情況下悲劇收尾有時才能給人落到實處之感。不過即使是這種狀況,也必須要想辦法讓讀者產生認同──娛樂小說,不可以只是作者的自我滿足。

 

P.55 娛樂小說中需要的是擁有「推進力」的引擎,如果這是本格推理作品,就得要有一個讓人覺得「怎麼會這樣?」的圈套;如果這是驚悚小說,就得要有一種「會變得怎麼樣?」的感覺。我認為在撰寫長篇小說時,需要好幾個此一類型的引擎;也就是牽引故事整體的「巨大引擎」,以及在重點位置運作的「支援推進器」。

貫穿至結局的龐大謎題(巨大引擎)雖然不可或缺,但若只有如此尚嫌不足,因為長篇小說很容易出現後繼無力的情形,所以不妨下點功夫製作出小小的謎題,引起讀者的興趣。像是發生一些無法預料到的衝突、主要角色的成長之謎迫近等等,希望可以在擬定大綱時,就先設定好走捷徑的方法,避免破壞整體劇情。將這些「推進器」緊密連接起來,應該就可以帶給讀者廢寢忘食、一口氣讀完的體驗了。

 

在講完靈感後,第二章開始進入寫小說的前置作業──劇情大綱。不誇張地說,以我現在擔任台灣推理小說的編輯,出過那麼多本書了,可以看到台灣的作家們目前還是很缺乏提供完整大綱給編輯的能力。雖然每個作者完成創作的方式不同,但大綱是對自己、對編輯來說都很實用的簡易版小說,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現代講求效率,好萊塢等任何故事工廠都是一樣,想辦法在最短的文字內提供這本小說的爆點讓伯樂雙眼發亮,理當是作者們需要學習的。「劇情大綱」這一章在全書六章節裡是篇幅最多的,也可見得,將一個靈感轉化為小說時,這一件前置作業的複雜、關鍵程度可能是超乎很多創作者想像的。大綱是故事的骨幹,這部小說的賣點、主軸、細節、每一個元素,都要在大綱的時候用精華的方式讓自己、編輯牢牢記住。大綱當然可以不斷地擴充與改寫,甚至可能出現最後完成的作品與大綱截然不同的微妙狀況,然而,這項作業不能省略。就像職業運動選手上場比賽前要充足熱身一樣,做好萬全準備,不要想到哪寫到哪,這樣非常容易出現卡關、或者前言不對後語的情況。更何況,台灣現在也不像日本有豐富的雜誌報紙等連載用媒體,沒有那種連載的急迫交稿壓力,往往寫作好就是要直接出書了,先把整部作品、整個系列規劃好也是應該的。盡量不要告訴編輯「喔寫完這本書再看看」這種話,我想應該作者要明白,作家這個職業,自己就是自己的老闆,而出版社與編輯是投資的金主、讀者則是客戶。一個新企業的成立不需要完整的報告書?不需要廣告來宣傳商品嗎?只要作者知道先轉換好這種心態,勢必能夠成為出版社最喜歡的作者。想得越多、越仔細,肯定有利無害。甚至如貴志所說的,直接在大綱中就讓故事練習不同發展支線,可以提前把「有用」的路線都蒐集起來,就像玩遊戲的攻略一樣。

 

P.25 我擔任新人獎評審閱讀投稿作品時,有時候會看到一些完全不像業餘人士所寫出來的高水準作品;這時候我總是忘記自己身為評審的立場,一口氣沉浸在故事的世界裡。這一類作品的必備要素是甚麼呢?其一,便是它擁有其他投稿作品中所沒有的嶄新設定與原創性。

創業時,只要有劃時代的事業企劃,就可以提高成功的機率;而寫小說與創業極為類似,只要有他人完全想像不到的嶄新構想,便可以說又朝著成功邁進了一步。

有人明確規劃出想要實現的事業企劃,但有人卻只是想著要先創業,哪一種人可以成為優秀的企業家呢?不用說自然是前者;以寫小說為目標的人也是如此。比起有些人只是單純「想要成為作家」,有些人則會構思「想要寫『這個』」,後者所寫出的作品,理所當然地對大部分的讀者來說更具魅力。

