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昀《安娜之死》

(評分:8.0)

「這是一本哀之書 詩意翻湧 謎霧籠罩 哭泣與耳語之書 孤獨世代在冰冷中重尋回愛之書」 ~ 駱以軍

  
這是一個關於各種不同的人生,用不同的方式療癒死亡的故事。

一個神秘的死亡案件,如何串起五個人的人生?

為什麼安娜的死亡,竟讓這五人也感覺到自己死過一回?

而死亡與悲慟,真的能讓人得到救贖?

西元1980年六月,居住在S鎮中的少女安娜,先是離家出走後繼而失蹤,經過多日搜尋,殘破的屍體在荒涼的草原中被人發現。

經由失蹤人口通知前來認屍的兩位家屬:未曾謀面過的葛羅莉與羅亞安,都堅稱這具面目全非的屍體是她們的家人:是葛羅莉的女兒安娜,而羅亞安則堅持是她失蹤多年的妹妹羅亞恩。在這兩人奇怪毅然的堅持之中,間接開啟一段神秘的相識過程,揭發出更多不堪回首的往事。

圍繞在神秘死亡中心的五個人,人生與命運因為安娜之死而糾結在一起。在過程中,一同緩慢地揭開了最終讓人詫異也讓人心碎的謎底,各自的人生也因為這個死亡而得到救贖。 



曾聽說這本書好像有雷,但我在閱讀過程與闔上本書後,都絲毫不這樣覺得,我很欣賞這本作品。雖然說本作的書名、內容大綱讓人第一感覺會是推理小說,但對這個文類要求嚴格的我而言,在任何沒有看過其作品的新作家之作品,我都不會隨便認定他是推理小說來閱讀,尤其是這位我先前未曾聽聞的美女作家。然而,最後倒是有些令我跌破眼鏡,謝曉昀真的在本書的安娜失蹤事件中給了讀者一個合情合理的真相與解釋,讓原本認為大概會像
塔娜.法蘭琪《神秘森林》這種給個留白開放式結局的我感到頗為驚喜了!怎麼說有個解釋還是讓人心裡比較舒坦!我也可以理解可能有讀者感到不滿之處,就是本書的失蹤真相是比較虛弱的。但我並不為這點感到在意,畢竟《安娜之死》的重點並不在推理解謎,而有其它太多能打動我的地方了!


P.16 我回想渾噩的這三個月裡,妻子彷彿遺忘語言能力般地,沒有開口說過話。盡管我告訴她上千萬次不是她的錯,我還是能見到拖曳在她身後的,巨大哀痛的漫長陰影。

我身後的陰影,也和她一樣的濃稠,而且永遠不會消失。



P.27 「有些來報親人失蹤案的,一看就知道是那種報案了結的心情。失蹤案接觸久了,你光看他們反應就會知道,那種假裝得很好的焦慮,根本騙不了我。我也會從家屬的反應,私下去加快或放慢查案的速度。畢竟失蹤案那麼多,我個人是以這作為工作上的自我判斷。這位母親葛羅莉沒有像那些假裝悲痛的家屬,矯情的哭得唏哩嘩啦;相反的,她很清楚地說明她的女兒失蹤那天,是甚麼時間,外表的特徵有那些等等,說得相當詳細。過程一切看似正常,但那卻是我真正第一次,聽見身為父母的人,為了孩子心碎的聲音。」

「這是種抽象的感覺,我當時看著她深褐色的眼睛,眼角旁如刀刻般的皺摺,微微在我面前顫動著,瞬間便明白她知道,她知道自己的女兒安娜,在離家出走後便凶多吉少,她為了這個心慌的心都碎光了。心都碎成一片片的。我深刻覺得,只要為子女心碎過的人,心是很難再復元的。」



