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7.0)

原名:11文字の殺人(1987)

我的戀人被殺了!他最近因為『被人盯上了』而感到害怕,在他遇害後,接著大量的資料從他的遺物中被盜走。身為女性推理小說家的我,和我的編輯冬子決定一起查出真相。但是在他之後,卻又接連發生一件又一件的命案,每個受害者都收到兇手寄來的白色便條紙,上面只寫著十一個字:『來自於無人島的滿滿殺意』!這十一個字裡隱藏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本書為皇冠「推理謎」系列的第八本,繼《徬徨之刃》後的第二次推出推理大作家東野圭吾的作品。獨步雖然出了許多東野圭吾的作品,但令我小小不滿之處在於是只出版近代的作品。而東野近代作早已偏向社會寫實,詭計不再成為主角,所以我個人一直滿想看到東野早期創作生涯,對各種本格詭計的可能性所作的嘗試!


許多讀者對這本《十一字殺人》不甚滿足,部分原因也是掛著東野名號吧。憑藉《嫌疑犯X的獻身》與許多作品影像化改編,無疑問地東野圭吾是日本男性推理作家在台灣讀者印象的第一把交椅。在讀過他如此多精采作品後,難免會對陽春、簡單的本作感到些許遺憾。


雖說本作如清湯掛水簡單,卻也能從中發覺東野的創作起點,與日後的風格定型。初讀完《十一字殺人》給我的感覺很像林白出版社的推理之最精選中的作品,有種謎團雷聲大雨點小,且不太能體會作者究竟想表達什麼思想。不過,即使感覺相似,東野還是藉由本作表現了一些想表達的東西!


本書考量於當時市場盛行的社會派風潮,以及篇幅所限,在簡短的劇情中出場了至少十個相關角色,且迅速地死了五個人,也難怪給人角色形象淡薄之感。但這樣的風格卻也非常適用於兩小時短劇的推理劇場~符合1987年,我才一歲的那個年代呀!把這本作品當作推理劇的腳本,便也不會在意其不足的地方了。


我認為東野最吸引我的魅力,就在於情節轉折的巧妙,暗藏在結局或最後一行的意外性,以及充滿大道理、卻中肯深入人心的社會控訴與說教。這些要素在東野後期的名作中屢屢可見,但偏執時卻也產生走火入魔之感。正如討論犯罪者與受害者議題角色卻設定過於極端的《信》與《徬徨之刃》;好壞人比較也夠誇張、黑暗的《殺人之門》。雖可明白東野想強調的理念,但如此刻意、設定的說教意味卻也令讀者產生點反感。但寫作立場如果往中間靠攏些,就也是很好的想法。


在本作《十一字殺人》中,實際三種魅力是兼具的。一是情節轉折,死者死得很快,加上如大魔王存在的運動健身中心社長提議突然舉辦無人島之旅,讓事件發展為孤島殺人,且又死了與命案無相關之角色,雖然作者的意圖與背後真相對我來說都很容易解破,但在這部分的表現是OK的。


接著是意外性,東野圭吾的「最後一行意外性」是他的著名招牌!在《惡意》、《綁架遊戲》、《秘密》等均有完美詮釋。本作簡單歸簡單,然而兩個意外性處理上有讓我沒有預料到精采:
一為從未露臉神秘女子古澤靖子的真面目;二為最後幾行的女主角寫在名片上的那一句話!意外性讓本書的評分提高,也從中窺見了東野創作特色的一個原點呀!


最後則是社會控訴,東野很喜歡處理兩難議題,處理偏激會像《徬徨之刃》那樣恐怖;處理得當合適則如《秘密》、《單戀》令讀者深入體會主角的處境,感同身受地難過。東野在本作也丟出金田一迷都很熟的「卡爾尼底斯之板」議題,試著分析面臨淹死危機時,「見死不救的人」與「救人卻要求過分報酬的人」誰是誰非呢?因為人性的矛盾,這當然是個無解題,但因此產生的悲劇不免令人感嘆聲不值,而東野在本作中也沒有刻意偏向哪一方,這是我欣賞的,比較起後期作品偏心的寫法,這樣做還是比較公平的。


我覺得衝著這幾點,從小作品中窺見東野圭吾將來創作風格的原點,這是本要推薦給大家閱讀的書。本書最讓我感到遺憾的是,沒有什麼詭計可言的設定,尤其是書名《十一字殺人》,本格迷如我與寵物先生皆猜想應該有詭計的暗藏與意義!想不到就真的只代表「來自於無人島的滿滿殺意」這幾個字啊XD  如果是如今的東野改寫,我想他不是換個書名,應該就是多加個精華詭計了哈哈。


很感謝皇冠出版了東野早期的本格解謎作品,也希望出版社們能繼續推出,個人覺得早期作品比較難挑選的話,可以先以得獎作品為主,如同樣出版於1987年的《學生街の殺人》(入圍第41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及1989年的《鳥人計畫》(入圍第11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 )或是1995年的《天空の蜂》(入圍第17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等!出版社加油!本格好物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齊安(He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