 

P.61 電腦的圍棋軟體在某個時期突然大幅躍進,這是因為採用了「蒙地卡羅法」,這是一種電腦特有的系統,設定在選擇下一手時,便模擬出所有的選項,將盤面進行到最後,在找到結果後,才下結論。撰寫小說也應該在擬定大綱的階段就花點功夫,去品味不一樣的選項。判斷的標準就是「有趣嗎」?

 

另一方面,在第二章裡貴志又強調了故事「核心」和「取材」的重要性。取材不能夠只依靠網路資料,網路資料新舊並陳,很多資訊其實會是錯誤的,所以貴志還是會保有去圖書館研究古書的習慣,這當然值得我們多多參考,網路絕非萬能。還有不能夠窩在家一昧閉門造車,這也是台灣創作者常見的狀況。即使是舞台發生在一千年後日本的《來自新世界》,貴志仍然親自走訪了故事背景所在的茨城縣神栖市。其他小說的背景也不消說。我也贊同他在《闇黑孤島》裡的做法,並不因科幻小說就虛構一個場景,相反地因為出場角色有很多異形,因此選在真實存在的知名地點軍艦島,能夠讓讀者更容易地進入情境,在真實與虛構之間取得一定的平衡。我之所以不太喜歡科幻、奇幻小說,就是因為不愛看距離遙遠、天馬行空的虛構場景+故事,也正因這觀念,反而能夠很輕易地進入貴志祐介的小說世界中,看他在真實場域內盡情發揮驚悚的極致。這也是我覺得臺灣推理創作者應該多試試的,這些年台推發展下來,很明顯的虛構場域已經被金田一玩爛了,推理愛好者不再感興趣,台灣內還有很多可以書寫的地點,在一個景點內虛構一棟怪奇建築物是OK,但千萬別把那棟建築物做為主體來玩了。景點的歷史、文化、人情,反而是應當操作的。另外一點的故事核心,也就是一本書內的「主旨」,這當然也很重要。冷硬派、社會派推理之所以在後來的發展反壓過起源的本格、古典推理,正是其主旨以人性出發,取代了純粹的智力遊戲,更能夠觸動讀者心房。電影《變形金剛》的聲光效果酷炫、機器人打鬥華麗,但也在欠缺足夠充實的核心下評價每下愈況,比起塑造出諸多經典劇情與人物的《哈利波特》系列在歷史上的留名程度肯定有所差距。同樣地,明顯台灣推理迷也是更喜歡有談到社會議題、人情冷暖的推理小說(比起純詭計),創作者必須在自己想寫的小說內加入有足夠分量的「主旨」去研究、去探討、去發揮,才能夠打動更多讀者。光從貴志祐介那些著作去評量,是否很明確地,他主旨明確的作品就是能夠讓我們印象深刻呢?

 

P.91 如果只顧著搬弄道理,確實是無法誕生出有趣的作品的;可是即便主要的目的是描寫主角的心情,其底部也不可少了理論。在沒有理論支持下,就算一個又一個的人物登場,展開了動搖社會般的壯大劇情,也會像無骨的軟體動物一樣,缺乏安定感。以007系列而出名的Ian Lancaster Fleming,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曾時既已間諜身分活動過,或許也是如此,這個故事乍看之下描繪得很是荒誕,背景卻埋入了東西冷戰的構圖,可以看出故事的骨架上確實有其理論。007系列以一句話來表示,可以說雖然主角詹姆士龐德只顧著「大受歡迎」,卻也沒有因此淪為B級小說,正是其內在理論的恩賜吧!