《安娜之死》由安娜的失蹤與死為主體事件,描述周遭五位相關人士:警官蘇利文(台灣之光蘇麗文XD?)、一位母親葛羅麗、一位姊姊羅亞安、綠怪人哈特曼、跟蹤者凡內莎的過去與心情。這也是我最欣賞本作的地方,具有女性作家的特質,獨具細膩與深刻的魅力。而且文字呈現得相當優美。也許並不是如詩般優美的語句,但結合作者細膩的心裡描寫,讓讀者在閱讀這本作品是非常流暢、非常享受的。只論文字表現出的魅力,便足以讓我十分推薦這本小說。


但本書的優點更體現在描述五位主角的心境上。以失蹤案為題材寫作的小說很多,但我確實第一次見到能將受害者家屬的心境、那種深刻慘烈的痛如此具體地表達出來。
謝曉昀不愧是獲得多項文學創作競賽獎項、得到評審與讀者高度好評與肯定; 且被譽為純熟的魔幻寫實手法可媲美村上春樹作品的作家,失蹤者家屬的痛與哀傷究竟有多大?疼痛的形狀實際上又是如何 ?這些其實與我們息息相關、卻永遠是難以回答的問題,在本作中由謝曉昀進行了屬於自己的詮釋,而且是非常精彩、讓我們忍不住沉浸其中、仔細思考與回味的詮釋。


P.99 「痛苦是甚麼形狀呢?是不是就像在暴風雨被預告來臨前,妳望著平靜的水紋,沉默中卻帶有一絲一絲的圓形波紋,從遠方那細膩地連結到這裡......或許,妳的痛苦生得有手有腳,力氣大得任意地折彎妳的心臟,封堵妳的嘴巴,把妳從肩膀的地方拎起,遠遠地丟甩出去,讓妳永遠跟它保持無法靠近的距離.....還是,妳的痛苦就如妳平時待在流理檯前,背對著矮小的,始終仰頭望著妳的我,一手扶著已洗淨的蒼白蘿蔔,一手奮力地削著它,讓蘿蔔越來越消瘦這樣的一點一滴磨損妳的內在語言。」


在令人深思反芻的文字中,謝曉昀同樣說出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五位主角的人生、自述都是一段段扣人心弦的旅程,看著他們描述安娜,描述自己失蹤的那位親人,讀者也慢慢了解這位如天使般清純、擁有特異分辨好壞人能力的少女之形象。抽絲剝繭的過程中,也讓最後可能令人驚訝的真相有了具說服力的解釋。但更令人激賞的,或許還是幾位主角的人生故事中許多穿插的段落與事蹟,是那樣具可讀性,那樣具思考性,
如一位醫師在急診室選擇先救一對貧窮的兄弟、而讓稍後送來的市長之子腦死成為植物人。但半年後,那對兄弟的兄長成為十惡不赦的殺人魔,而市長之子卻是過去救人無數的好青年。這樣的打擊讓那位醫師從此離開第一線,只願意擔任心理諮詢的工作.....究竟這樣的人生選擇孰是孰非,絕對就是值得思考與研究的好問題。


另外,謝曉昀在描寫人物外表上也很有一套,如下面這位:

P64 這位暱稱為妮雅夫人的老師,遊歷過二十多個國家,精通多國語言,見識豐富且為人風趣。妮雅夫人終年穿著一身白色素雅的襲地洋裝,瘦骨如柴的身形有種特殊的氣質,彷彿不食人間煙火般地絕世獨立著。臉頰上的風霜深刻地陷到骨骼下層,映襯著雪花石膏般的透亮肌膚,奇異的猶如上天的神諭。

遠望著她,猶如一株詭蹫絕美、與歲月交融且不留痕跡的長年植物。

妮雅夫人那如同貓眼石般透徹的雙眼,正無情肅穆地望著前方。如果說眼睛是一個人的靈魂之窗,我望著這張照片的第一個感覺是:這女人沒有靈魂。她或許見聞廣闊知識豐富,或許經歷過人世間各種磨難與欣喜的時刻,也或許她的一輩子都在命運的顛沛流離中度過,但是這些東西,都完全沒有深嵌進她的靈魂之中,也就是說,她的人生也許就是冷眼旁觀這些變動幻化,而感情皆無目的地,只是豎立在一側觀望著。