 

P.102 閱讀本書的各位應該大多都非職業作家,而是業餘的兼職人士,因此向專家諮詢訪問對各位來說可能不是一項容易的作業。即使如此,盡自己所能去想方設法卻也是至關重要的,就算僅是實地探訪用作背景舞台的地點,應也能獲得許多不同發現。現場存在著只有現場才有的「氣氛」,僅靠網路街景照片必定無法傳遞過來;而體驗當地事物,也有助於撰寫時發揮想像力。像是親自前往當地後發現氣候奇熱導致身體大量出汗,這些細微感受都值得重視,當然也能夠善加運用於小說中。

正因為現代無論解決什麼是都直覺依賴網路,所以唯有現場特有的無形情報,才更擁有無上的價值。

 

再來進入的第三章是「人物」,讀者們可以思考一下,嗯~貴志的小說經典人物確實比東野圭吾還多,光是惡魔教師蓮實聖司就夠叫人難以忘懷了,他的人物教學自然值得參考。不過這一章其實篇幅不太多,談了角色名字、想像角色說話的聲音、以及塑造異性角色的須注意點等等,其實都是滿基本的常識。與我們先前談過的「社會化」一樣,作者平常要多觀察人(而且不是日劇、動畫裡的人喔,那些人與現實是有差距的),看人們在說話的方式、遇到問題時的反應等等,才能夠讓筆下的角色有血有肉。這章比較有趣的是,我先前提到的蓮實聖司這個角色是運用「減法」技巧所塑造的。他並不是貴志一開始就設想要寫一個反社會人格的精神病患,而是運用了「減法技巧」,思考一個很完美的人如果欠缺「同理心」會成為甚麼樣子的人類?會發生哪些失控的事情?就這麼誕生了一個深入身心的新世紀恐怖犯罪者。而在P.125貴志也再度舉了他很喜歡的筒井康隆作品為例(筒井真的是位腦袋瓜很不一樣、具前瞻視野的優秀SF作家阿,遺憾獨步也是出了幾本後就遺棄他了……),筒井也能寫出以文具「擬人化」後為主角的戰爭故事,非常有創意。我們的華文輕小說市場真的無法支撐這種大膽的作品嗎?當然未必,無論時下最安全牌的輕甜或微腐,重點還是在「人性」本質,作家與編輯或許更該有進取心一些,整體水準才有機會提升。最後,描寫異性這點也是作家真的可能出現的問題,我自己就遇到過,將「有男子氣慨的台灣人主角」在講話時不斷自稱「老子、老子」的女性作家,但台灣哪有男人會這樣喊自己呢?太過脫離現實的話是不行的。這種時候當然要多詢問編輯的意見,或者是詢問其他創作者的想法來參考,千萬別照著刻版印象寫下去。

 

P.113 許多作家會形容人物擅自動起來,回頭檢視我自身的經驗,作中人物確實都會頻繁對劇情發表意見或是表示反抗之意。這就證明了此人物的個性已經塑造到一定程度以上,作者若在完成人物設定後受到結果牽引,變也可以說此人物塑造極為成功了。

主角的視線通常也擔任了讀者的視角,大多數的讀者都是將自己代入主角的立場,漸漸進入故事之中。也就是說所謂的主角,必須是得讓讀者能夠極其自然在心中想像出來的人物才行。在這個層面上,與其讓主角有著異常的個性,不如設定一位感覺起來很普通,彷彿就在每個人周遭一樣的人物當主角。

另外塑造人物時,需要注意對作者來說若想創造極好寫的人物,容易使人物幾乎變成自己的分身,導致每一位主要角色給人的印象都極為相似,最後被人貼上角色特色不足的標籤。為了避免陷入這種情況,在平常就得要仔細觀察身邊周遭的人,並將每個人個性變化收藏在腦海的抽屜裡。

 

P.123 男性要描繪女性人物時,在談吐說話上就經常會使用「……呢!」或「……喲!」這樣的口吻,不過現今的女性很少會這樣說話,這樣一來就會形成一種印象,認為「這是不與年輕女性接觸的歐吉桑所描繪出來的女性」。

又或是在描寫老人男性時設定他的說話方式是「老夫OO」,這種口吻也很奇怪,因為現實中根本不可能遇到如此自稱的老人家;設定其口吻為普通的口語,並能從他口中所吐出的言詞談吐感受到時代歷史,反而更可以給讀者自然的印象。

高中生又是甚麼樣的情況呢?如果大量使用當下的流行語,在數年後就會讓人覺得老套落伍,與其免強融入流行感,不如採用二十年後也通用的普遍詞藻,讀者較能順暢地閱讀下去。不需要完全避開流行語,也不必太過奉承時代,這才是誕生出自然人物的秘訣。

 

第四章是「寫作方法」,反而可以紀錄的內容不太多,也都是一些滿基礎的說明,例如建議新作家剛開始先從第三人稱來寫故事、作品第一行怎麼破題比較好等等,比較屬於個人的習慣建議。甚至最後一篇文章講了如果幹勁滿滿坐到電腦前卻無法生出文章該怎麼辦──解決辦法是吃點東西增高血糖值、思考是否出現心理問題等等,其實還滿像廢文的XDDD 由於本作以娛樂小說的所需條件為主旨,這一章貴志則持續強調了娛樂小說需要「易讀」的功能性,舉了經典的《三國志》、《水滸傳》為案例。也如他先前提過的,新人較常出現的問題,要把「主題」巧妙地融入於劇情之中讓讀者感受,而非高喊著這個主題是爆點然後用演說的方式直接塞給讀者們。這點就也不是人人都能辦到了,即使是大師級的島田莊司到現在也還是會幹這種長篇大論的事情XD 台灣的小說創作者目前在這點上會出現兩種狀況,一種是根本沒想探討主題、所以也不會出現這種問題,作品就是解謎與秀人物;另一種則是過往比較會出現的,上述劇情與主題結合不佳的狀況,都還需要多作練習、嘗試。

 

P.72 新人獎的投稿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許多作品主題打著「我想要揭開這樣的社會狀況」的旗號撰寫,可是越是這一類的作品,就越能夠感受到作者彷彿在讓主角「演講」的傾向。這對讀者來說很是掃興,也不得不說是有瑕疵的娛樂作品。理想的情況是隨著讀者的閱讀,包含在劇情之中的主題便會自然地輸進讀者腦海之中;對作者來說,這恐怕才是自己想要撰寫的事物真面目。

 

P.89 實際上登場人物一動起來,就經常會演出與作者當初設想不同的劇情。舉例來說,發生某些大事件時,人物對此所產生的反應,得要一邊撰寫場景一邊思考,才會有臨場感吧!有人會恐懼顫抖四處逃竄,有人會微妙地保持平靜,也有人會絞盡腦汁想辦法解決狀況……現場應該會有各式各樣的人。截斷構思流動,強迫角色照著預定行動,並不是上上之策。

 

第五章「推敲」是全書中最短的一章,只有收錄五篇文章而已。簡單來說,就是完成一本小說後,可不是交稿出去就沒事了,還要與編輯討論過後再進行「校潤」的漫長工作。校潤相信透過日劇《校對女王》的演出後讓我們有了不少日本這一行的理解,但實際上作者也肯定不是把一切煩惱扔給校對部去確認,他們自己也是要付出最多的努力的。對作者來說,校潤不只是看錯字、看語句順不順,而是要抓BUG,甚至可能出現一個BUG會完全影響後續情節發展的,不能不小心看待,推理小說尤其是這樣,線索的透露多寡是很難掌握的深奧學問,一定要和懂推理的編輯或創作夥伴多多討論。在改稿時把初稿大幅翻修的作家、作品大有人在,我也知道這是個很麻煩又有些無趣的過程(貴志本人也這樣覺得),不過不能省略,去除贅肉、增補新血的這段「生產之痛」。貴志以「油畫」來比喻寫小說的模式,再貼切也不過!職業作家自己的一本作品出版前,看個五次~十次,都是很正常的。