透過這樣獨特且深刻的描述,讓妮雅夫人的形象瞬間活現出來,光是這一點,就太值得有志創作者的學習了。如果要提些對本書的不滿,或許就在對背景設定的時間、國家感到疑惑吧。一來,為什麼要設定在三十年前的西元一九八零年,而不是較為現代的時間?其二,其實是很優異的作品,為何場景一定要設定在他國(應該就是美國)?雖然對S鎮、T市的描寫非常細膩且寫實,但其實也可以發生在台灣,看著一位優秀國人作家將場景設在他國,人物全是外國人名(偏偏叫法又有點像華人,如羅亞安就一直簡稱亞安),總覺得頗為可惜。書中有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描寫很有意思:


P.215 這家看似繁瑣龐大的公司運轉,說穿了其實就是販賣許多無用的廉價商品、禮品給亞洲人,仗著亞洲人先天對白人許多空泛的想像力,來換取大量、漂亮的銷售量。商品非常雜亂,其中我最記得的,是一頂奇形怪狀,笨重的貌似起司形體的帽子,推銷語便是美國人看大聯盟時,都是戴此帽來團結與提高士氣;而就是這麼輕易地遍提高產品的銷售量。只要商品關係到美國人的日常生活,標語提及到一些美國人的習性,亞洲人幾乎都會買單。


看來如此經典,但卻忍不住也令我有個冒犯的直接想法,以本作的背景人名來看,是不是也這樣套用了這個概念?或是在不自覺中被這諷刺的理論給制約了呢?我想,至少對我來說,是更樂見國人創作屬於台灣人的小說的。


P.304 妳們不了解,或許有人生性就是如此,就是喜歡往險路走,喜歡往崎嶇的道路前進,為的就是那些她們自己也不了解的冒險,為的就是她們自己也形容不出的刺激。


但這些其實也都不是問題,在精彩的好故事下,到最後看到安娜心境的剖析,以及在痛苦許久後,蘇利文、葛羅莉、羅亞安、凡內莎得到的救贖,是相當感人的。尤以凡內莎,對淫蕩、花痴過度到被輪暴致死的姊姊琳達始終抱持無感、輕視、甚至覺得報應的心態,在最後得到了解脫於真正的領悟。
對閱讀過程中與她抱持一樣冷漠心態的我,也頓時感受到大澈大悟的感動。我們該對自己負責,不是怨天尤人,而是該用心、真正地關心每一位家人。這道理說來簡單,卻不是人人能做到,而是在漫長的痛苦後,才能夠讓心靈澄澈的。在雨過天晴後,我與書中的角色一同打開了心窗,體會到海闊天空的重生感....


本次我在一月三十一日去逛2010國際書展,因為沒有預先調查行程,所以直到逛完二館進入一館後,才發覺當天有謝曉昀VS駱以軍的《安娜之死》新書座談會啊!發現後已經結束,開始簽書會了。當時我這本書也讀了差不多一百頁吧,就已經頗為驚豔,因此對沒有參予到座談會,聆聽作者談更多東西,甚感遺憾!尷尬的是,也因為參與試讀活動,當時手頭上沒有實體書,根本沒法簽名XD 但也幸好有其他作品,於是當場買了《惡之島-彼端的自我》後簽上名字,並要求了作者的與書合照,也在
謝老師的新聞台部落格上看到了一樣的照片連結呢哈哈!《安娜之死》的確是一本讓我願意再次翻開閱讀的小說,而且也願意注目作者之後的小說作品,在此推薦給大家啦!


PS:感謝台灣商務印書館林先生提供本次試讀機會!!!

照片 14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齊安(He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