 

P.173 閱讀螢幕上的文字與閱讀印在紙上的文字,印象神奇地完全不同,也能夠發現到以螢幕閱讀的時沒有察覺到的各種問題。我在校潤時也一定會把稿子印出來,從第一章開始閱讀,每當發現到簡單的錯漏字、故事上不自然之處,或是稍微有些不對勁的敘述,我都會貼上標籤、劃上紅線仔細檢討。

校潤的作業或許看起來是個無趣又樸實的工作,可是若比喻成繪畫,那麼我認為小說並不是「水墨畫」,而是「油畫」;畫下來的線條並非完全無法刪改,而是能夠從上慢慢地耐心塗抹覆蓋過去.所謂的小說是越修改品質越好,這點還希望各位心中謹記。

更進一步來說,油畫不但可以重複塗抹上色,還能夠刪改作品。日本人原本就有「減法」美學,積極刪除不需要或多餘的部分,正是提升作品品質不可或缺的工作。另外也建議各位進行校潤時以章節為單位仔細琢磨,若待全書完成後才進行校潤,一旦於開頭之處發現致命矛盾,就得要耗費巨大心力進行修正了。

 

P.184 優秀的小說到底是什麼樣子呢?以正確的語法寫出端整的小說,以及撰寫有趣的故事完全是兩回事。最近的新人獎中較容易進入後段決賽的,不是寫得端正整齊的作品,反而是粗糙卻有衝擊性的故事;亦及這個時代重視的並非缺點,而是優點所在之處!必須利用最有效的方法,把自己覺得「有趣」的構想融入劇情之中;而所謂有效的方法當然必須花費心力,沒辦法輕易達成。

 

前五章都是在指導新作者如何從無到有完成一部小說,那麼,要寫出一本有「目的性」的優秀娛樂小說,當然還需要點別的奧義,就是《寫出娛樂的力量:貴志祐介教你成為暢銷小說家》的最後一章「技巧」裡所要分享的了。這一章的內容也比較雜亂,畢竟小說需要的這類技巧太多。有些部分也是他先前曾提過的(如在真實世界與虛構創意尋找一個完美的接點:《來自新世界》的化鼠塑造以真實存在的裸鼴鼠為範本)當中,提到創作者多從電影、音樂裡尋找靈感和加入小說中增添血肉也是一定可以實行的手法。雖然我很不喜歡與劇情沒太大關聯的大量音樂或他們對歌曲的感想出現在小說裡(是的我在講某日本男性作家與某兩個字台灣作者),但像《惡之教典》這樣把不祥的德國名曲「Die Moritat von Mackie Messer」(謀殺)就是非常漂亮的結合案例,光是電影開頭放出這首曲子就比烏鴉還教人不寒而慄了~當然中山七里的那套音樂推理小說也是很成功的案例。貴志說的很中肯,電影是屬於多人的創作,可以一次吸取到很多專家的精華集結(但不能否認沒收穫會浪費時間的純商業電影也是很多啊)。另外也由於日本漫畫文化十分發達,從手塚治虫開始累積了不少影響全世界的名著,無論從劇情上、漫畫的分鏡創作上都是學問,也都是作家可以參考的,除了人物以外,對於場景的、劇情節奏轉變的描寫功力範本。

 

P.209 在第一線活躍的作家們,有很多人喜歡看電影,或許正是因為一直以來都是靠電影自然接觸到許多娛樂技巧吧!小說是一個人的創作,電影卻是很多人經手的作品。當然電影的中心是導演,集結了許多專家,藉由多彩的知識凝聚出一部電影。其中值得學習之處很多,應該也可以獲得靈感。寫小說是一個孤獨封閉的世界,相對地電影卻能擴展視野與視點,在執筆期間也可以重整思緒。對孤高的作家來說,可以說是只有好處的娛樂,況且既然喜歡小說的話,影視不也是自然便會產生興趣的領域嗎?

所謂漫畫訴求力是極不尋常的,漫畫與小說不同,必須決定每一格的角度,將一切都描繪進格子裡,例如要畫出學園中教室內的場景,就得要構思並設定好空間,決定教室會是多大,其中有會有幾個學生。這在撰寫小說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小說經常被人認為只需要描繪所需最低限度的景色,實際上想像出具體的場景,也會大大左右作品呈現的品質。描寫一幕風景卻只去想像畫作文字的那一部分,讀起來就像是在紙紮的場景裡推演劇情,感覺起來非常薄弱吧!雖然漫畫與小說完全屬於不同層面的媒體,可是從分鏡、角度、背景描寫等,意外地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再來,作家創作的「目的性」,在日本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於想得獎。日本大小新人獎很多,有著首獎作家之名出道,當然是最有利、也最能得到出版社宣傳支援的正規方式。貴志本人寡作,但就是位擅長得獎的實力派作家。除了《第十三個人格 ISOLA》與《黑暗之家》連兩年在日本驚悚小說大賞的表現、《青之炎》在2000年取得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山本周五郎獎這兩個大獎的候補;《玻璃之槌》更直接攻略了無路推理作家心中地位崇高的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他可不是位推理本科出身的創作者呢!爾後生平力作《來自新世界》無疑問地榮獲他心儀的前輩筒井康隆也得過的日本科幻最高榮譽.日本科幻作家協會舉辦的「日本SF大賞」首獎(隔年的得獎者則是台灣讀者也很熟悉的伊藤計畫《和諧》!)爾後《惡之教典》得到了第一屆的山田風太郎賞、入圍直木獎;就連《闇黑孤島》也因獨特的創意拿到了專業人士組成與頒發的「將棋國際筆會大賞特別賞」,稱呼貴志是位奪獎專家並不為過,而他也在自己出道的日本驚悚小說大賞裡,從2010年的第17屆賽事開始擔任評審直到現在,看了相當多的稿件,也在本書中分享了一些給予新人參賽的寶貴建議。雖然這主要是來自驚悚恐怖小說的審查經驗,但他其實給予的建議,對於各種類型的小說創作者來說也仍是通用的:現代娛樂小說的創作法門.那正是結合所有技巧、無論如何都要擊倒對手(讀者)的綜合格鬥技!而且在這些讓人眼花撩亂的戰鬥技術中,還必須要有一擊必勝用的決勝「必殺技」──賣點!讓讀者想忘也忘不了的大爆點!貴志本人的作品常常都能夠做到此點,最讓我戰慄的《天使的呢喃》,十年過去了依然恐懼的記憶猶新,由此可見其成功!無論是科幻、奇幻、推理、愛情等小說,都是需要這種「爆點」的。

 

P.78 娛樂小說傾向已經容許橫跨不同領域的作品了,小說漸漸地越來越類似綜合格鬥技領域,也就是為了擊倒讀者,應該要使出所有手邊的點子。不過我自己卻也深切感受到,唯有本格推理,是與其他類型小說有所區隔的特殊領域。

從劇情的撰寫方法來看,本格推理與其他類型小說的順序便有極大不同。簡單來說,寫一般的小說都會去想:「接下來該怎麼寫呢?」不過寫本格推理卻是要想:「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想到手法之後,本格推理還有一個「消滅其他解答」的作業。要是除了偵探所推理出的方法之外,還有其他手法可以製作出故事中的密室,就不算是推理作品了。因此,必須要將其他答案徹底挖掘出來,一一消滅其成立的可能性。這可以說在「防犯偵探.轄本」系列之中,不為人知的其中一項辛苦之處。

 

P.221 從我擔任過新人獎評審委員的經驗來看,一路打進決選卻沒有辦法獲獎的作品通常都是缺乏「賣點」。來到了決選,留下的都是強勁的文章以及具有閱讀價值的作品,可是卻也不是每一部作品都可以帶給讀者強烈的衝擊感。如果有兩部評價完全相同的作品進入決選,評審當然會將獎項授予更有衝擊性的那一部作品了!也就是說,要是作品沒有賣點,便很難能夠戰勝其他候選之作。

 

最後,身為打滾多年的職業作家,貴志也會有些文壇上的小八卦是在這本書中分享的,也十分有趣。對日本文壇有一定了解的讀者如我,也確實會很期待看到作家們談論這些八卦呀。還滿期待角川這本書可以賣得不錯,讓我在2013年8月去日本東京旅遊時,書店看到剛出版的新書.貴志散文集《極悪鳥になる夢を見る》之後也可以再代理進來!期待那本書裡除了大量自己作品的解說,也還會看到一些貴志的輕鬆八卦分享~~ 

 

P.45 推理小說的成功之門是江戶川亂步賞,事實上有一陣子有過傳聞,聽說獲得該獎的訣竅是「撰寫他人無法得知的業界情報」。小說中有一類型著重描寫專業領域,即使這種專業乃是架空虛構,只要能夠真實描繪出一般不為人所知的世界,便能夠稱得上是一部娛樂作品。

就這一點來說,所謂的三百六十五行,就成為了一般外界無法得知的資料寶庫了。

 

P.94 土屋隆夫是推理小說界的翹楚,是非常有名的作家;據說他在生前想到了一個完美交付贖金的方法,但又擔心遭人濫用,便沒有運用在作品之中,而是將之封印起來。身為一位作家,我雖然非常好奇那到底是甚麼樣的手法,不過這段傳聞也可以說是表現出了土屋隆夫的潔癖。讓人想要長存心中的一種態度。

 

拉哩啦雜紀錄了這麼多,做個總結,《寫出娛樂的力量:貴志祐介教你成為暢銷小說家》在亞馬遜網路書店上只有平均三顆星的成績,確實如同批評的書評所言,這是本「貴志祐介粉絲取向的書,而不是對一般創作者來說有用的教學」、「很多篇幅都只是在寫無意義的瑣事,看不出來這本書的主旨在哪」等等。如果讀者本身對於貴志的作品涉獵很少、或者並不是很喜歡他的作品,那麼讀這本「貴志小說誕生秘話」的樂趣就幾乎是蕩然無存了,市面上其他無數寫作書都比這本書所教的內容還要有系統、有份量。故選擇購買這本書的有志創作者,事先還是要先做好心理準備就是,畢竟貴志本書中談的各種準備工作,距離完成那麼高娛樂性的小說,中間還是有很大一段空白需要靠創作者自己去填補。不斷強調的「爆點」在沒有實際舉出案例佐證的狀況下也著實讓人有些籠統感。不過畢竟就是書籍功能性不同,我個人當然還是很喜歡這本書,也樂意推薦給喜歡貴志祐介作品的讀者一收,讀起來應該是不會耗費太多時間的~

 

P.76 小說裡當有其書名,書名非常重要,負責了很大一部分的暢銷因素。在書名上,我自己也總是大為頭疼,其程度甚至每每超過設定人物姓名。以我自己來說,擬定大綱階段時,就會先取一個暫時的書名,才能夠順利地下筆寫作。舉例來說,《黑暗之家》一開始的書名是「道德危險的黎明」;現在自己回頭一看,並不是一個好的書名,我也抱持著小小困惑,設想當時若直接採用這個書名,這部作品還會有那麼多讀者去閱讀嗎?

那麼出版之前又為什麼會更改成這個書名呢?這是因為當時日本驚悚小說大賞的評審委員高橋克彥振聾發聵的一聲,他直言道:「這個故事就只能叫做《黑暗之家》了吧?畢竟是黑暗家庭的故事嘛!」聞言我與編輯都忍不住拍了大腿,想得太深入,反而沒有想到這一點,其實最合適的書名就在最簡單的地方啊!另外,《上鎖的房間》則是借自Paul Auster作品的致敬書名。

 

arrow
arrow

    喬齊安(He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